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1 / 4)
他们一家子够荣耀的了,也不多一个女儿的封号。再说了,以后女儿成了王妃,不比这郡主的要强的多?
而钱氏,在知道是姑母在父皇面前进言,要把太子位置早点定下来后,在自己的丈夫被册封为太子后,就把事情跟王璟说了。
也是让王璟知道,姑母是向着他的。
王璟说道:“姑母倒是从小就对我很好,只不过,就怕有人人心不足,起了贪念。“他想着,姑母的话这么管用,那要是二弟真的娶了表妹,以后姑母为了自己女儿和女婿打算,是不是就要把自己这个太子的位置给弄下来?
不过,这只是他心里的一点儿担心,而如今他是太子,也已经入住东宫,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倒是把这点担心给放在肚子里去了。
王璟然钱氏以后多喝姑母走动走动,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姑母的亲侄儿,从小也是被姑母疼大的,只要自己和姑母一直亲近,那么姑母总会看在自己的面子上,认同自己这个太子的。
外面的功臣们都已经一一的封了爵位和宅子,王震辰才册封后宫。
容氏自然是被册封为皇后,不过连皇帝的登基大典都没有怎么弄,更不用说皇后的册封大典了,只是给了凤印,然后表示容氏是皇后了。
后宫里,另外又册封了一些嫔妃,有的是王震辰在西宁府伺候他的老人,除了有个儿子的方姨娘被封为了贤妃,其他的份位都不高。
封容氏为皇后,也是为了保证自己两个嫡子的地位。
当然,后宫的事儿,王震辰自然不会让容氏管着,后宫有六宫十二局,都是办事儿的能手,现在后宫的人不多,也就暂且让这些宫人和内侍管着。
容氏只不过是个空架子,但是因为她有两个出息的儿子,谁也不会轻慢她,只是王震辰让容氏呆在自己的宫里,轻易不让容氏出了皇后宫。
王璟被封为了太子,入住东宫,而嫡次子王琅,有赫赫战功,并且斩杀了厉王,更是头功一件,王震辰直接把二儿子封为了亲王,是为秦王,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甚至私底下有人说,大宁的江山,有一大半是秦王打下来的,所以封为秦王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三子王琮,封为了吴王,四子被封为了魏王。
吴王和魏王都是郡王头衔,毕竟是庶出,比不得秦王,是自己真刀真枪的打下来的。
王家的人,在王震辰这一辈,也就只有王震辰和王氏兄妹两个,其他的关系都远了去,不过因为王震辰是皇帝了,那些远的王家人,也都给与了虚衔,毕竟都是一个大家族。都不封,也说不过去。
京城改朝换代,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朝廷里也有旧朝的臣子,王震辰也是不拘一格的收纳了。
文臣们本身没有什么错,又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能继续为老百姓效力,也是好事儿。
毕竟是马背上打天下,可不是马背上治理天下,治理天下还是需要这些文臣们。
李舜华心道,看来开春了,舅舅就要开恩科了,这个时候,需要大量的人才,新朝第一代的进士,那该是多么让人眼红的前程那。
因为战乱,缺失了不少人才,科举,就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一个好方法,成为了天子门生,以后新朝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要说他们李家,现在宅子绝对不会缺,她娘的长公主府,她爹的镇国公府,她两个哥哥都另外有侯府,不过,最后都是在镇国公府住下来,一个家,当父亲的是凝聚力,虽然两个儿子都成了家,并且都有了爵位,可是也不可能放着父母不一起住,反而在自己的宅子里过小日子。
从他们搬到了镇国公府,天天门子们就能收到好几筐的拜帖。
如今王氏他们是不用看别人的眼色了,想见谁不见谁,都能自己做主,权利的滋味,有时候想一想,还真是让人痛快。
李煦之父子三个天天忙碌的不得了,根本就是不到晚上不着家,也就是府里的女眷在家里。
本来王氏还有公主府的属官,不过王氏说她已经过惯了这种日子,所以那些属官和宫女之类的,就留在了长公主府。
其实公主府和镇国公府就只有一墙之隔,这也是王震辰为了方便妹妹和妹夫,才把两座宅子赐在一块的。
湖阳长公主的公主府,王震辰也各位开恩,没有收回去,还是赐给了湖阳长公主。当成了是陈让的伯爵府。
陈让被封为了永昌伯,还是世袭的,这种爵位分量很重,当然,陈让也是值得被封为永昌伯的,在战场上,很多的情报消息,都是陈让带着人得到的,给战事省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返回顶部↑
而钱氏,在知道是姑母在父皇面前进言,要把太子位置早点定下来后,在自己的丈夫被册封为太子后,就把事情跟王璟说了。
也是让王璟知道,姑母是向着他的。
王璟说道:“姑母倒是从小就对我很好,只不过,就怕有人人心不足,起了贪念。“他想着,姑母的话这么管用,那要是二弟真的娶了表妹,以后姑母为了自己女儿和女婿打算,是不是就要把自己这个太子的位置给弄下来?
不过,这只是他心里的一点儿担心,而如今他是太子,也已经入住东宫,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倒是把这点担心给放在肚子里去了。
王璟然钱氏以后多喝姑母走动走动,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姑母的亲侄儿,从小也是被姑母疼大的,只要自己和姑母一直亲近,那么姑母总会看在自己的面子上,认同自己这个太子的。
外面的功臣们都已经一一的封了爵位和宅子,王震辰才册封后宫。
容氏自然是被册封为皇后,不过连皇帝的登基大典都没有怎么弄,更不用说皇后的册封大典了,只是给了凤印,然后表示容氏是皇后了。
后宫里,另外又册封了一些嫔妃,有的是王震辰在西宁府伺候他的老人,除了有个儿子的方姨娘被封为了贤妃,其他的份位都不高。
封容氏为皇后,也是为了保证自己两个嫡子的地位。
当然,后宫的事儿,王震辰自然不会让容氏管着,后宫有六宫十二局,都是办事儿的能手,现在后宫的人不多,也就暂且让这些宫人和内侍管着。
容氏只不过是个空架子,但是因为她有两个出息的儿子,谁也不会轻慢她,只是王震辰让容氏呆在自己的宫里,轻易不让容氏出了皇后宫。
王璟被封为了太子,入住东宫,而嫡次子王琅,有赫赫战功,并且斩杀了厉王,更是头功一件,王震辰直接把二儿子封为了亲王,是为秦王,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甚至私底下有人说,大宁的江山,有一大半是秦王打下来的,所以封为秦王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三子王琮,封为了吴王,四子被封为了魏王。
吴王和魏王都是郡王头衔,毕竟是庶出,比不得秦王,是自己真刀真枪的打下来的。
王家的人,在王震辰这一辈,也就只有王震辰和王氏兄妹两个,其他的关系都远了去,不过因为王震辰是皇帝了,那些远的王家人,也都给与了虚衔,毕竟都是一个大家族。都不封,也说不过去。
京城改朝换代,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朝廷里也有旧朝的臣子,王震辰也是不拘一格的收纳了。
文臣们本身没有什么错,又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能继续为老百姓效力,也是好事儿。
毕竟是马背上打天下,可不是马背上治理天下,治理天下还是需要这些文臣们。
李舜华心道,看来开春了,舅舅就要开恩科了,这个时候,需要大量的人才,新朝第一代的进士,那该是多么让人眼红的前程那。
因为战乱,缺失了不少人才,科举,就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一个好方法,成为了天子门生,以后新朝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要说他们李家,现在宅子绝对不会缺,她娘的长公主府,她爹的镇国公府,她两个哥哥都另外有侯府,不过,最后都是在镇国公府住下来,一个家,当父亲的是凝聚力,虽然两个儿子都成了家,并且都有了爵位,可是也不可能放着父母不一起住,反而在自己的宅子里过小日子。
从他们搬到了镇国公府,天天门子们就能收到好几筐的拜帖。
如今王氏他们是不用看别人的眼色了,想见谁不见谁,都能自己做主,权利的滋味,有时候想一想,还真是让人痛快。
李煦之父子三个天天忙碌的不得了,根本就是不到晚上不着家,也就是府里的女眷在家里。
本来王氏还有公主府的属官,不过王氏说她已经过惯了这种日子,所以那些属官和宫女之类的,就留在了长公主府。
其实公主府和镇国公府就只有一墙之隔,这也是王震辰为了方便妹妹和妹夫,才把两座宅子赐在一块的。
湖阳长公主的公主府,王震辰也各位开恩,没有收回去,还是赐给了湖阳长公主。当成了是陈让的伯爵府。
陈让被封为了永昌伯,还是世袭的,这种爵位分量很重,当然,陈让也是值得被封为永昌伯的,在战场上,很多的情报消息,都是陈让带着人得到的,给战事省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