第24节(2 / 4)
董末鄙夷的看了眼董初的那二两排骨,转换话题说:“张铮,明天来我家吧,我妈说好久没见你过去了。明天我妈做你爱吃的素馅饺子。”
“恩,我今晚上和爷爷说一声,可以的话,我明天下学就和你们一起回去。”张铮点点头。这种事情也不是一两次了,大家都很平常了。
董妈很是心疼这个离开父母在这边上学的张铮。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张铮喊到自己家里面去,给他做些好吃的。董妈每次都觉得自家母上大人母爱泛滥了。她不知道的是,人家隔两周的周末就会去一趟t市,好好滋润一把才回来的。不过次数多了,董末也就习惯了,董妈其实是闲了,每天看着自家不着调的两个孩子还真的喜欢张铮这种小大人。明天又是周末,董妈又可以见见她心目中乖孩子的化身了。
这段对话是在他们下学排队出校门以后进行的。他们所在的学校里面有个规定,每天放学都要先整好队伍,然后带出校门分成南北两路,继续排队,中途到家了或者家长来了从队伍里面出来,后面的接着排着。董末第一次听到这个规定,觉得学校老师的脑袋抽筋了。这是在做什么,虽然说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但是还真不是一点的怪异。大家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就一起回家了,为毛要排着队。这项规定实施了一个星期后,大家就不遵守了。他们现在的校区在东校区,出了校门要走出一条小巷子才能走到平时大家常走的大路上面,大家一般在巷子里还排着队,一出巷子就一哄而散了。
今天来接他们的还是董爸,董妈觉得自己一下子带着两个孩子有些吃力,所以接孩子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一直由着董爸肩负着了。所幸董爸现在的工作也不用老值夜班了。天气渐渐变冷了,风也越来越大,每天下学时候还好,顺丰顺路的,可是上学时就纠结了。遇上个下雨天,更是不好弄了。
最近,董爸单位上面一个主任买了辆摩托,董爸见了,也动了心思。董爸想买个八零,现在街上有一少部分人骑上了摩托了,董爸觉得很是方便,起码上路不需要自己出力了的。董妈觉得可以买个小的,女的骑得那种,比较轻便她也可以骑。董末却想说,老娘老爹直接买个小汽车多好。95年,这边一辆摩托价格是6000块,算得上是很高了,一般人家还舍不得买的。不过一辆汽车,当时很流行的夏利,也就是个1万多的样子。最近家里面在讨论到底买什么。董末据理力争买汽车的各种好处,董末记得没过几年摩托就降价了,而且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并不长,再加上汽车摩托一样要考驾照,麻烦事根本避免不了。暂时这件事没有定论,家里人自然是知道买汽车的好处多多,但是那笔钱还是个大数目,一下子拿出来买个小汽车还真的舍不得,更不用说以后养车需要的各种费用。
其实董家现在还真不缺这点钱了,一方面是二姨那边年底的分红,早年的生意就是好做,竞争对手少,再加上家私这一块大家以前就是买买电器而已,其他的东西都是请木匠做的,现在家私城里面什么都有,做的还漂亮更不用费时费时,给钱了还送货上门,所以利益相当客观。董妈在二姨这边做的是会计的活,顶着的却是财务经理的职位,二姨已经对于她的家私城已经有了那种公司化管理的理念,福利待遇什么的都很好的。其中也不乏董末在一旁的不时小意见的。董爸提干了,工资也上涨了,住在村里面日常开销并不大,所以董妈还是攒到了不少钱的。只是这时候人们的观念还是很传统的那种,有钱我就攒着,放在银行涨利息,很少赶拿去投资的。董末平时也给董妈灌输看很多,钱会贬值的观念,但是董妈就是不怎么开窍的样子,反而有时顺带着的二姨听了不少减去。董末有时候想这就是差距啊,差距,所以二姨的摊子才能做大。
“末末,你中午记得喊张铮一起回来啊!”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他们准备上学去了。今天是周六,大家都很开心,董爸全天休息了,董妈也上午去转转就可以了。最开心的还是他们两个小的,终于可以摆脱学校一天半了。
☆、64六十三章
“张铮,快点~”当不怎么招人喜欢的班主任臭着一张脸(这个纯属董初个人感觉)说放学后,董初就开始很欢乐的叫喊着。
“知道了。”张铮也显得心情很好,因为平时在家里面,虽然有爷爷奶奶陪着,但是还是感觉一个小孩蛮寂寞的。张铮很羡慕董末和董初,也清楚自己家的这种情况根本没有弟弟妹妹的可能性。平时又不好意思老去麻烦别人家,所以每次董妈的邀请都让张铮觉得很雀跃。
董末装好自己的书本,站在班级门口等着他们。董末颠了颠自己轻飘飘的书包,看着其他还在努力装书本的其他人,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习惯着把所有的书背着来然后再背着走的,可能是一种惯例吧,上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知道初中书本多的实在背不动了才作罢。董末暗暗叹一口气,其实这才是真真的自己虐待自己,正是长个子的大好时光,可惜肩膀上的负担已经那么重了,怪不得当时背背佳那么流行的。
大家欢喜的排着队出了校门,找到了已经等在那边的董爸董妈。董爸载着董末和董初,董妈载着张铮一路上说说笑笑回家去了。张铮现在和董家人熟极了,甚至家里面放了一套他的小睡衣(记得他第一次住董家就嫌弃没有睡衣的)。
三个小的回去以后院子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加上一个董鑫,大家扎堆在院子里玩闹着。最近天气已经开始慢慢变冷了,一天最舒服的时光变成了中午这段时间,暖暖的太阳,风也比较小。最近小孩子里面流行开跳一种单脚的皮筋,不管男孩女孩都玩的比较疯狂。在董家院子里大家绷着一根董爸用旧轮胎剪的皮筋在轮流跳着,不是大叫着,这个跳坏了的,那个脚脱筋了。
这种单脚皮筋其实还蛮有难度的。单脚撑着,单脚跳,中间要从一根皮筋上跳到另一根上面,然后在一起压着等等各种复杂,大家为了增加难度还规定两个人一起的时候不可以相互扶着的。所以吵吵闹闹的很,董鑫的小脸都红扑扑的。
董妈在厨房里做着香香的好吃的,香味飘满了院子。董爸在院子里面丈量着什么。最近隔壁的事情解决的差不多了,可是院子还是没有划开的。主要是隔壁的那位奇葩大婶说,院子买个你们了,但是我们家的猪就没地方养了,要等快过年的时候猪出栏了以后才可以重砌墙。对于这个董爸和董妈只能无语加无奈。不过最近董爸不知道在量些什么,董末也懒得去问,八成是盖房子的事情问了也是白问,因为不懂--!。
中午吃到了香香的饺子外加各种美味菜肴,吃的四个小肚子圆圆。吃完饭,董鑫被领回去睡午觉,可是小孩子图热闹,赖着不愿意走,说要和哥哥姐姐一起睡觉。但是未果,因为董二婶说要压着他睡午觉他才能睡着,董鑫不像董初他们对睡午觉很是排斥。
董末看着撒娇卖萌无用的董鑫觉得很欢乐,小孩还是很老实,不像上世的董末,装着睡着了,等董妈一走就开始看各种闲书,下午上课再打瞌睡。不过这一世,董末很早级习惯了睡午觉,对于其他的课外书的渴望也没有上世的那么强烈了。这一点还是沾着重生的光,张铮和董初就很嫉妒她这一点,平日里她看的书也不是很多,但是说起个什么都能插上话,说的还是头头是道的。而且更打击他两个的是董末最新买的书本是关于中药的,他们悲愤的发现自己根本读不懂,董末被打上了妖孽的标签在两个人的眼里。董初甚至偷偷监视过董末是不是平时趁着他睡着时候偷偷看书的。董末却是不知道的,幸好是董初的耐性有限,不然真的会被发现什么。
董妈看着三个并排睡得香香的孩子,眼里盛满了笑意。她和董爸收拾完以后也小憩了一会。这种秋日里,可以午睡闲闲的生活真是愉快。
下午,董妈让他们在一起写作业,并应承了明天带着他们去赶集。赶集这个词对于张铮很是新鲜,下午还专门打电话回去表达了自己想要留在董家的强烈愿望。原本说好的是晚上就送他回去的,结果张爷爷、张奶奶又要继续没有孙子在的无聊日子。最后张奶奶也掺了一脚说要一起去。在当地,一些大的村子里面有自己的集市的,一般都定在初一十五之类的日子里面,也算的上是一种传统,跟古时候那种定时开的小地方市集的感觉。他们所在的村子比较小,一般赶集的话都是几个连着的村子一起的,一般没什么节日之类的基本不会办,因为几个村子要协调比较麻烦。当地的赶集并不是只有单纯的买卖而已,有时候还会搭台子唱戏、演皮影等等。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子都很欢喜,但是这种大型的赶集一般一年每个地方也就是那么一两次而已。所幸的是这次的集会就办的比较大,好像是由于今年几个村里面上了七十岁的老人比较多,大家凑份子钱一起办的。董末他们也很久没有参加这样的赶集了,一来比较少,二来对上周末的时间就更少了。
赶集对于小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各式各样的小吃,各种花样的小玩具,还有被抹得花花绿绿的唱大戏和提着个小箱子瘦瘦的演皮影师傅,运气好的话还可以遇上演木偶戏的人。当地的虽然没什么古迹留下来,但是流传下来很多手艺,木偶、皮影和当地的一种唱腔都是在附近很出名的。由于集会比较大,所以出门之前大家都为嘱咐了很久。董末他们听的直翻白眼,这次在自己村子里面办,怎么会走丢的,就算走散了,自己也找得到回家的路。至于拐子什么的,这个地方基本没出现过,拐子在他们小孩子的印象里面只是大人吓唬小孩的一个名词而已。
“哇,你看木偶!”张铮难得活泼,一路上就属他最吵了。一般大家都喜欢形容村里面人进去大城市各种囧样,可是董末看来,大城市里面的人来到这种带有传统色彩小镇里面绝对只能傻眼。张奶奶笑眯眯的给张铮普及着各种农村加传统知识。
集市上面买什么的都有,就像是各种市场的大混合,卖菜、卖衣服什么的已经不是主流了,各种农具、厨具还有各式各样日常用品才成为了大头。有很多东西只能在这种集市上面找的到,因为有很多事手工制品。正途董妈和董奶奶在看着的月饼模子,都是手艺人自己刻的。月饼这种东西其实各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的,只是后来人们变得懒惰了,市面上常见的就是各种广式月饼而已。这个时候,一般中秋时节,家里面都会自己准备月饼的,很少那种包装好的月饼的。而且月饼的形状也不是单纯的圆形或者方形的,还有各种动物形状、月牙、如意、寿桃等等各种形状,而且家里面的每个人吃什么形状的月饼还是有讲究的。今年的中秋虽然过去了,但是这种模具对于董妈他们是可以不可求的,一下子两个女人站定不动了,开始和商贩讨价还价了。虽然手艺风还没有兴起来,但是这种纯手工的东西现在就很贵了。张铮在一旁看了很久也觉得没意思了,跑去和董末他们一起吃隔壁摊子上面上的麻辣串去了。
最近麻辣串涨价了,不再是之前的一毛五串了,现在只有三串了,董末他们吃了一点点就不吃了,张铮却是吃了不少。
“以前在我家院子里面卖这个东西的时候,你到我家的次数少,后来又回你爸妈那去了,其实我家的做的比这个要好吃。”董初对张铮炫耀着,一边盯着摊主炸鸡排。
“哈,你真不够意思,哈,现在就不卖了,哈哈,不然我还是可以蹭着吃的。哈哈,好辣好辣。”张铮吃的头上都开始冒汗了。摊主因为今天人多,蘸料并不像董末当初那样是淋在每个小碗里的,而是你要多少数好后直接按在蘸料里的,同时为了保障蘸料的味道,下的调料也是相当重的,比如辣椒。
董末一旁感慨,还是人家会做买卖,这样子省的不是一点两点蘸料啊。
“你们兜里面的那几张小票子是不是准备今天都花掉啊。一个不注意就吃上了。”董妈他们买完东西发现小的都不在了,结果在隔壁摊子上面找到了他们。
“张铮啊,少吃点这些东西。”张奶奶毕竟是生活精致的人,对于这种路边摊很是排斥,但是也不会搅坏了大家的兴致,只是提点了一两句。
“奶奶,就这一两次而已啊~”更难见的张铮撒娇发生了。 ↑返回顶部↑
“恩,我今晚上和爷爷说一声,可以的话,我明天下学就和你们一起回去。”张铮点点头。这种事情也不是一两次了,大家都很平常了。
董妈很是心疼这个离开父母在这边上学的张铮。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张铮喊到自己家里面去,给他做些好吃的。董妈每次都觉得自家母上大人母爱泛滥了。她不知道的是,人家隔两周的周末就会去一趟t市,好好滋润一把才回来的。不过次数多了,董末也就习惯了,董妈其实是闲了,每天看着自家不着调的两个孩子还真的喜欢张铮这种小大人。明天又是周末,董妈又可以见见她心目中乖孩子的化身了。
这段对话是在他们下学排队出校门以后进行的。他们所在的学校里面有个规定,每天放学都要先整好队伍,然后带出校门分成南北两路,继续排队,中途到家了或者家长来了从队伍里面出来,后面的接着排着。董末第一次听到这个规定,觉得学校老师的脑袋抽筋了。这是在做什么,虽然说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但是还真不是一点的怪异。大家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就一起回家了,为毛要排着队。这项规定实施了一个星期后,大家就不遵守了。他们现在的校区在东校区,出了校门要走出一条小巷子才能走到平时大家常走的大路上面,大家一般在巷子里还排着队,一出巷子就一哄而散了。
今天来接他们的还是董爸,董妈觉得自己一下子带着两个孩子有些吃力,所以接孩子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一直由着董爸肩负着了。所幸董爸现在的工作也不用老值夜班了。天气渐渐变冷了,风也越来越大,每天下学时候还好,顺丰顺路的,可是上学时就纠结了。遇上个下雨天,更是不好弄了。
最近,董爸单位上面一个主任买了辆摩托,董爸见了,也动了心思。董爸想买个八零,现在街上有一少部分人骑上了摩托了,董爸觉得很是方便,起码上路不需要自己出力了的。董妈觉得可以买个小的,女的骑得那种,比较轻便她也可以骑。董末却想说,老娘老爹直接买个小汽车多好。95年,这边一辆摩托价格是6000块,算得上是很高了,一般人家还舍不得买的。不过一辆汽车,当时很流行的夏利,也就是个1万多的样子。最近家里面在讨论到底买什么。董末据理力争买汽车的各种好处,董末记得没过几年摩托就降价了,而且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并不长,再加上汽车摩托一样要考驾照,麻烦事根本避免不了。暂时这件事没有定论,家里人自然是知道买汽车的好处多多,但是那笔钱还是个大数目,一下子拿出来买个小汽车还真的舍不得,更不用说以后养车需要的各种费用。
其实董家现在还真不缺这点钱了,一方面是二姨那边年底的分红,早年的生意就是好做,竞争对手少,再加上家私这一块大家以前就是买买电器而已,其他的东西都是请木匠做的,现在家私城里面什么都有,做的还漂亮更不用费时费时,给钱了还送货上门,所以利益相当客观。董妈在二姨这边做的是会计的活,顶着的却是财务经理的职位,二姨已经对于她的家私城已经有了那种公司化管理的理念,福利待遇什么的都很好的。其中也不乏董末在一旁的不时小意见的。董爸提干了,工资也上涨了,住在村里面日常开销并不大,所以董妈还是攒到了不少钱的。只是这时候人们的观念还是很传统的那种,有钱我就攒着,放在银行涨利息,很少赶拿去投资的。董末平时也给董妈灌输看很多,钱会贬值的观念,但是董妈就是不怎么开窍的样子,反而有时顺带着的二姨听了不少减去。董末有时候想这就是差距啊,差距,所以二姨的摊子才能做大。
“末末,你中午记得喊张铮一起回来啊!”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他们准备上学去了。今天是周六,大家都很开心,董爸全天休息了,董妈也上午去转转就可以了。最开心的还是他们两个小的,终于可以摆脱学校一天半了。
☆、64六十三章
“张铮,快点~”当不怎么招人喜欢的班主任臭着一张脸(这个纯属董初个人感觉)说放学后,董初就开始很欢乐的叫喊着。
“知道了。”张铮也显得心情很好,因为平时在家里面,虽然有爷爷奶奶陪着,但是还是感觉一个小孩蛮寂寞的。张铮很羡慕董末和董初,也清楚自己家的这种情况根本没有弟弟妹妹的可能性。平时又不好意思老去麻烦别人家,所以每次董妈的邀请都让张铮觉得很雀跃。
董末装好自己的书本,站在班级门口等着他们。董末颠了颠自己轻飘飘的书包,看着其他还在努力装书本的其他人,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习惯着把所有的书背着来然后再背着走的,可能是一种惯例吧,上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知道初中书本多的实在背不动了才作罢。董末暗暗叹一口气,其实这才是真真的自己虐待自己,正是长个子的大好时光,可惜肩膀上的负担已经那么重了,怪不得当时背背佳那么流行的。
大家欢喜的排着队出了校门,找到了已经等在那边的董爸董妈。董爸载着董末和董初,董妈载着张铮一路上说说笑笑回家去了。张铮现在和董家人熟极了,甚至家里面放了一套他的小睡衣(记得他第一次住董家就嫌弃没有睡衣的)。
三个小的回去以后院子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加上一个董鑫,大家扎堆在院子里玩闹着。最近天气已经开始慢慢变冷了,一天最舒服的时光变成了中午这段时间,暖暖的太阳,风也比较小。最近小孩子里面流行开跳一种单脚的皮筋,不管男孩女孩都玩的比较疯狂。在董家院子里大家绷着一根董爸用旧轮胎剪的皮筋在轮流跳着,不是大叫着,这个跳坏了的,那个脚脱筋了。
这种单脚皮筋其实还蛮有难度的。单脚撑着,单脚跳,中间要从一根皮筋上跳到另一根上面,然后在一起压着等等各种复杂,大家为了增加难度还规定两个人一起的时候不可以相互扶着的。所以吵吵闹闹的很,董鑫的小脸都红扑扑的。
董妈在厨房里做着香香的好吃的,香味飘满了院子。董爸在院子里面丈量着什么。最近隔壁的事情解决的差不多了,可是院子还是没有划开的。主要是隔壁的那位奇葩大婶说,院子买个你们了,但是我们家的猪就没地方养了,要等快过年的时候猪出栏了以后才可以重砌墙。对于这个董爸和董妈只能无语加无奈。不过最近董爸不知道在量些什么,董末也懒得去问,八成是盖房子的事情问了也是白问,因为不懂--!。
中午吃到了香香的饺子外加各种美味菜肴,吃的四个小肚子圆圆。吃完饭,董鑫被领回去睡午觉,可是小孩子图热闹,赖着不愿意走,说要和哥哥姐姐一起睡觉。但是未果,因为董二婶说要压着他睡午觉他才能睡着,董鑫不像董初他们对睡午觉很是排斥。
董末看着撒娇卖萌无用的董鑫觉得很欢乐,小孩还是很老实,不像上世的董末,装着睡着了,等董妈一走就开始看各种闲书,下午上课再打瞌睡。不过这一世,董末很早级习惯了睡午觉,对于其他的课外书的渴望也没有上世的那么强烈了。这一点还是沾着重生的光,张铮和董初就很嫉妒她这一点,平日里她看的书也不是很多,但是说起个什么都能插上话,说的还是头头是道的。而且更打击他两个的是董末最新买的书本是关于中药的,他们悲愤的发现自己根本读不懂,董末被打上了妖孽的标签在两个人的眼里。董初甚至偷偷监视过董末是不是平时趁着他睡着时候偷偷看书的。董末却是不知道的,幸好是董初的耐性有限,不然真的会被发现什么。
董妈看着三个并排睡得香香的孩子,眼里盛满了笑意。她和董爸收拾完以后也小憩了一会。这种秋日里,可以午睡闲闲的生活真是愉快。
下午,董妈让他们在一起写作业,并应承了明天带着他们去赶集。赶集这个词对于张铮很是新鲜,下午还专门打电话回去表达了自己想要留在董家的强烈愿望。原本说好的是晚上就送他回去的,结果张爷爷、张奶奶又要继续没有孙子在的无聊日子。最后张奶奶也掺了一脚说要一起去。在当地,一些大的村子里面有自己的集市的,一般都定在初一十五之类的日子里面,也算的上是一种传统,跟古时候那种定时开的小地方市集的感觉。他们所在的村子比较小,一般赶集的话都是几个连着的村子一起的,一般没什么节日之类的基本不会办,因为几个村子要协调比较麻烦。当地的赶集并不是只有单纯的买卖而已,有时候还会搭台子唱戏、演皮影等等。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子都很欢喜,但是这种大型的赶集一般一年每个地方也就是那么一两次而已。所幸的是这次的集会就办的比较大,好像是由于今年几个村里面上了七十岁的老人比较多,大家凑份子钱一起办的。董末他们也很久没有参加这样的赶集了,一来比较少,二来对上周末的时间就更少了。
赶集对于小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各式各样的小吃,各种花样的小玩具,还有被抹得花花绿绿的唱大戏和提着个小箱子瘦瘦的演皮影师傅,运气好的话还可以遇上演木偶戏的人。当地的虽然没什么古迹留下来,但是流传下来很多手艺,木偶、皮影和当地的一种唱腔都是在附近很出名的。由于集会比较大,所以出门之前大家都为嘱咐了很久。董末他们听的直翻白眼,这次在自己村子里面办,怎么会走丢的,就算走散了,自己也找得到回家的路。至于拐子什么的,这个地方基本没出现过,拐子在他们小孩子的印象里面只是大人吓唬小孩的一个名词而已。
“哇,你看木偶!”张铮难得活泼,一路上就属他最吵了。一般大家都喜欢形容村里面人进去大城市各种囧样,可是董末看来,大城市里面的人来到这种带有传统色彩小镇里面绝对只能傻眼。张奶奶笑眯眯的给张铮普及着各种农村加传统知识。
集市上面买什么的都有,就像是各种市场的大混合,卖菜、卖衣服什么的已经不是主流了,各种农具、厨具还有各式各样日常用品才成为了大头。有很多东西只能在这种集市上面找的到,因为有很多事手工制品。正途董妈和董奶奶在看着的月饼模子,都是手艺人自己刻的。月饼这种东西其实各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的,只是后来人们变得懒惰了,市面上常见的就是各种广式月饼而已。这个时候,一般中秋时节,家里面都会自己准备月饼的,很少那种包装好的月饼的。而且月饼的形状也不是单纯的圆形或者方形的,还有各种动物形状、月牙、如意、寿桃等等各种形状,而且家里面的每个人吃什么形状的月饼还是有讲究的。今年的中秋虽然过去了,但是这种模具对于董妈他们是可以不可求的,一下子两个女人站定不动了,开始和商贩讨价还价了。虽然手艺风还没有兴起来,但是这种纯手工的东西现在就很贵了。张铮在一旁看了很久也觉得没意思了,跑去和董末他们一起吃隔壁摊子上面上的麻辣串去了。
最近麻辣串涨价了,不再是之前的一毛五串了,现在只有三串了,董末他们吃了一点点就不吃了,张铮却是吃了不少。
“以前在我家院子里面卖这个东西的时候,你到我家的次数少,后来又回你爸妈那去了,其实我家的做的比这个要好吃。”董初对张铮炫耀着,一边盯着摊主炸鸡排。
“哈,你真不够意思,哈,现在就不卖了,哈哈,不然我还是可以蹭着吃的。哈哈,好辣好辣。”张铮吃的头上都开始冒汗了。摊主因为今天人多,蘸料并不像董末当初那样是淋在每个小碗里的,而是你要多少数好后直接按在蘸料里的,同时为了保障蘸料的味道,下的调料也是相当重的,比如辣椒。
董末一旁感慨,还是人家会做买卖,这样子省的不是一点两点蘸料啊。
“你们兜里面的那几张小票子是不是准备今天都花掉啊。一个不注意就吃上了。”董妈他们买完东西发现小的都不在了,结果在隔壁摊子上面找到了他们。
“张铮啊,少吃点这些东西。”张奶奶毕竟是生活精致的人,对于这种路边摊很是排斥,但是也不会搅坏了大家的兴致,只是提点了一两句。
“奶奶,就这一两次而已啊~”更难见的张铮撒娇发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