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2 / 4)
薄仲阳笑着和乔裕慢慢往里走,“大一天也是大。季诗在厨房帮忙准备饭菜,知道你要来,在厨房忙活一下午了。”
乔裕听了不觉有些好笑,“当年你追我妹妹不成,如今又非要把你妹妹跟我扯到一起,怎么,就那么想和我做一家人?”
薄仲阳一脸无奈的苦笑,压低声音嘱咐,“千万别再提这事儿了,我老婆不知道怎么知道了这件事,揪着我的小辫子不放,这段时间好不容易忘了,千万别提醒她了。”
乔裕看了薄仲阳一眼,微微笑了下,点了点头。
其实,薄仲阳和薄季诗并没有他口中的兄妹情谊,反而是众人皆知的,不和。
薄家给男孩子起名字时带了“伯仲叔季”,以示长幼有序,只有讨薄震欢心的孩子才会用这四个字,可这个“季”字却破例给了身为女孩的薄季诗,可见薄季诗并不简单。这几年兄妹俩的明争暗斗并不是什么新闻,乔裕一旦和薄季诗在一起,薄季诗凭借乔家准儿媳妇的身份,便可以扬眉吐气一把,薄仲阳这样的人,又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对他不利的事情发生?
他一反常态的积极撮合,反而更让人起疑。
薄仲阳带着乔裕进门之后直接去了书房。
乔裕把礼物递过去,谦恭的叫了一声,“薄董。”
薄震立刻接过来,笑着开口,“都是自家人,又是在家里,像小时候一样叫我薄叔叔就好。”
乔裕笑了笑,并不反驳,却也不再开口。
薄仲阳看看薄震,又看看乔裕,嘴角弯起一道极微妙的弧度。
很快传来敲门声,薄季诗推门进来,询问般的看看薄震和乔裕,“饭已经好了,边吃边聊吧?”
薄震从桌后站起来,如长辈般亲切的揽着乔裕的肩往外走,“那就边吃边聊。”
饭桌上乔裕也并没有主动提起来意,只不过是聊聊家常。
饭后,薄夫人指挥薄季诗把水果端出来,薄震又招呼乔裕吃水果。
乔裕也不急不躁,又极配合的开始吃水果,气定神闲的和薄家一家人从国际形势谈到国内经济,从南北差异聊到陈年旧事。
薄震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乔裕,他话并不多,眉宇间的沉静愈发明显,始终都在温和的笑着,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会看着对方的眼睛,偶尔开口说出的话都正中靶心。
就像当初这个年轻人带着项目来找他,他本来并不打算投资,不久前薄仲阳去北方试水,结果并没有他想象的好,他是商人,看重利益是天性,可他又不是普通的商人,星星点点的利益他并不在意。
可乔裕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让他转变了心意。
乔裕当时坐在他对面,隔着长长的会议桌,安静的听着他的推辞,乔裕的身后是乔家和乐家,虽说离得远,可两家的人脉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是在他自己的地盘上,也不得不拒绝的委婉一些。
乔裕似乎对他的拒绝并不吃惊,安静的听完之后缓缓开口,“《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春秋末期,各种新兴势力不断壮大,在晋国,形成了以韩、赵、魏、智、范、中行为首的大族,史称”六卿”。范、中行被兼并后,智伯就向魏宣子提出领地要求,魏宣子当即拒绝。魏宣子的谋士任章却献计说:请不要正面拒绝智伯,不妨满足他的要求,他尝到了甜头,一定骄傲得意,更加贪得无厌,四处伸手,到那时,其他大夫必然会不满,从而促使各家联合起来去收拾孤立又骄傲轻敌的智伯,他的性命还能保住吗?魏宣王听从任章的妙计,划出一些土地给智伯。后来,智伯果然被赵、魏、韩三家所厌。魏宣子不但收复了失地,还分得了更多的土地。这个故事薄董肯定听过吧?您难道真的以为红顶商人的帽子可以戴得长久?薄董以为薄家这些年风生水起是因为什么?薄家当年从北方举家南迁,就没想过回去?薄仲阳几次三番去北方试水难道真的只是巧合?这件项目并不是无利可图,只是要看薄董看重的是什么‘利’。”
薄震从往事回神,喝了口茶,开口,“时间不早了,我和乔裕还有事要谈,去书房吧?”
乔裕点点头,很快起身,跟着薄震去了书房。
薄震开门见山的拿出合同,“合同早就准备好了,我已经签了字,集团会尽快确定人选过去配合你。”
乔裕接过来看了几眼,笑着抬起头,“那就谢谢薄董了,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乔裕从薄家离开后,薄季诗敲开了书房的门,开门见山的说出自己的意图,“爸爸,这个项目,我想负责。”
薄震看着窗外,乔裕的车灯在黑暗中闪了闪,很快消失不见,他才开口,“你哥哥也说了同样的话。”
薄季诗顿了一顿,昂起头看着薄震,目光坚定,“我会从他手里赢下来。”
薄震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依旧背对着她,“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乔裕是大才,有大智,若是有了他的支持,你哪里需要这么辛苦?” ↑返回顶部↑
乔裕听了不觉有些好笑,“当年你追我妹妹不成,如今又非要把你妹妹跟我扯到一起,怎么,就那么想和我做一家人?”
薄仲阳一脸无奈的苦笑,压低声音嘱咐,“千万别再提这事儿了,我老婆不知道怎么知道了这件事,揪着我的小辫子不放,这段时间好不容易忘了,千万别提醒她了。”
乔裕看了薄仲阳一眼,微微笑了下,点了点头。
其实,薄仲阳和薄季诗并没有他口中的兄妹情谊,反而是众人皆知的,不和。
薄家给男孩子起名字时带了“伯仲叔季”,以示长幼有序,只有讨薄震欢心的孩子才会用这四个字,可这个“季”字却破例给了身为女孩的薄季诗,可见薄季诗并不简单。这几年兄妹俩的明争暗斗并不是什么新闻,乔裕一旦和薄季诗在一起,薄季诗凭借乔家准儿媳妇的身份,便可以扬眉吐气一把,薄仲阳这样的人,又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对他不利的事情发生?
他一反常态的积极撮合,反而更让人起疑。
薄仲阳带着乔裕进门之后直接去了书房。
乔裕把礼物递过去,谦恭的叫了一声,“薄董。”
薄震立刻接过来,笑着开口,“都是自家人,又是在家里,像小时候一样叫我薄叔叔就好。”
乔裕笑了笑,并不反驳,却也不再开口。
薄仲阳看看薄震,又看看乔裕,嘴角弯起一道极微妙的弧度。
很快传来敲门声,薄季诗推门进来,询问般的看看薄震和乔裕,“饭已经好了,边吃边聊吧?”
薄震从桌后站起来,如长辈般亲切的揽着乔裕的肩往外走,“那就边吃边聊。”
饭桌上乔裕也并没有主动提起来意,只不过是聊聊家常。
饭后,薄夫人指挥薄季诗把水果端出来,薄震又招呼乔裕吃水果。
乔裕也不急不躁,又极配合的开始吃水果,气定神闲的和薄家一家人从国际形势谈到国内经济,从南北差异聊到陈年旧事。
薄震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乔裕,他话并不多,眉宇间的沉静愈发明显,始终都在温和的笑着,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会看着对方的眼睛,偶尔开口说出的话都正中靶心。
就像当初这个年轻人带着项目来找他,他本来并不打算投资,不久前薄仲阳去北方试水,结果并没有他想象的好,他是商人,看重利益是天性,可他又不是普通的商人,星星点点的利益他并不在意。
可乔裕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让他转变了心意。
乔裕当时坐在他对面,隔着长长的会议桌,安静的听着他的推辞,乔裕的身后是乔家和乐家,虽说离得远,可两家的人脉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是在他自己的地盘上,也不得不拒绝的委婉一些。
乔裕似乎对他的拒绝并不吃惊,安静的听完之后缓缓开口,“《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春秋末期,各种新兴势力不断壮大,在晋国,形成了以韩、赵、魏、智、范、中行为首的大族,史称”六卿”。范、中行被兼并后,智伯就向魏宣子提出领地要求,魏宣子当即拒绝。魏宣子的谋士任章却献计说:请不要正面拒绝智伯,不妨满足他的要求,他尝到了甜头,一定骄傲得意,更加贪得无厌,四处伸手,到那时,其他大夫必然会不满,从而促使各家联合起来去收拾孤立又骄傲轻敌的智伯,他的性命还能保住吗?魏宣王听从任章的妙计,划出一些土地给智伯。后来,智伯果然被赵、魏、韩三家所厌。魏宣子不但收复了失地,还分得了更多的土地。这个故事薄董肯定听过吧?您难道真的以为红顶商人的帽子可以戴得长久?薄董以为薄家这些年风生水起是因为什么?薄家当年从北方举家南迁,就没想过回去?薄仲阳几次三番去北方试水难道真的只是巧合?这件项目并不是无利可图,只是要看薄董看重的是什么‘利’。”
薄震从往事回神,喝了口茶,开口,“时间不早了,我和乔裕还有事要谈,去书房吧?”
乔裕点点头,很快起身,跟着薄震去了书房。
薄震开门见山的拿出合同,“合同早就准备好了,我已经签了字,集团会尽快确定人选过去配合你。”
乔裕接过来看了几眼,笑着抬起头,“那就谢谢薄董了,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乔裕从薄家离开后,薄季诗敲开了书房的门,开门见山的说出自己的意图,“爸爸,这个项目,我想负责。”
薄震看着窗外,乔裕的车灯在黑暗中闪了闪,很快消失不见,他才开口,“你哥哥也说了同样的话。”
薄季诗顿了一顿,昂起头看着薄震,目光坚定,“我会从他手里赢下来。”
薄震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依旧背对着她,“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乔裕是大才,有大智,若是有了他的支持,你哪里需要这么辛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