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2 / 4)
坎贝尔拿起听筒,里面传来了公司老板威廉姆斯焦急的,甚至是慌乱的声音:“坎贝尔,我们手上还有多少股票?立刻抛掉套现!是的,立刻!全部!别管价格,快!”
这绝不是什么好现象,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坎贝尔同时也注意到,许多和他一样工作的人也都拿起了电话听筒,从他们沉重严肃的表情来看,一定也是接到了类似的通知。
坎贝尔赶紧在小白板上写下出售股票的数量和价格,然而当他写完之后一抬头,却看到挂在交易中心的价格板上的股票价格已经远远低于他标注的价格了。
“该死!”坎贝尔赶紧擦掉那个价格,并写上了一个新的在那个挂出来的价格的基础上又下降了百分之五的价格。然后他一抬头——现在的交易价格已经比他写的这个价格还要低了,而且不止低一点,而是低了几乎百分之二十!
“见鬼!又是一场股灾!”坎贝尔立刻直接将自己的价格价低到现在市场价格的二分之一,这样的价格卖出去,公司就几乎没什么盈利了,但是如果动作慢一点,那恐怕就不是盈利的问题了,而是彻底的血本无归的问题了,因为所有的操盘手都知道,这些股票的价格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它们的价值。
坎贝尔非常幸运,这一次他把手里的股票卖出去了,有一个不知名的傻瓜接了单。坎贝尔在心里感谢了一下上帝,又低下头喝了一口咖啡,然后再抬起头来,他发现,整个的股票的价格的雪崩已经也来越快了,就在刚才的一瞬间,股价就跌到了他刚才卖出去的价格的四分之一!
“今天晚上,海面上一定会飘满尸体。”坎贝尔这样想着,他差一点就成了那些倒霉蛋中的一员。好在……一种后怕的感觉涌上来,坎贝尔直接瘫在椅子上,连一个手指都动不了了。
第四百四十八章 谁是幕后黑手
摩根站在办公室大落地窗后面,带着冷笑,俯视着街道斜对角那边的“普利信托投资”的大楼。以及大楼外面密密麻麻的挤成一团,把大街都堵住了的人群,摩根知道,这家信托投资公司背后有罗斯柴尔德的背景,不过罗斯柴尔德的那些家伙们嗅觉很灵敏,前些日子已经渐渐的把资金撤出去了,不过这也给了摩根等人例子,他们立刻到处宣传“普利信托投资”公司资金面上出现了问题,面临破产。
当然,仅仅放出谣言还是不够的,摩根以及史高治的银行开始宣布停止向“普利信托投资”公司提供贷款,并要求该公司尽快归还贷款。这个举动算是给了“普利信托投资”公司致命的一击。于是该公司几乎所有的客户,以及和他们有经济往来的其他企业,几乎立刻都要求兑现或者是收回投资,挤兑的人甚至带着帐篷被子,整夜的蹲在这家公司门口。
这个消息也迅速的影响了其他的信托投资公司。因为“普利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非常广泛,和很多的企业都有生意往来。市面上又有传言说罗斯柴尔德家族正在收紧银根,而且摩根和麦克唐纳家族的银行也不得不跟进。投机市场是一个消息市场,秉持的是手快有,手慢无的原则,对于各种消息往往反应的特别迅速,甚至是神经过敏。而且投资市场还是个信心市场,而信心这种东西是最靠不住的,尤其是在现在的局面下,懂行的人都知道股票价格虚高得一塌糊涂,什么时候崩溃都是合理的,所以他们当然是半点信心都没有;什么都不懂的跟风的散户呢?他们既然完全不懂,当然就更不存在所谓的“信心”了。因此当“普利信托投资”公司传出可能破产的消息之后,整个市场的信心全都崩溃了,几乎所有的信托投资公司都担心银行会全面收紧银根,因为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他们就都会面临大问题。所以几乎所有的信托投资公司都给自己的操盘手下达了尽快抛出手中的股票回笼资金的命令。而这种指令能带来的结果就只能是股市暴跌。
和后世不一样,在那个时代的股票市场,还没有所谓的涨停和跌停的规矩。所以股票价格雪崩一旦开始,恐慌的情绪就会随着价格的狂跌而不断地加强。而这种恐慌又会导致持续疯狂抛售,新的一轮疯狂的抛售又会导致更加严重的恐慌,于是恶性循环之下,股价的狂跌几乎是停都停不下来。除非出现足以挽回信心的好消息,或者是休市的时间到来,这种狂跌就不会停止。
在第一天的尾盘的时候,摩根和史高治的人都在低位吸入了一些筹码。不过,这不是为了逢低吸入获利,而是为了在第二天一早的时候能够抛出去继续打压股价。因为每天开盘的时候,人们都会莫名其妙的多处一点“信心”出来的,他们总会幻想着,昨天跌了这么多,应该跌到底了吧?今天该反弹了吧?所以,在这种心态下,早盘的时候说不定股价就还能稳定一下。这个时候,猛地挂出一串大买单,立刻就能把这种虚假的“信心”打个粉碎,让市场继续狂泻不已。
在股市的灾难性的暴跌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意识到,那些大头放在股票投资上的信托投资公司肯定赔惨了,所以继续把钱放在这些企业那里就会非常的不安全,因此围绕着信托投资公司的挤兑风潮顿时就狂涌了起来,现在几乎每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门前都围满了挤兑的人群。
这个时候,摩根看到,一个人从“普利信托投资”公司里面走了出来,对外面的人群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然后整个人群都骚乱了起来,叫喊声,诅咒声,厮打声,警察的警笛声响成了一片。接着从那边又传了连续的几声枪响……
“怎么回事?”摩根对身边的仆人说,“你去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仆人点点头,匆匆的下楼去了。过了一会儿,他又回到了摩根的身边。
“先生,‘普利信托投资’公司宣布破产了。”
“哦,那几声枪响是怎么回事?”摩根问道。
“先生,普利先生在他的办公室里先开枪打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然后朝自己的脑袋上开了一枪……”
“啊,是吗……这太让人同情了……话说昨天我还见过他们一家。他的妻子个子很高,也很漂亮,她流着眼泪请求我能够为她丈夫的企业提供哪怕是一丁点的贷款,她那悲伤的表情弄得我的心都碎了,我差一点就要答应她了。真见鬼!另外……他的那个女儿虽然才十二岁,但是也已经是个美人胚子了……这真是太可惜了。”摩根很惋惜的说。
“啊,先生,还有一批的信托投资公司的老板想要见您。您看?”仆人问道。
“啊,就说我出门去了。真该死,也许我真的应该坐上海盗号,出海去呆呆,省得看到他们这幅样子,你知道我一向是个心肠很软的人。还是史高治这家伙狡猾,他居然在这个时候跑到法国去参加什么活见鬼的什么世界医学大会……”
……
史高治是在股灾发生前一天离开美国的,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离开美国。依照宣传的说法是,史高治将前往巴黎,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世界医学交流会,并在会上发言。这一去一来再加上会议中的时间,至少要花掉三个星期。所以现在大家都只有来找摩根了。
依照原定的计划,这次也轮到摩根来做救世主了,只是现在危机还没有从分发展,还远远没到可以靠着“救市”名利双收的时候。
于是第二天一早,在华尔街,就再次传出了一条让人绝望的消息——摩根先生出海旅行去了。
这个态度基本上也就相当于是在表态:摩根先生根本没有任何救市的打算。
“如果麦克唐纳先生还在就好了。”很多报纸干脆就直接的拖出了这个话题。倾向民主党的中西部的报纸更是直接攻击起了摩根,认为一摩根为代表的这群银行家都是该死的吸血鬼。当然,那些倾向于共和党的报纸也会反唇相讥,他们指出,无论是麦克唐纳先生,还是摩根先生,都不止一次的呼吁过投资者要理性。华尔街日报更是得意洋洋的表示早在危机爆发前很久,他们的报纸就指出了问题。而现在的局面,也完全不是因为华尔街的阴谋,只是缺乏中央银行协调的美国银行制度的弱点的一个大暴露而已。
华尔街日报还抛出了重磅的新闻:隐藏在这次的大股灾后面的黑手来自国外!华尔街日报宣称最近几个月来的股市狂欢中,一直有资金从国外,尤其是从英国流入,而在大崩盘前几天,却不断地有资金从美国股市获利离开。当然,这一说法并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最多不过是有一些亏得连裤衩都不剩了的家伙说的一些话而已。但是,通过这篇文章,华尔街日报已经隐隐的将矛头指向了罗斯柴尔德家族。 ↑返回顶部↑
这绝不是什么好现象,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坎贝尔同时也注意到,许多和他一样工作的人也都拿起了电话听筒,从他们沉重严肃的表情来看,一定也是接到了类似的通知。
坎贝尔赶紧在小白板上写下出售股票的数量和价格,然而当他写完之后一抬头,却看到挂在交易中心的价格板上的股票价格已经远远低于他标注的价格了。
“该死!”坎贝尔赶紧擦掉那个价格,并写上了一个新的在那个挂出来的价格的基础上又下降了百分之五的价格。然后他一抬头——现在的交易价格已经比他写的这个价格还要低了,而且不止低一点,而是低了几乎百分之二十!
“见鬼!又是一场股灾!”坎贝尔立刻直接将自己的价格价低到现在市场价格的二分之一,这样的价格卖出去,公司就几乎没什么盈利了,但是如果动作慢一点,那恐怕就不是盈利的问题了,而是彻底的血本无归的问题了,因为所有的操盘手都知道,这些股票的价格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它们的价值。
坎贝尔非常幸运,这一次他把手里的股票卖出去了,有一个不知名的傻瓜接了单。坎贝尔在心里感谢了一下上帝,又低下头喝了一口咖啡,然后再抬起头来,他发现,整个的股票的价格的雪崩已经也来越快了,就在刚才的一瞬间,股价就跌到了他刚才卖出去的价格的四分之一!
“今天晚上,海面上一定会飘满尸体。”坎贝尔这样想着,他差一点就成了那些倒霉蛋中的一员。好在……一种后怕的感觉涌上来,坎贝尔直接瘫在椅子上,连一个手指都动不了了。
第四百四十八章 谁是幕后黑手
摩根站在办公室大落地窗后面,带着冷笑,俯视着街道斜对角那边的“普利信托投资”的大楼。以及大楼外面密密麻麻的挤成一团,把大街都堵住了的人群,摩根知道,这家信托投资公司背后有罗斯柴尔德的背景,不过罗斯柴尔德的那些家伙们嗅觉很灵敏,前些日子已经渐渐的把资金撤出去了,不过这也给了摩根等人例子,他们立刻到处宣传“普利信托投资”公司资金面上出现了问题,面临破产。
当然,仅仅放出谣言还是不够的,摩根以及史高治的银行开始宣布停止向“普利信托投资”公司提供贷款,并要求该公司尽快归还贷款。这个举动算是给了“普利信托投资”公司致命的一击。于是该公司几乎所有的客户,以及和他们有经济往来的其他企业,几乎立刻都要求兑现或者是收回投资,挤兑的人甚至带着帐篷被子,整夜的蹲在这家公司门口。
这个消息也迅速的影响了其他的信托投资公司。因为“普利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非常广泛,和很多的企业都有生意往来。市面上又有传言说罗斯柴尔德家族正在收紧银根,而且摩根和麦克唐纳家族的银行也不得不跟进。投机市场是一个消息市场,秉持的是手快有,手慢无的原则,对于各种消息往往反应的特别迅速,甚至是神经过敏。而且投资市场还是个信心市场,而信心这种东西是最靠不住的,尤其是在现在的局面下,懂行的人都知道股票价格虚高得一塌糊涂,什么时候崩溃都是合理的,所以他们当然是半点信心都没有;什么都不懂的跟风的散户呢?他们既然完全不懂,当然就更不存在所谓的“信心”了。因此当“普利信托投资”公司传出可能破产的消息之后,整个市场的信心全都崩溃了,几乎所有的信托投资公司都担心银行会全面收紧银根,因为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他们就都会面临大问题。所以几乎所有的信托投资公司都给自己的操盘手下达了尽快抛出手中的股票回笼资金的命令。而这种指令能带来的结果就只能是股市暴跌。
和后世不一样,在那个时代的股票市场,还没有所谓的涨停和跌停的规矩。所以股票价格雪崩一旦开始,恐慌的情绪就会随着价格的狂跌而不断地加强。而这种恐慌又会导致持续疯狂抛售,新的一轮疯狂的抛售又会导致更加严重的恐慌,于是恶性循环之下,股价的狂跌几乎是停都停不下来。除非出现足以挽回信心的好消息,或者是休市的时间到来,这种狂跌就不会停止。
在第一天的尾盘的时候,摩根和史高治的人都在低位吸入了一些筹码。不过,这不是为了逢低吸入获利,而是为了在第二天一早的时候能够抛出去继续打压股价。因为每天开盘的时候,人们都会莫名其妙的多处一点“信心”出来的,他们总会幻想着,昨天跌了这么多,应该跌到底了吧?今天该反弹了吧?所以,在这种心态下,早盘的时候说不定股价就还能稳定一下。这个时候,猛地挂出一串大买单,立刻就能把这种虚假的“信心”打个粉碎,让市场继续狂泻不已。
在股市的灾难性的暴跌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意识到,那些大头放在股票投资上的信托投资公司肯定赔惨了,所以继续把钱放在这些企业那里就会非常的不安全,因此围绕着信托投资公司的挤兑风潮顿时就狂涌了起来,现在几乎每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门前都围满了挤兑的人群。
这个时候,摩根看到,一个人从“普利信托投资”公司里面走了出来,对外面的人群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然后整个人群都骚乱了起来,叫喊声,诅咒声,厮打声,警察的警笛声响成了一片。接着从那边又传了连续的几声枪响……
“怎么回事?”摩根对身边的仆人说,“你去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仆人点点头,匆匆的下楼去了。过了一会儿,他又回到了摩根的身边。
“先生,‘普利信托投资’公司宣布破产了。”
“哦,那几声枪响是怎么回事?”摩根问道。
“先生,普利先生在他的办公室里先开枪打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然后朝自己的脑袋上开了一枪……”
“啊,是吗……这太让人同情了……话说昨天我还见过他们一家。他的妻子个子很高,也很漂亮,她流着眼泪请求我能够为她丈夫的企业提供哪怕是一丁点的贷款,她那悲伤的表情弄得我的心都碎了,我差一点就要答应她了。真见鬼!另外……他的那个女儿虽然才十二岁,但是也已经是个美人胚子了……这真是太可惜了。”摩根很惋惜的说。
“啊,先生,还有一批的信托投资公司的老板想要见您。您看?”仆人问道。
“啊,就说我出门去了。真该死,也许我真的应该坐上海盗号,出海去呆呆,省得看到他们这幅样子,你知道我一向是个心肠很软的人。还是史高治这家伙狡猾,他居然在这个时候跑到法国去参加什么活见鬼的什么世界医学大会……”
……
史高治是在股灾发生前一天离开美国的,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离开美国。依照宣传的说法是,史高治将前往巴黎,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世界医学交流会,并在会上发言。这一去一来再加上会议中的时间,至少要花掉三个星期。所以现在大家都只有来找摩根了。
依照原定的计划,这次也轮到摩根来做救世主了,只是现在危机还没有从分发展,还远远没到可以靠着“救市”名利双收的时候。
于是第二天一早,在华尔街,就再次传出了一条让人绝望的消息——摩根先生出海旅行去了。
这个态度基本上也就相当于是在表态:摩根先生根本没有任何救市的打算。
“如果麦克唐纳先生还在就好了。”很多报纸干脆就直接的拖出了这个话题。倾向民主党的中西部的报纸更是直接攻击起了摩根,认为一摩根为代表的这群银行家都是该死的吸血鬼。当然,那些倾向于共和党的报纸也会反唇相讥,他们指出,无论是麦克唐纳先生,还是摩根先生,都不止一次的呼吁过投资者要理性。华尔街日报更是得意洋洋的表示早在危机爆发前很久,他们的报纸就指出了问题。而现在的局面,也完全不是因为华尔街的阴谋,只是缺乏中央银行协调的美国银行制度的弱点的一个大暴露而已。
华尔街日报还抛出了重磅的新闻:隐藏在这次的大股灾后面的黑手来自国外!华尔街日报宣称最近几个月来的股市狂欢中,一直有资金从国外,尤其是从英国流入,而在大崩盘前几天,却不断地有资金从美国股市获利离开。当然,这一说法并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最多不过是有一些亏得连裤衩都不剩了的家伙说的一些话而已。但是,通过这篇文章,华尔街日报已经隐隐的将矛头指向了罗斯柴尔德家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