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有点甜 第167节(1 / 3)
“我仔细想过了,我年纪也不小了,我家里父母还等着抱孙子呢。再说结婚这么长时间一直没孩子,万一人家外头的人再误认为我身体有啥问题呢?这要是和你离了婚,说不定以后媳妇儿都不好说。”
“你要生自己生去!别找我!”苗苗的声音几乎是尖利的,下意识得倒退了一步,身体自然而然得做出防备的姿态。
“我明明有媳妇儿,为什么要找别人?”徐兵盯着苗苗的眼睛,反问。
大概是这一年来徐兵的退让和沉默给了苗苗错觉,让她误以为他是一个好欺负的男人,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得踩上他的底线。但徐兵显然只是在沉默中积攒反击的力量,而现在,苗师长的支持给了他机会。
他站了起来,一步一步走向苗苗。
苗苗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丈夫徐兵,其实是一个比自己高,也比自己壮的男人,以往种种忍让,都是因为他愿意,而不是他怕她。
苗苗一点点得倒退,然后撞上了屋门。徐兵瞬间就逼近了苗苗,单手撑在门上,将她控制在身前,垂着眸低头俯身,在她耳边轻声说:“我们营长你以后就别想了,人家两口子父亲恩爱,现在又一起去了明市,感情自然越处越好。你呢,就凑合凑合和我过吧,老老实实给我生个儿子,这辈子就这样吧。”
郑媛和冯建文到明市的时候已经晚上十一点了,明市这边的部队大院一早就给冯建文的大部队准备好了营房,战士们直接去住营房就好,像郑媛这种随军家属,就只能暂时住在部队的招待所了。
冯建文先帮郑媛把行李搬进招待所,就立马去营房安顿自己手底下那群小战士了,郑媛只能暂时自己照顾自己以及孩子。
还好包子生物钟准时,九点钟一到就立马困了,睡着后这一路折腾都没把他折腾醒,郑媛还一直担心到了陌生的地方小包子会害怕来着,总算是免去了哄孩子的辛苦。
七十年代的招待所自然不能和九十年代的宾馆相比,房间很小,屋子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单层木床,床上撑着蚊帐,枕头上绣着“祝君早安”四个字,床单折叠的很整齐。床前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暖壶和搪瓷缸子,床底下有个痰盂,痰盂内有一些清水。而且房间里没有单独的卫生间,郑媛要想洗漱只能去每层的公共洗澡间和洗手间。
第489章:地震前兆
郑媛小心翼翼得将包子放到床上,然后绕过摆满了过道的行李,来到窗户边,拉开窗帘往外望了望。
郑媛本来以为能看到部队大院儿的夜景,没想到窗户外面竟然能看到大海,很显然她到了新地方方向感有些失灵。今夜月明星稀,月光照在海平面上,波浪翻滚时波光粼粼,可以想象早晨日出时的景色该是多么美丽。
不过海边比内陆要潮湿,晚上的风也大,郑媛甚至能感觉到风吹在身上的那种黏腻感,非常不舒服。
怕风吹到包子,郑媛关上了窗户。
坐了一路的车,郑媛感觉身上又臭又脏,她用被子在小包子旁边围了一圈,防止小包子滚下床,然后飞快闪进空间里洗了个战斗澡,只用了五分钟。
从空间里出来后,她收拾了下桌子,从行李里面翻出信纸和钢笔开始写稿子。
来到明市后,冥冥之中郑媛总有种紧迫感,那种再不做点什么地震就要来了的紧迫感压地她呼吸都不顺畅了,所以她必须做点什么才能稍稍心安。思来想去,郑媛决定先从介绍地震来临前的预兆着手。
地震来临前,一般会出现很多异常的自然现象,比如说井水水位会突然上升突然下降,甚至还会变得浑浊,还有地光现象,明明没有月亮,天边却非常亮;动物也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比如说冬季的时候蛇会出洞,地里的老鼠大量出没,鸡鸭乱飞乱叫就是不进窝,鱼儿突然大量涌到浅水层甚至跳出水面。如果人们都注意到这些现象提前躲避,那么必然能减少不少地震带来的灾害。
为了文章的可信度,郑媛还从历史上找出了不少历史记录来佐证自己的说法,之后郑媛还从科学的角度反推了一下地震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异常的自然现象。
文章的最后,郑媛倡导看过这篇文章的小读者们,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如果真的遇上上述异常现象,一定要拉着家长们到平地上躲避,不要待在屋子里。就算判断失误也没关系,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点还是没错的。
可能是这篇文章已经在脑海中酝酿了太长时间,郑媛写作的时候文思如泉涌,并且非常专注,她没注意到,时针已经悄悄从十转到了十二,差不多一个小时过去了。
冯建文开门的声音惊动了郑媛,她下意识地往门口一看,见是冯建文,说了声“回来了。”又转回头继续自己的创作。
冯建文难得见她这样专注的状态,随口问了句:“你写的什么。”一边说一边走到了郑媛的身后,探着脖子往稿纸上望了一眼。
郑媛的文笔简练直白,就算是科普文也很少用一些生涩的表达方式,所以冯建文这样的学渣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看完了还忍不住点评:“照你这个说法,那不是人人都能预测地震了?那为啥历史上那么多次地震还是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就不能等我写完再发表你的看法吗?!
郑媛特别不喜欢别人打扰她的写作思路,头也每抬,直接往床的方向一指:“看孩子去。”
第490章:重视
冯建文无辜地耸了耸肩,然后往床上一仰,搂住小包子,“吧唧”亲了口包子白嫩嫩胖乎乎的脸蛋,长吁一声:“包子啊,你妈妈真是太坏了,她怎么能嫌弃你爸爸呢?是不是因为结婚时间太长了,新鲜感都没有了?还是因为看得多了,在你妈妈眼里爸爸变丑了吸引不了你妈妈了?唉……爸爸真是太伤心啦,爸爸该怎么办啊?” ↑返回顶部↑
“你要生自己生去!别找我!”苗苗的声音几乎是尖利的,下意识得倒退了一步,身体自然而然得做出防备的姿态。
“我明明有媳妇儿,为什么要找别人?”徐兵盯着苗苗的眼睛,反问。
大概是这一年来徐兵的退让和沉默给了苗苗错觉,让她误以为他是一个好欺负的男人,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得踩上他的底线。但徐兵显然只是在沉默中积攒反击的力量,而现在,苗师长的支持给了他机会。
他站了起来,一步一步走向苗苗。
苗苗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丈夫徐兵,其实是一个比自己高,也比自己壮的男人,以往种种忍让,都是因为他愿意,而不是他怕她。
苗苗一点点得倒退,然后撞上了屋门。徐兵瞬间就逼近了苗苗,单手撑在门上,将她控制在身前,垂着眸低头俯身,在她耳边轻声说:“我们营长你以后就别想了,人家两口子父亲恩爱,现在又一起去了明市,感情自然越处越好。你呢,就凑合凑合和我过吧,老老实实给我生个儿子,这辈子就这样吧。”
郑媛和冯建文到明市的时候已经晚上十一点了,明市这边的部队大院一早就给冯建文的大部队准备好了营房,战士们直接去住营房就好,像郑媛这种随军家属,就只能暂时住在部队的招待所了。
冯建文先帮郑媛把行李搬进招待所,就立马去营房安顿自己手底下那群小战士了,郑媛只能暂时自己照顾自己以及孩子。
还好包子生物钟准时,九点钟一到就立马困了,睡着后这一路折腾都没把他折腾醒,郑媛还一直担心到了陌生的地方小包子会害怕来着,总算是免去了哄孩子的辛苦。
七十年代的招待所自然不能和九十年代的宾馆相比,房间很小,屋子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单层木床,床上撑着蚊帐,枕头上绣着“祝君早安”四个字,床单折叠的很整齐。床前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暖壶和搪瓷缸子,床底下有个痰盂,痰盂内有一些清水。而且房间里没有单独的卫生间,郑媛要想洗漱只能去每层的公共洗澡间和洗手间。
第489章:地震前兆
郑媛小心翼翼得将包子放到床上,然后绕过摆满了过道的行李,来到窗户边,拉开窗帘往外望了望。
郑媛本来以为能看到部队大院儿的夜景,没想到窗户外面竟然能看到大海,很显然她到了新地方方向感有些失灵。今夜月明星稀,月光照在海平面上,波浪翻滚时波光粼粼,可以想象早晨日出时的景色该是多么美丽。
不过海边比内陆要潮湿,晚上的风也大,郑媛甚至能感觉到风吹在身上的那种黏腻感,非常不舒服。
怕风吹到包子,郑媛关上了窗户。
坐了一路的车,郑媛感觉身上又臭又脏,她用被子在小包子旁边围了一圈,防止小包子滚下床,然后飞快闪进空间里洗了个战斗澡,只用了五分钟。
从空间里出来后,她收拾了下桌子,从行李里面翻出信纸和钢笔开始写稿子。
来到明市后,冥冥之中郑媛总有种紧迫感,那种再不做点什么地震就要来了的紧迫感压地她呼吸都不顺畅了,所以她必须做点什么才能稍稍心安。思来想去,郑媛决定先从介绍地震来临前的预兆着手。
地震来临前,一般会出现很多异常的自然现象,比如说井水水位会突然上升突然下降,甚至还会变得浑浊,还有地光现象,明明没有月亮,天边却非常亮;动物也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比如说冬季的时候蛇会出洞,地里的老鼠大量出没,鸡鸭乱飞乱叫就是不进窝,鱼儿突然大量涌到浅水层甚至跳出水面。如果人们都注意到这些现象提前躲避,那么必然能减少不少地震带来的灾害。
为了文章的可信度,郑媛还从历史上找出了不少历史记录来佐证自己的说法,之后郑媛还从科学的角度反推了一下地震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异常的自然现象。
文章的最后,郑媛倡导看过这篇文章的小读者们,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如果真的遇上上述异常现象,一定要拉着家长们到平地上躲避,不要待在屋子里。就算判断失误也没关系,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点还是没错的。
可能是这篇文章已经在脑海中酝酿了太长时间,郑媛写作的时候文思如泉涌,并且非常专注,她没注意到,时针已经悄悄从十转到了十二,差不多一个小时过去了。
冯建文开门的声音惊动了郑媛,她下意识地往门口一看,见是冯建文,说了声“回来了。”又转回头继续自己的创作。
冯建文难得见她这样专注的状态,随口问了句:“你写的什么。”一边说一边走到了郑媛的身后,探着脖子往稿纸上望了一眼。
郑媛的文笔简练直白,就算是科普文也很少用一些生涩的表达方式,所以冯建文这样的学渣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看完了还忍不住点评:“照你这个说法,那不是人人都能预测地震了?那为啥历史上那么多次地震还是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就不能等我写完再发表你的看法吗?!
郑媛特别不喜欢别人打扰她的写作思路,头也每抬,直接往床的方向一指:“看孩子去。”
第490章:重视
冯建文无辜地耸了耸肩,然后往床上一仰,搂住小包子,“吧唧”亲了口包子白嫩嫩胖乎乎的脸蛋,长吁一声:“包子啊,你妈妈真是太坏了,她怎么能嫌弃你爸爸呢?是不是因为结婚时间太长了,新鲜感都没有了?还是因为看得多了,在你妈妈眼里爸爸变丑了吸引不了你妈妈了?唉……爸爸真是太伤心啦,爸爸该怎么办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