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 第178节(3 / 4)
“阿放也真是的,废这个钱做什么?”秦奶奶一边说,一边和秦爷爷一起去秦家新房子。
秦父秦母面前住的屋子是给秦守业的,秦守业在县城里念书,下学了会回来,下人会架马车去接他,来回倒是挺方便的。
秦二叔一听儿子也捎来东西了,当然高兴,就跟着一起过去了。
秦家院子里放着好几个木箱子,每个木箱子都是贴着封条的,还是京城驿站的封条,所以驿站的封条看似一样,但是印章是不同的。眼前的这几个封条上,上有京城驿站的封条,下有本地驿站的封条,则说明东西是从京城捎来的,还是完好的。
而且,京城印章下面还有名字,那代表着捎东西的人的名字。几个木箱子中,有一个木箱子是写着秦守心,说明是牛蛋捎来的。
接着,秦父和秦二婶把木箱子打开了。
秦母:“牛蛋这个木箱子上面还有信,快念念。”
最初的时候,秦家几个长辈并不认识字,但是在云襄县的时候,秦父和秦母要管理皇粮工厂,也就跟着学了几个字。回到老家之后,和秦放那边联系也只能写信了,也是,又让秦守业在空着的时候,教了不少字。
所以三年下来,虽然秦父还不会写字,不过认识的字倒是足够看一封信了。
秦二叔把信给秦父:“大哥,你帮我念念。”
“哎。”秦父拆开信。
牛蛋的信里倒是很简单,就是把这些东西给爹娘和爷爷奶奶,至于别人他就没有想到了。牛蛋是个心思单纯的人,有点头脑简单,没有什么花花心肠。他寄来的都是京城的特产,首饰什么的则没有了,他买特产的钱都是大哥大嫂付的,哪来的银子给亲娘买首饰呢?
不过,秦二叔看着信,看着儿子的东西,内心里还是满满的高兴,这是儿子从京城捎来,其实哪怕是一根草,秦二叔都能觉得这是香的。
秦爷爷和秦奶奶也觉得牛蛋长大了。
秦爷爷道:“还是阿放夫妻教的好,牛蛋越来越懂事了。看看这信,都是他自己写的。”虽然字是真的丑。
秦二叔道:“可不是,这些东西还是阿放媳妇给付的钱,这孩子,自己没钱就别买这些东西,哪里能让他大嫂付钱。”秦二叔是真的这样想,虽然高兴儿子从京城捎东西回来,但是觉得花侄子侄媳的银子也不好,回头自己给孩子捎些银子回去。
秦母道:“孩子们高兴,就由着他们。阿放两口子也是喜欢牛蛋,如果不喜欢,哪里愿意付钱?”
秦奶奶道:“可不是,他们兄弟关系好着呢。”
秦二叔憨厚的一笑。
相比于牛蛋只有一个木箱子的东西,秦父这边就多了,有五个木箱子。待木箱子全部拆开之后,在其中一个木箱子上也看到了一封信。秦母一见到信就激动,吆喝着秦父道:“快看信,看看阿放两口子写的是什么?”
秦父也高兴,内心急切着呢:“等等等等……”
秦父的信中写的比牛蛋的多多了,他先写了京城的情况,让他们别担心。又写了一些特产的时候,让秦母给外家那边也送一些过去。最后又写了布料和首饰的事情,是燕燕送给她和奶奶的,至于哪个是她的、哪个是奶奶的,也写的清楚。
秦母看到这些特产里还专门准备了娘家的,她内心欢喜。婆家越来越好了,娘家还是老样子,她当然会担心。可是看到儿子儿媳妇没有看不起娘家,还记着给她娘家买东西,那感觉就不同了。
而秦奶奶也高兴,至于孙子孙媳妇给亲家买东西,她是不会管的,这是孙子和孙媳妇的钱,再说了,外孙孝敬外婆,也是应该的。而且啊,瞧瞧孙媳妇,还给她买了京城里的人戴的东西呢。啊哟,她一个老太婆了,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秦二婶正在村子里逛,她现在最喜欢到处去吹牛了,整个百里村秦家的日子最好,秦二婶最是悠闲。地里头不用去,家务活有下人干,这日子不悠闲吗?女儿跟娘家侄子成亲了,现在在夫家侄子的厂里,日子过的舒坦。儿子跟着去京城了,以后的日子也不用她担心,她甚至都想把儿子的婚事也托付出去了。
整个百里村,再也找不到比秦二婶会享福的人了。同样有条件享福,可秦二叔却不懂享福了,每天依旧去地里头,他是一天不去地里头就不舒服的人。好在地里头忙的时候,会聘人了,不过聘的是秦二婶娘家人。按照秦二婶的意思,这银子给别人挣,还不如给娘家人挣。
“秦将军他二婶……秦将军他二婶……”有个妇人路过,看见在那边妇人堆里聊天的秦二婶,大声叫了声。
秦二婶正吹牛吹到一半,其实她这些话每天说,村里的人已经听了无数遍了,但是止不住古代无聊,即便是听了无数遍的话,大家也是乐意听的。听到有人叫自己,秦二婶问:“是桂花婶啊,什么事情啊?”秦二婶喜欢别人叫她秦将军他二婶,一听就很气派的称呼,很有派头。
桂花婶子道:“你们大房有好几个箱子从京城捎来了,你们家老宅的人,包括你当家的男人都去大房那边了。”
秦二婶一听,什么牛逼都不吹了,马上朝着大房跑,尽管现在的二房已经什么都不缺了,就是隔天吃肉也吃的起,但是止不住这些东西不是京城的啊。就是一样的肉,那也是京城的肉香。 ↑返回顶部↑
秦父秦母面前住的屋子是给秦守业的,秦守业在县城里念书,下学了会回来,下人会架马车去接他,来回倒是挺方便的。
秦二叔一听儿子也捎来东西了,当然高兴,就跟着一起过去了。
秦家院子里放着好几个木箱子,每个木箱子都是贴着封条的,还是京城驿站的封条,所以驿站的封条看似一样,但是印章是不同的。眼前的这几个封条上,上有京城驿站的封条,下有本地驿站的封条,则说明东西是从京城捎来的,还是完好的。
而且,京城印章下面还有名字,那代表着捎东西的人的名字。几个木箱子中,有一个木箱子是写着秦守心,说明是牛蛋捎来的。
接着,秦父和秦二婶把木箱子打开了。
秦母:“牛蛋这个木箱子上面还有信,快念念。”
最初的时候,秦家几个长辈并不认识字,但是在云襄县的时候,秦父和秦母要管理皇粮工厂,也就跟着学了几个字。回到老家之后,和秦放那边联系也只能写信了,也是,又让秦守业在空着的时候,教了不少字。
所以三年下来,虽然秦父还不会写字,不过认识的字倒是足够看一封信了。
秦二叔把信给秦父:“大哥,你帮我念念。”
“哎。”秦父拆开信。
牛蛋的信里倒是很简单,就是把这些东西给爹娘和爷爷奶奶,至于别人他就没有想到了。牛蛋是个心思单纯的人,有点头脑简单,没有什么花花心肠。他寄来的都是京城的特产,首饰什么的则没有了,他买特产的钱都是大哥大嫂付的,哪来的银子给亲娘买首饰呢?
不过,秦二叔看着信,看着儿子的东西,内心里还是满满的高兴,这是儿子从京城捎来,其实哪怕是一根草,秦二叔都能觉得这是香的。
秦爷爷和秦奶奶也觉得牛蛋长大了。
秦爷爷道:“还是阿放夫妻教的好,牛蛋越来越懂事了。看看这信,都是他自己写的。”虽然字是真的丑。
秦二叔道:“可不是,这些东西还是阿放媳妇给付的钱,这孩子,自己没钱就别买这些东西,哪里能让他大嫂付钱。”秦二叔是真的这样想,虽然高兴儿子从京城捎东西回来,但是觉得花侄子侄媳的银子也不好,回头自己给孩子捎些银子回去。
秦母道:“孩子们高兴,就由着他们。阿放两口子也是喜欢牛蛋,如果不喜欢,哪里愿意付钱?”
秦奶奶道:“可不是,他们兄弟关系好着呢。”
秦二叔憨厚的一笑。
相比于牛蛋只有一个木箱子的东西,秦父这边就多了,有五个木箱子。待木箱子全部拆开之后,在其中一个木箱子上也看到了一封信。秦母一见到信就激动,吆喝着秦父道:“快看信,看看阿放两口子写的是什么?”
秦父也高兴,内心急切着呢:“等等等等……”
秦父的信中写的比牛蛋的多多了,他先写了京城的情况,让他们别担心。又写了一些特产的时候,让秦母给外家那边也送一些过去。最后又写了布料和首饰的事情,是燕燕送给她和奶奶的,至于哪个是她的、哪个是奶奶的,也写的清楚。
秦母看到这些特产里还专门准备了娘家的,她内心欢喜。婆家越来越好了,娘家还是老样子,她当然会担心。可是看到儿子儿媳妇没有看不起娘家,还记着给她娘家买东西,那感觉就不同了。
而秦奶奶也高兴,至于孙子孙媳妇给亲家买东西,她是不会管的,这是孙子和孙媳妇的钱,再说了,外孙孝敬外婆,也是应该的。而且啊,瞧瞧孙媳妇,还给她买了京城里的人戴的东西呢。啊哟,她一个老太婆了,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秦二婶正在村子里逛,她现在最喜欢到处去吹牛了,整个百里村秦家的日子最好,秦二婶最是悠闲。地里头不用去,家务活有下人干,这日子不悠闲吗?女儿跟娘家侄子成亲了,现在在夫家侄子的厂里,日子过的舒坦。儿子跟着去京城了,以后的日子也不用她担心,她甚至都想把儿子的婚事也托付出去了。
整个百里村,再也找不到比秦二婶会享福的人了。同样有条件享福,可秦二叔却不懂享福了,每天依旧去地里头,他是一天不去地里头就不舒服的人。好在地里头忙的时候,会聘人了,不过聘的是秦二婶娘家人。按照秦二婶的意思,这银子给别人挣,还不如给娘家人挣。
“秦将军他二婶……秦将军他二婶……”有个妇人路过,看见在那边妇人堆里聊天的秦二婶,大声叫了声。
秦二婶正吹牛吹到一半,其实她这些话每天说,村里的人已经听了无数遍了,但是止不住古代无聊,即便是听了无数遍的话,大家也是乐意听的。听到有人叫自己,秦二婶问:“是桂花婶啊,什么事情啊?”秦二婶喜欢别人叫她秦将军他二婶,一听就很气派的称呼,很有派头。
桂花婶子道:“你们大房有好几个箱子从京城捎来了,你们家老宅的人,包括你当家的男人都去大房那边了。”
秦二婶一听,什么牛逼都不吹了,马上朝着大房跑,尽管现在的二房已经什么都不缺了,就是隔天吃肉也吃的起,但是止不住这些东西不是京城的啊。就是一样的肉,那也是京城的肉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