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99节(3 / 4)
君臣二人短暂地对视片刻,虽然没有任何语言上的交流,但彼此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不经外放一方,不知民生百态……如何登阁拜相?
片刻后,她们各自收回视线,贺星回双手交握,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问道,“你应该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吧?”
“不会比陛下当初回京时更难。”陆裳道,“如今民风已经比十年前开放了许多,可是更多还是集中在京城。这是因为只有京城有秘书省,只有京城有女官。想要让这种风气吹到全国各地,需要有人在那里点一把火。”
“臣想做这个点火的人。”
她说的是想,而不是愿意。
这件事或许很难,或许会遇到无数的困境,可是陆裳心里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必须要走上这么一趟。这是她为自己规划的道路,已经准备好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走。
“好。”贺星回赞赏道,“朕期待着火焰燎原的那一天。”
陆裳微微低头,没有做出任何口头的保证。但是当然,她一定会竭尽全力,让这火能够早一天烧起来。
过了一会儿,贺星回才问,“那教育司的工作,你打算交给谁?”
“这个我也想好了。”陆裳道,“阿喜不是正准备成婚吗?她已经二十五了,想必生子之事也很快就会被提上日程,正好让她接手教育司的工作。反正接下来五六年的工作都安排好了,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就好,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兼顾家里。”
她顿了顿,没有将后面的话说完,但贺星回已经想到了。
等到这五六年过去,孩子长大一些,不用再费那么多心思,可以直接送到学堂里,阿喜便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事业上,到时候正好把她调到别的岗位上去。
贺星回有些意外,但又不是那么意外,“朕没想到,你替她考虑得这样周全。”
“臣也是跟着陛下学的。”陆裳笑了一下,“陛下可以兼济天下,臣却暂时只能兼顾阿喜一人,惭愧。”
……
陆裳要外放的消息暂时没有宣布,因为在那之前,她还要主持乡村学堂的教师招聘考试。因为打算招女教师,所以陆裳从秘书省要了十几个女官,作为巡考官的副职,一同前往各州主持考试。
试题是事先准备好的,加了火漆封印,由宫中派专人保管,确保不会有泄题的可能。
到了地方之后,女官们还要主动承担一下宣传工作,以便一些尚未得知消息的女性,不会错过这一次的考试。为此,就连报名截止日期也被定在了考试开始的前一天。
而她们的种种准备,也是很有意义的。
其实许多寒门、地主、乡绅之家,女儿都是有机会接受教育的。毕竟这已经是开明十一年了,读书已经成了风尚,即便是最偏远的地方,也多少会受到一点影响。很多人家即便是为了议亲的时候更好听,也会让女儿读书识字。
但他们却不会允许女儿抛头露面去当老师,所以确实有很多女性根本不知情。在无孔不入的宣传攻势之下,才得知消息,赶上了考试。
贺星回在京城听到各地传来的这些消息,忍不住唏嘘。
要知道在后世,教师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女性最适合从事的职业,因为假期多,事情少,结婚之后可以照顾家里。陆裳显然也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才将它作为切入点的,即便如此,依然遭到了很多反对。
这也侧面证明,陆裳的另一句话是对的,确实需要有人过去放一把火,才能将更多开明的风气吹到地方上去。
不论如何,最终得到的考试结果,是非常惊人的。
因为女性竟然占了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
虽然按照女官们反馈回来的说法,这是因为在读书上有天赋的男性,大部分都将科举考试当做自己的目标,除非是前程无望,否则不会愿意去当蒙师。但这也侧面说明,她们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效。
开明十一年八月。
当各地的乡村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备着,准备招收第一批学生入学时,贺星回也终于公布了对陆裳的职位调动。 ↑返回顶部↑
不经外放一方,不知民生百态……如何登阁拜相?
片刻后,她们各自收回视线,贺星回双手交握,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问道,“你应该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吧?”
“不会比陛下当初回京时更难。”陆裳道,“如今民风已经比十年前开放了许多,可是更多还是集中在京城。这是因为只有京城有秘书省,只有京城有女官。想要让这种风气吹到全国各地,需要有人在那里点一把火。”
“臣想做这个点火的人。”
她说的是想,而不是愿意。
这件事或许很难,或许会遇到无数的困境,可是陆裳心里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必须要走上这么一趟。这是她为自己规划的道路,已经准备好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走。
“好。”贺星回赞赏道,“朕期待着火焰燎原的那一天。”
陆裳微微低头,没有做出任何口头的保证。但是当然,她一定会竭尽全力,让这火能够早一天烧起来。
过了一会儿,贺星回才问,“那教育司的工作,你打算交给谁?”
“这个我也想好了。”陆裳道,“阿喜不是正准备成婚吗?她已经二十五了,想必生子之事也很快就会被提上日程,正好让她接手教育司的工作。反正接下来五六年的工作都安排好了,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就好,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兼顾家里。”
她顿了顿,没有将后面的话说完,但贺星回已经想到了。
等到这五六年过去,孩子长大一些,不用再费那么多心思,可以直接送到学堂里,阿喜便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事业上,到时候正好把她调到别的岗位上去。
贺星回有些意外,但又不是那么意外,“朕没想到,你替她考虑得这样周全。”
“臣也是跟着陛下学的。”陆裳笑了一下,“陛下可以兼济天下,臣却暂时只能兼顾阿喜一人,惭愧。”
……
陆裳要外放的消息暂时没有宣布,因为在那之前,她还要主持乡村学堂的教师招聘考试。因为打算招女教师,所以陆裳从秘书省要了十几个女官,作为巡考官的副职,一同前往各州主持考试。
试题是事先准备好的,加了火漆封印,由宫中派专人保管,确保不会有泄题的可能。
到了地方之后,女官们还要主动承担一下宣传工作,以便一些尚未得知消息的女性,不会错过这一次的考试。为此,就连报名截止日期也被定在了考试开始的前一天。
而她们的种种准备,也是很有意义的。
其实许多寒门、地主、乡绅之家,女儿都是有机会接受教育的。毕竟这已经是开明十一年了,读书已经成了风尚,即便是最偏远的地方,也多少会受到一点影响。很多人家即便是为了议亲的时候更好听,也会让女儿读书识字。
但他们却不会允许女儿抛头露面去当老师,所以确实有很多女性根本不知情。在无孔不入的宣传攻势之下,才得知消息,赶上了考试。
贺星回在京城听到各地传来的这些消息,忍不住唏嘘。
要知道在后世,教师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女性最适合从事的职业,因为假期多,事情少,结婚之后可以照顾家里。陆裳显然也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才将它作为切入点的,即便如此,依然遭到了很多反对。
这也侧面证明,陆裳的另一句话是对的,确实需要有人过去放一把火,才能将更多开明的风气吹到地方上去。
不论如何,最终得到的考试结果,是非常惊人的。
因为女性竟然占了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
虽然按照女官们反馈回来的说法,这是因为在读书上有天赋的男性,大部分都将科举考试当做自己的目标,除非是前程无望,否则不会愿意去当蒙师。但这也侧面说明,她们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效。
开明十一年八月。
当各地的乡村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备着,准备招收第一批学生入学时,贺星回也终于公布了对陆裳的职位调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