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宋 第265节(3 / 4)
说完后之后,他们策动缰绳,又去下一个地方传令,只让这村落的人脸色更加迷茫。
不过,抽两个人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这路途遥远,大家都得从仅有的一点吃食里凑些东西,让他们去百里之外麟州城。
但只要不是加税,那总是能活下去的。
……
麟州,建宁寨。
这里是大宋曾经最西北方的国土,建这座城寨耗费了二十多万民夫,但维持这里,一直是大宋十分头痛的事情,因为这里风沙太大了。
建成之后不到三年,风沙便将三丈高的城墙掩埋了一小半,为此,又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将城墙下沙土铲去。
后来,赵士程知道这消息,让他们在周围种树。
但这样的沙土地,树根本长不起来,于是麟州依然要求朝廷支援一些费用,用来清理周围大小城寨的城墙处的沙土。
不只如此,因为西北风沙毁田,很多村寨遭到风灾后还要需要钱粮救济,这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赵士程给了两回钱,便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反复回忆后,又给他们出一个计划——让他们用麦草插在沙土里,形成一个个方格,这就能用来防风固沙了。
于是麟州府又来问题,一是麦草做为牛羊食物,用来扎沙太过浪费,二来插土里要插几分,方格又是多大,请官家说明。
赵士程哪知道这些细节,他知道麦草可以固沙不过是因为看过电视上的防风成绩宣传片,那片子里的草方格曾经被反复宣传而已。
让他说清楚怎么弄,这不是在为难他么?
于是赵士程在官员名单里扫视了一圈,把西北折家军第七代的长孙折彦质提溜出来,去麟州当了知州,并且要求他研究出多大多深的草方格治理沙地最为合适。
官家开口便是言出法随,于是,这位西北第一世家的领头人物,就这样从中枢去当了一处偏远边州的知州。
好在,这位折知州并没有因此颓废,他在麟州三年,精心研究种草固沙,发现将麦草的一半插入土地,然后筑成三尺见方的方格,是最适宜固沙,且若是周围种上狼尾草等物后,还可以放牧。
他将如何固沙防风的经验专门写了一本《固草集》,上交朝廷,赵士程非常满意,不但嘉奖了他,这次让人占据西夏北方之地后,下旨让西北有沙土存在的村落,都去麟州学习防风固沙。
如此,一可以传播经验,二嘛,是检验他的书籍是真是假。
毕竟他没有时间亲自去检查效果,可假的真不了。
等他占据了西夏全境,这些经验就可以推行到整个毛乌素沙地。
只要控制住这里的沙漠化,黄河下游便不用成天修堤固河——给西北拔点麦草治沙,可比动不动几百里地修黄河便宜多了。
如此,节约下来的钱,也可以用在其它地方,比如多给边军一些火药之类的,它不香么?
第361章 新的进项
虽然银术可和大宋的盟约还在商讨中, 但大方向确定后,双方确实都在给对方方便。
别的不说,在大宋试探性地攻占西夏土地时, 银术可不但没有派军阻止,反而给予方便,将西夏的镇守将领的补给断掉了——虽然本来就没打算给。
而大宋的西军这些年不但没扩军,反而裁撤了不少军队,占据西夏这些土地后, 必须派人留守,还要镇压周围那些不稳定的部族, 也就是说, 只要占据了西夏,就算大宋想,也没有兵力再去阻止银术可归国。
所以, 两方的私下交易都算各取所需, 唯一需要赵士程注意的事情就是, 西军这百年来在西夏身上吃了太多亏,双方不说仇深似海,也是相互敌视的。
因此赵士程严令西军不许骚扰西夏百姓,回头奖励的军饷和官爵他一点都不会少,但如果哪个将军手下违反了这规定,那就别怪他剥夺罪者战功,把他们调到西南去防范夷人!
这书信里的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西军上下无论是折家、姚家、种家还是刘家, 都噤若寒蝉, 他们知道这位官家素来是说到做到, 当场就招来所有手下, 严格训诫了一番。 ↑返回顶部↑
不过,抽两个人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这路途遥远,大家都得从仅有的一点吃食里凑些东西,让他们去百里之外麟州城。
但只要不是加税,那总是能活下去的。
……
麟州,建宁寨。
这里是大宋曾经最西北方的国土,建这座城寨耗费了二十多万民夫,但维持这里,一直是大宋十分头痛的事情,因为这里风沙太大了。
建成之后不到三年,风沙便将三丈高的城墙掩埋了一小半,为此,又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将城墙下沙土铲去。
后来,赵士程知道这消息,让他们在周围种树。
但这样的沙土地,树根本长不起来,于是麟州依然要求朝廷支援一些费用,用来清理周围大小城寨的城墙处的沙土。
不只如此,因为西北风沙毁田,很多村寨遭到风灾后还要需要钱粮救济,这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赵士程给了两回钱,便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反复回忆后,又给他们出一个计划——让他们用麦草插在沙土里,形成一个个方格,这就能用来防风固沙了。
于是麟州府又来问题,一是麦草做为牛羊食物,用来扎沙太过浪费,二来插土里要插几分,方格又是多大,请官家说明。
赵士程哪知道这些细节,他知道麦草可以固沙不过是因为看过电视上的防风成绩宣传片,那片子里的草方格曾经被反复宣传而已。
让他说清楚怎么弄,这不是在为难他么?
于是赵士程在官员名单里扫视了一圈,把西北折家军第七代的长孙折彦质提溜出来,去麟州当了知州,并且要求他研究出多大多深的草方格治理沙地最为合适。
官家开口便是言出法随,于是,这位西北第一世家的领头人物,就这样从中枢去当了一处偏远边州的知州。
好在,这位折知州并没有因此颓废,他在麟州三年,精心研究种草固沙,发现将麦草的一半插入土地,然后筑成三尺见方的方格,是最适宜固沙,且若是周围种上狼尾草等物后,还可以放牧。
他将如何固沙防风的经验专门写了一本《固草集》,上交朝廷,赵士程非常满意,不但嘉奖了他,这次让人占据西夏北方之地后,下旨让西北有沙土存在的村落,都去麟州学习防风固沙。
如此,一可以传播经验,二嘛,是检验他的书籍是真是假。
毕竟他没有时间亲自去检查效果,可假的真不了。
等他占据了西夏全境,这些经验就可以推行到整个毛乌素沙地。
只要控制住这里的沙漠化,黄河下游便不用成天修堤固河——给西北拔点麦草治沙,可比动不动几百里地修黄河便宜多了。
如此,节约下来的钱,也可以用在其它地方,比如多给边军一些火药之类的,它不香么?
第361章 新的进项
虽然银术可和大宋的盟约还在商讨中, 但大方向确定后,双方确实都在给对方方便。
别的不说,在大宋试探性地攻占西夏土地时, 银术可不但没有派军阻止,反而给予方便,将西夏的镇守将领的补给断掉了——虽然本来就没打算给。
而大宋的西军这些年不但没扩军,反而裁撤了不少军队,占据西夏这些土地后, 必须派人留守,还要镇压周围那些不稳定的部族, 也就是说, 只要占据了西夏,就算大宋想,也没有兵力再去阻止银术可归国。
所以, 两方的私下交易都算各取所需, 唯一需要赵士程注意的事情就是, 西军这百年来在西夏身上吃了太多亏,双方不说仇深似海,也是相互敌视的。
因此赵士程严令西军不许骚扰西夏百姓,回头奖励的军饷和官爵他一点都不会少,但如果哪个将军手下违反了这规定,那就别怪他剥夺罪者战功,把他们调到西南去防范夷人!
这书信里的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西军上下无论是折家、姚家、种家还是刘家, 都噤若寒蝉, 他们知道这位官家素来是说到做到, 当场就招来所有手下, 严格训诫了一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