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3 / 4)
昆州是西南最大的州府之一,下有十几个县。除了汉人,自古起就在此聚居了白、苗、哈尼、傣、僳僳、怒、独龙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居民,人烟阜盛,这埠坞也聚集了众多船只,岸上挑夫往来络绎不绝,景象十分忙碌。
裴家从得到梅家应婚开始,便盼着送嫁船早日能到。早早地让船坞上的一个相熟人每天留意抵达船只。鲁家的船刚到,那个相熟人就知道了,立刻快马奔向马平去向裴家报讯了。
土司府接阿鹿和霞姑的马车已经
来了,就停在埠坞的河岸边上。
一路同行,阿鹿除了晚上回去外,白天几乎都在梅锦这边混,并且总叫她为姐姐,梅锦纠正,让她叫自己姑姑,她却摆出大人样子,称自己已经不小,叫姑姑便是把她叫老了,又要梅锦认下她这个妹妹,弄的梅锦又是好笑又是好气。不过反正在她看来,姑姑也好,姐姐也罢,不过一个称谓而已,她喜欢就随她了。
除此之外,梅锦还发现这小姑娘很聪明,对她那天用过的海氏急救法很感兴趣,嚷着要学。反正船上也无事,梅锦教她后,又教了些别的日常可能用到的急救和自救方法。阿鹿学了后,巴不得立刻能遇到个可以让她一展身手的机会才好。几天这么相处下来,这会儿要上岸分开了,霞姑与锦娘道别时,她便站在边上看着,脸上露出依依之意。
李东林仿佛不耐烦,自己先上了岸。等到阿鹿被霞姑带着一步三回头地上了马车,李东林也骑马欲走时,忽然又扭过头,看了眼梅锦。
这几天同行,梅锦一直关注着他的伤口,到现在基本可以排除内出血的可能,外伤愈合得也不错,此刻见他回头,便把刚才已经叮嘱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李二爷,你回去了别忘记照我给的方子熬药按时服用,再早晚涂于伤口。不要喝酒!要是有红肿化脓迹象,须立刻来找我。都没问题的话,十天后你再来,到时候我给你拆线!”
李东林似没听到,转头纵马便去了,背影很快消失在了视线里。
这几天两船同行,他就一直这么一副活像别人欠了他银子不还似的嘴脸。梅锦也习惯了,见他终于离开,就如同送走一尊瘟神,简直可以用松了口气形容。
从京城一路到此,可谓千山万水,除了几日前的那场小波折,好在别的一切都还算顺利,现在,就只等着裴家人来这里接自己。
递消息的人回来了,带来了口讯,说裴家为了娶亲早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听到她抵达的消息,迎亲队伍已经在后头赶来了,接走新娘到家,今晚就拜堂成亲。
☆、第六回
梅锦换回喜服,也梳头打扮完毕了。
太阳渐渐西斜。岸上聚集了不少人。都是被喜船吸引了过来看热闹的路人。偏偏却一直不见裴家的迎亲队伍抵达。
算着脚程,应该也是要到了的。
梅婆子自从几天前被锦娘那么一通胡诌后,半信半疑,现在见了锦娘毕恭毕敬,连大气也不敢多透一口,只巴不得能早点卸了这差事回京。见裴家人迟迟不到,唯恐生变,正拽着那个传讯的盘问时,忽地听见一挂鞭炮声由远及近传了过来,定睛看过去,见对面远远来了一群人,中间马车挂着红布帘子,知道是裴家迎亲的人终于来了,松了口气。
来的确实是裴家的迎亲队伍。很快到了近前,噼里啪啦鞭炮声中,岸边顿时热闹了起来。
梅锦坐在船舱里等人引自己上岸时,透过半开的舷窗看了眼迎亲队伍。
按理说,新郎裴长青自应该亲自过来迎亲的,但是队伍中间却没看到有穿新郎喜服的年轻男人。正疑惑时,船体微微晃动,接着是一阵上船进舱的脚步声,于是坐了回去,顺手扯过盖头盖在了自己头上。
———
裴长青确实没有过来。代替迎亲的,是裴长青的一个堂弟,名叫裴长喜。双方见面后,裴长喜便照裴长青舅舅万百户的叮嘱对梅管事解释道:“实在是对不住,我堂兄恰今日不小心扭了脚,走路不便,正请郎中在看着。怕耽误了晚上的吉时,这里才由我代为迎亲,还望见谅。”
梅管事哪管这么多,裴家人来了就好,胡乱点了点头。
简短礼仪后,梅锦就被裴家来的喜娘扶着胳膊带上岸,在鞭炮和吹打声中登上了一辆骡车。
————
裴家住在马平县城的城西,是个独门独户白墙黑瓦的两进小院,乡下还有些田地给人种着收租,比上不足,但也算是中等殷实人家。
到了县城西门口,梅锦就改乘轿子了。终于被抬到裴家附近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但裴家门前却比白天还要热闹,附近街坊邻居的一大堆人都在等着围观从京城远嫁而来的新娘子。见到轿子终于出现,原本等得已经有点不耐烦的女人们兴奋了起来,开始低声议论。
“来了来了,京城里的新娘子来了!”一个女人道。
“先前到的嫁妆你们都看到了吧?才二十四抬!”另个女人道。
“嗤——”第三个女人的声音传进了轿子里,这次是讥嘲刚才那个说话的女人,“五娘,你口气好大。当初你嫁过来时才几抬?” ↑返回顶部↑
裴家从得到梅家应婚开始,便盼着送嫁船早日能到。早早地让船坞上的一个相熟人每天留意抵达船只。鲁家的船刚到,那个相熟人就知道了,立刻快马奔向马平去向裴家报讯了。
土司府接阿鹿和霞姑的马车已经
来了,就停在埠坞的河岸边上。
一路同行,阿鹿除了晚上回去外,白天几乎都在梅锦这边混,并且总叫她为姐姐,梅锦纠正,让她叫自己姑姑,她却摆出大人样子,称自己已经不小,叫姑姑便是把她叫老了,又要梅锦认下她这个妹妹,弄的梅锦又是好笑又是好气。不过反正在她看来,姑姑也好,姐姐也罢,不过一个称谓而已,她喜欢就随她了。
除此之外,梅锦还发现这小姑娘很聪明,对她那天用过的海氏急救法很感兴趣,嚷着要学。反正船上也无事,梅锦教她后,又教了些别的日常可能用到的急救和自救方法。阿鹿学了后,巴不得立刻能遇到个可以让她一展身手的机会才好。几天这么相处下来,这会儿要上岸分开了,霞姑与锦娘道别时,她便站在边上看着,脸上露出依依之意。
李东林仿佛不耐烦,自己先上了岸。等到阿鹿被霞姑带着一步三回头地上了马车,李东林也骑马欲走时,忽然又扭过头,看了眼梅锦。
这几天同行,梅锦一直关注着他的伤口,到现在基本可以排除内出血的可能,外伤愈合得也不错,此刻见他回头,便把刚才已经叮嘱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李二爷,你回去了别忘记照我给的方子熬药按时服用,再早晚涂于伤口。不要喝酒!要是有红肿化脓迹象,须立刻来找我。都没问题的话,十天后你再来,到时候我给你拆线!”
李东林似没听到,转头纵马便去了,背影很快消失在了视线里。
这几天两船同行,他就一直这么一副活像别人欠了他银子不还似的嘴脸。梅锦也习惯了,见他终于离开,就如同送走一尊瘟神,简直可以用松了口气形容。
从京城一路到此,可谓千山万水,除了几日前的那场小波折,好在别的一切都还算顺利,现在,就只等着裴家人来这里接自己。
递消息的人回来了,带来了口讯,说裴家为了娶亲早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听到她抵达的消息,迎亲队伍已经在后头赶来了,接走新娘到家,今晚就拜堂成亲。
☆、第六回
梅锦换回喜服,也梳头打扮完毕了。
太阳渐渐西斜。岸上聚集了不少人。都是被喜船吸引了过来看热闹的路人。偏偏却一直不见裴家的迎亲队伍抵达。
算着脚程,应该也是要到了的。
梅婆子自从几天前被锦娘那么一通胡诌后,半信半疑,现在见了锦娘毕恭毕敬,连大气也不敢多透一口,只巴不得能早点卸了这差事回京。见裴家人迟迟不到,唯恐生变,正拽着那个传讯的盘问时,忽地听见一挂鞭炮声由远及近传了过来,定睛看过去,见对面远远来了一群人,中间马车挂着红布帘子,知道是裴家迎亲的人终于来了,松了口气。
来的确实是裴家的迎亲队伍。很快到了近前,噼里啪啦鞭炮声中,岸边顿时热闹了起来。
梅锦坐在船舱里等人引自己上岸时,透过半开的舷窗看了眼迎亲队伍。
按理说,新郎裴长青自应该亲自过来迎亲的,但是队伍中间却没看到有穿新郎喜服的年轻男人。正疑惑时,船体微微晃动,接着是一阵上船进舱的脚步声,于是坐了回去,顺手扯过盖头盖在了自己头上。
———
裴长青确实没有过来。代替迎亲的,是裴长青的一个堂弟,名叫裴长喜。双方见面后,裴长喜便照裴长青舅舅万百户的叮嘱对梅管事解释道:“实在是对不住,我堂兄恰今日不小心扭了脚,走路不便,正请郎中在看着。怕耽误了晚上的吉时,这里才由我代为迎亲,还望见谅。”
梅管事哪管这么多,裴家人来了就好,胡乱点了点头。
简短礼仪后,梅锦就被裴家来的喜娘扶着胳膊带上岸,在鞭炮和吹打声中登上了一辆骡车。
————
裴家住在马平县城的城西,是个独门独户白墙黑瓦的两进小院,乡下还有些田地给人种着收租,比上不足,但也算是中等殷实人家。
到了县城西门口,梅锦就改乘轿子了。终于被抬到裴家附近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但裴家门前却比白天还要热闹,附近街坊邻居的一大堆人都在等着围观从京城远嫁而来的新娘子。见到轿子终于出现,原本等得已经有点不耐烦的女人们兴奋了起来,开始低声议论。
“来了来了,京城里的新娘子来了!”一个女人道。
“先前到的嫁妆你们都看到了吧?才二十四抬!”另个女人道。
“嗤——”第三个女人的声音传进了轿子里,这次是讥嘲刚才那个说话的女人,“五娘,你口气好大。当初你嫁过来时才几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