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2 / 4)
李显抹了把脸,算了你们爱怎么想怎么想吧,反正现在你们都跟我一条船上了,都要反了,以前是个什么打算也不重要了,就算你现在没说有这个想法谁信呐?
众人就开始商议,李旦那边已经派人去了,李显顺便又说了巴州那里的事情,娄师德听了之后忍不住叹了口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神皇这次可是……”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摇了摇头。
粗略算了算李显手上的兵马不算少,跟李旦联合起来再加上巴州那边,也算能跟朝廷抗衡的,唯一需要忧虑的就是檄书要怎么写?
怎么才能让他们的谋反意图表现的光明正大一点,不被天下人不耻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考验功底的事情,毕竟谋反这种事情古往今来都不是能宣之于口的,就算真的谋反了也要找一个遮羞布啊。
在讨论这个的时候,郑玘忽然说了一句:“谁说是谋反?摄政王本就手握先皇遗诏登基乃名正言顺,只因武氏倒行逆施,包藏祸心,夺取帝位,今我等不过是恢复正统,又怎能说是谋反?”
众人:……
亲,你还真是舌灿如莲啊,不愧是高宗时期的进士,给跪!
这位进士如今一脸正气仿佛自己说的就是天地至理一样,另外一位进士则拍桌笑道:“正是如此!”恩,这位进士就是娄师德。
李显看着这两个人忽然觉得自己身边的风水也是挺邪门的,人不多,但是……朝中两个进士出身最后却投军入伍的都到他这边了。
不管怎么说,郑玘的说法实在是让大家松了口气,而且一开始大家还觉得郑玘这是在找理由,但是仔细想想……哎呀妈,这位说的都是真的啊!更加佩服了!
有了郑玘的言论打底,这份檄书就非常好写了,基本上这种东西也是有那么点固定的格式的,首先就是先斥责对方多么的罪大恶极,多么的人神共愤。
这一点是肯定的,要是不把对方妖魔化怎么能凸显己方的正义呢?但是当李显看到他们写武曌什么“入门见嫉”什么“狐媚惑主”,还是有些不自在的,但是他还不能拖后腿,因为武曌的确是被太宗取了一个媚字,虽然在后代这个字出现在名字里面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一般都不会用这个字的,因为听起来不够贤淑。
有太宗取得名字背书,再加上武曌和李治那点不得不说的故事“狐媚惑主”很容易让人深信不疑,然而李显印象里的武曌虽然手狠却还是雍容大气的,这个词放到她身上真是……想象不能。
只是后面他就觉得这些人说这两个词还只不过是个引子,接下来更加劲爆什么“秽乱春宫”都是轻的,什么“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跟当初骆宾王为徐敬业写的那份檄书简直是异曲同工!
李显当时看着就腿软了,连忙说道:“别别别,别这么写。”
这么妖魔化武曌真是打破李显的底线了,他认真的看着大家说道:“徐敬业这么写只是为了凸显自己的正义以及想要煽动别人跟他一起谋反,然而我们不用这样啊,只要描述事实就行了。”
他的存在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正统形象了,不用再去塑造了好嘛?咱们已经够正了。
娄师德和郑玘想了想也的确是这样,那就换个方式吧,变成了开始斥责武曌掌权以来肆意诛杀大臣,这一点……李显再不能反驳了。然后还要说一下李显当年禅位的事情,说是武曌陷李显于聚麀,以手足大臣相胁,逼迫李显不得不从。
是的,李显之前禅位的举动也是给自己背上了一份政治包袱,不把这份政治包袱甩开,讨伐武曌都显得没有底气。
有两位进士在这里润笔,这份檄书没多久就写完了,而且用词犀利让李显觉得其实郑玘对他还是很温柔的,而且读书人果然得罪不得啊,否则分分钟摇笔杆子把你骂的狗血淋头,你还不能反驳。
李显将檄书通篇读了一遍之后觉得自己似乎又学到了一些奇怪的知识,然后他顿了顿才忽然问道:“豫王起兵没有发檄书吗?”
他之前怎么没听说李旦写了檄书的?要知道当初徐敬业谋反都请骆宾王写檄书了啊,李冲……那些人还没真正起事自然檄书也就没公布了。
他这句话问完屋子里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对啊,没听说豫王发檄书啊。李显一看大家的表情就知道不是自己忽略了,只能说道:“那先把这份檄书给发了吧,那边……再问问看是怎么回事。”
再然后就是安排怎么领兵,李显手上的人不多,不过好在都是有经验的,裴家和刘家的子弟虽然不是百战之将却也有些底子,李显连续写了数道手书,让他们暂领一兵,娄师德和郑玘自然都是总管,贺兰敏之也捞到了个总管,三个人兵分三路,正好能够跟李旦那边连成一体。
而李显,自然就是坐镇后方调度后勤之类的,当然也有需要他打仗的时候,只不过眼下不合适而已。
裴延休拿到李显的任命书之后颇为开心,想了想问道:“如今我们雄踞长安,不如迎摄政王入主大明宫,登基为帝?”
他这个建议其实是不错的,因为李显本身就是皇帝嘛,结果李显却摆了摆手说道:“此事暂且不急。”
他是不想当皇帝的,他担心当了皇帝之后又要有人关心他家后院了,岂不是烦死他?不过却也不知道用什么理由说不当,而且这个时候说他不当皇帝对士气也是一种打击,所以他只能拖。
郑玘非常有默契的说道:“待到事成再做不晚,勿要太过急切。”
他没说的是,这件事儿成了,自然要推举皇帝的,如果不成……就算当了皇帝也一样是亡国之君,没啥意义。 ↑返回顶部↑
众人就开始商议,李旦那边已经派人去了,李显顺便又说了巴州那里的事情,娄师德听了之后忍不住叹了口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神皇这次可是……”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摇了摇头。
粗略算了算李显手上的兵马不算少,跟李旦联合起来再加上巴州那边,也算能跟朝廷抗衡的,唯一需要忧虑的就是檄书要怎么写?
怎么才能让他们的谋反意图表现的光明正大一点,不被天下人不耻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考验功底的事情,毕竟谋反这种事情古往今来都不是能宣之于口的,就算真的谋反了也要找一个遮羞布啊。
在讨论这个的时候,郑玘忽然说了一句:“谁说是谋反?摄政王本就手握先皇遗诏登基乃名正言顺,只因武氏倒行逆施,包藏祸心,夺取帝位,今我等不过是恢复正统,又怎能说是谋反?”
众人:……
亲,你还真是舌灿如莲啊,不愧是高宗时期的进士,给跪!
这位进士如今一脸正气仿佛自己说的就是天地至理一样,另外一位进士则拍桌笑道:“正是如此!”恩,这位进士就是娄师德。
李显看着这两个人忽然觉得自己身边的风水也是挺邪门的,人不多,但是……朝中两个进士出身最后却投军入伍的都到他这边了。
不管怎么说,郑玘的说法实在是让大家松了口气,而且一开始大家还觉得郑玘这是在找理由,但是仔细想想……哎呀妈,这位说的都是真的啊!更加佩服了!
有了郑玘的言论打底,这份檄书就非常好写了,基本上这种东西也是有那么点固定的格式的,首先就是先斥责对方多么的罪大恶极,多么的人神共愤。
这一点是肯定的,要是不把对方妖魔化怎么能凸显己方的正义呢?但是当李显看到他们写武曌什么“入门见嫉”什么“狐媚惑主”,还是有些不自在的,但是他还不能拖后腿,因为武曌的确是被太宗取了一个媚字,虽然在后代这个字出现在名字里面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一般都不会用这个字的,因为听起来不够贤淑。
有太宗取得名字背书,再加上武曌和李治那点不得不说的故事“狐媚惑主”很容易让人深信不疑,然而李显印象里的武曌虽然手狠却还是雍容大气的,这个词放到她身上真是……想象不能。
只是后面他就觉得这些人说这两个词还只不过是个引子,接下来更加劲爆什么“秽乱春宫”都是轻的,什么“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跟当初骆宾王为徐敬业写的那份檄书简直是异曲同工!
李显当时看着就腿软了,连忙说道:“别别别,别这么写。”
这么妖魔化武曌真是打破李显的底线了,他认真的看着大家说道:“徐敬业这么写只是为了凸显自己的正义以及想要煽动别人跟他一起谋反,然而我们不用这样啊,只要描述事实就行了。”
他的存在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正统形象了,不用再去塑造了好嘛?咱们已经够正了。
娄师德和郑玘想了想也的确是这样,那就换个方式吧,变成了开始斥责武曌掌权以来肆意诛杀大臣,这一点……李显再不能反驳了。然后还要说一下李显当年禅位的事情,说是武曌陷李显于聚麀,以手足大臣相胁,逼迫李显不得不从。
是的,李显之前禅位的举动也是给自己背上了一份政治包袱,不把这份政治包袱甩开,讨伐武曌都显得没有底气。
有两位进士在这里润笔,这份檄书没多久就写完了,而且用词犀利让李显觉得其实郑玘对他还是很温柔的,而且读书人果然得罪不得啊,否则分分钟摇笔杆子把你骂的狗血淋头,你还不能反驳。
李显将檄书通篇读了一遍之后觉得自己似乎又学到了一些奇怪的知识,然后他顿了顿才忽然问道:“豫王起兵没有发檄书吗?”
他之前怎么没听说李旦写了檄书的?要知道当初徐敬业谋反都请骆宾王写檄书了啊,李冲……那些人还没真正起事自然檄书也就没公布了。
他这句话问完屋子里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对啊,没听说豫王发檄书啊。李显一看大家的表情就知道不是自己忽略了,只能说道:“那先把这份檄书给发了吧,那边……再问问看是怎么回事。”
再然后就是安排怎么领兵,李显手上的人不多,不过好在都是有经验的,裴家和刘家的子弟虽然不是百战之将却也有些底子,李显连续写了数道手书,让他们暂领一兵,娄师德和郑玘自然都是总管,贺兰敏之也捞到了个总管,三个人兵分三路,正好能够跟李旦那边连成一体。
而李显,自然就是坐镇后方调度后勤之类的,当然也有需要他打仗的时候,只不过眼下不合适而已。
裴延休拿到李显的任命书之后颇为开心,想了想问道:“如今我们雄踞长安,不如迎摄政王入主大明宫,登基为帝?”
他这个建议其实是不错的,因为李显本身就是皇帝嘛,结果李显却摆了摆手说道:“此事暂且不急。”
他是不想当皇帝的,他担心当了皇帝之后又要有人关心他家后院了,岂不是烦死他?不过却也不知道用什么理由说不当,而且这个时候说他不当皇帝对士气也是一种打击,所以他只能拖。
郑玘非常有默契的说道:“待到事成再做不晚,勿要太过急切。”
他没说的是,这件事儿成了,自然要推举皇帝的,如果不成……就算当了皇帝也一样是亡国之君,没啥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