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两个机会(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范兰恩最终还是在艾朱和剧组离开北京的前一夜,给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和佳人共进晚餐的机会。
  无他,投其所好而已。
  范兰恩找来了国内第六代导演中的翘楚,路璋,再加上几个制片人,一起攒了个饭局。
  如果说李道安的作品是华语电影的代表,用作品传达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价值观和审美;那么路璋的作品,就是中国当代现实生活的缩影,准确地说,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小县城中人民真实生活状态的缩影。
  第五代导演,其中不乏与李道安齐名的国际大导,但是他们的生活背景是红色中国,“文化大革命”是他们作品中无法回避的底色。这对于艾朱一个直接从清末民初的“旧社会”中跨越过来的人,很难理解这一代人意识中的动荡与疯狂。
  这一代导演的作品中,艾朱最喜欢的,是《霸王别姬》,但也仅仅喜欢前半部分。因为影片中熟悉的老北京风味让她觉得亲切,导演完完全全复原了当时的北平风貌,走街串巷磨剪刀的吆喝声、灰扑扑的胡同、挤挤挨挨的戏园子……只是故事进行到文化大革命那一部分时,艾朱就无法理解了——到底是什么样的动员,让夫妻反目、师兄弟互相揭发、徒弟把师父踩在脚下,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亲情礼法荡然无存?
  路璋的作品就不同了,他的作品甚至称得上是纪录片,常常使用的是业余演员,很少用镜头的调度来展现素材,而是让摄影机跟着业余演员的生活走,直面真实,直面人性。
  “作为演员,一辈子等的就是一个好剧本,一个好角色,我永远期待能接触到不同的角色。”艾朱殷殷地看着路璋,眼神里是一个演员对于表演的无上热爱,“您这个本子我很感兴趣,能再详细说说吗?”
  “侠女会对农妇的生活感兴趣?”路璋笑得眯起了眼睛,黑框眼镜让他看起来像一个不善言辞的好好先生,但其实整个饭局由他主导,只要他一开口,席间众人都会不由自主地静下来,专注地看着他,听他分享那些拍片过程中的轶闻和他对电影的理解。
  “这个故事看起来十分平淡,但同时也因为简单而真实。故事发生在山西一个叫做汾阳的小县城里,一个老实人和另一个老实人,都是被各自家庭抛弃的孤独个体,算是两个边缘人相濡以沫的故事吧。”
  路璋一眼就看出了众人略带失望的眼神,他哈哈一笑:“没错,这个故事没有你们最爱的‘爆点’,没有俊男美女,没有动魄惊心,没有升级逆袭,就是一个原原本本的、现实生活中的平凡故事。”
  “这部片子想要展现的,就是生命无法被苦难生活磨灭的美丽。”
  艾朱被这句话触动了,她不敢说自己的经历称得上“苦难”,但是自己一路走来的种种搓磨中,她敢说自己一直都在努力为生活奔走,即使身陷泥淖,也不曾放弃。
  “我愿意为这部片子留出档期。”艾朱信誓旦旦表了态。
  路璋笑了笑,不置可否。
  饭局散了,范兰恩送艾朱回到下榻的饭店,他考虑再叁还是开了口:“路璋的片子,能在国际上拿奖,但国内很难上的,我都拿不准。”
  “为什么?”艾朱惊讶道,她以为以范兰恩的能力,没有什么是他拿不下的——《胭脂重楼》在国内的成功发行就完全仰仗于他。
  “怎么说呢,尺度上的过不了审,和价值观上的过不了审,那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
  艾朱还没有来得及被国内的审查制度培养出审时度势的判断力,她天真地问:“可是路璋导演,拍的也是国内的真实故事呀?”
  范兰恩摇摇头:“我请路璋过来,是想让你和国内的导演交流交流,本来想请陈凯歌的,但我能力有限,第五代导演个个功成名就,我高攀不上,只得从第六代里面找。”
  “路璋导演非常棒,我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出来,他的拍摄是基于合适基础上的自由,既保留了真实感,又能够护和被拍的人物形成默契的互动。”艾朱感恩范兰恩的安排,她也及时表达了感谢,“范爷费心了,能和路璋导演交流,我受益匪浅。”
  直到上了电梯,走到了自己的房间门口,艾朱都还在回味路璋导演描述的那个故事发生的背景,那是一种完全陌生的生活状态,她很想要尝试看看。
  刷开房门,艾朱还没来得及惊呼一声,就跌入了一个熟悉的怀抱。
  “小雨!”艾朱又惊又喜,铺天盖地的吻落下来,封住了她的嘴唇。
  “有好消息告诉你!”李雨白还带着舟车劳顿后的风尘仆仆,他的眼睛却亮得惊人,满是兴奋的光,“我帮你拿到了《Crazy Rich Asians》的试镜机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