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2 / 4)
那是一次声势浩大的婚宴,摆在南湖边的高级会所里,湖光山色,楼台掩映,美得不似人间。女方家族的亲友团人数众多,衣香鬓影,觥筹交错,新娘身着极尽靡丽的白色礼服。敬酒敬到他们这一桌,颂颂还站起来劝酒,促狭地说:“去年这时候小蓉姐还得管我叫师叔,一年不到,我得管你叫大嫂了!”
大家都笑,新娘的脸上飞着幸福的红云,她喝下桌上最烈性的白酒。南方姑娘不擅饮酒,这半年在北方念书倒让她学到几分酒胆,一杯白酒灌不醉她。
大师兄也丝毫不见醉意。他始终面带得体的微笑,在亲友来宾间进退有度。事实上无论何时,大师兄总是最清醒的那一个。倒是做伴郎的二师兄挡酒挡到吐血,喝得酩酊大醉,直到回家的路上还拉着颂颂唠叨个没完:“颂颂,你千万别怨你大师兄……那个女的,简直是魔鬼……你大师兄也是没办法,那时候你大师兄快毕业了,如果被人告一状,前途尽毁……”
颂颂回北京那天,是大师兄婚礼后的第三天,她意外地在家门口看到大师兄。他执意送她上出租车,又送到火车站,最后送到站台上。列车晚间六点四十五分发车,正好是天将黑未黑的时候。她站在车厢门口笑着说:“就送到这儿吧。”大师兄只好把箱子交到她手里,停顿片刻,象往常一样伸手要拍她的头。
也许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她扭头避开了他的手。她记得那时候他脸上复杂无言的表情,最后他说:“颂颂,你大师兄也有很多不得已。”
她笑了笑:“我不信世上有所谓不得已,只有舍得和舍不得。所以你要待小蓉姐好一点,祝你们幸福。”
她清楚地记得转身的那一刻,她的脸上带着笑容。当然,那时候她还是掬过几捧心酸泪的。青春年少,大师兄满足一个少女对异性的所有梦想,说她没伤心过那肯定是骗人。就在那晚,火车呼啸离站的瞬间,她在窗口遥遥回望,看见站台上的路灯一齐点亮,而大师兄的身影霎那间消失在光和影的背后,心底忽然涌起柔软酸痛的浪潮,所有回忆都随泪水喷涌而出。
最后她躲在火车上铺的一角,在日志上正正经经写了一封分手信。到如今年代久远,到底写了些什么她也记不清,只记得里面有这样的话:
“爱情很小,世界很大。再见,我会记得你。”
可惜有大段人生她无法记住。那时候她的空间是严格加密的,大概也有一个很矫情的网名,没有访客,少女的心情日记当然只有自己能看。早知如今悔不当初。如果早知道要失忆,她肯定把空间开放,免得象现在这样,网名不记得,密码更不记得,以前写了些什么,大多也不记得。
所以现在她的空间用真名实姓,门户大开,放满照片,如果哪天再失忆,随便搜一搜也能捡回大半记忆。
她的记忆中断了一阵,后来大部分关于大师兄的事都是听二师兄唠唠叨叨地转述的,比如大师兄的公司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一路坦途,直到今天。还有丁小蓉移民去了加拿大,似乎大师兄的事业越成功,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越遥远。
有一件事她十分明白,不管大师兄和丁小蓉是好是歹,早就和她无关,所以课照上,觉照睡,饭照吃。更何况她有阿深,既然已经决定往前走,没有恋恋不舍不断回头的道理。当晚她抱着香菜蛋糕卷上楼,迫不及待地打开尝了一口。
十分奇妙的滋味,有点臭,又有点香,刚一入口味道怪怪的,但回味悠长。生活常常不是你想要的那样,但苦涩的尽头,偶尔也有这样出人意料的小惊喜。
刚才她问大师兄小蓉姐好不好,大师兄给了个出人意料的回答。他什么也没说,静默片刻,反问她:“你那个阿深呢?也很久不见,还好吗?”
她想起来去看手机,才发现“深宇宙”在她日志上的留言:“用不用那么拼?该回家了。”
她想了想,私信他:“今年暑假会回国吗?”
原以为他不会立刻回复,每次她问这个问题他都要磨叽半天。没想到今天屏幕上立刻跳出他答复:“应该不会。”
她不禁气馁:“我们到底还算不算在一起?多久没见面了?这已经是第三个暑假了!”
往常她也这样抱怨,而他会列出千百个理由来哄她,什么考试,写报告,打工,实习,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今天却似乎有些不同。她等了许久,他只回了一个字:“算。”
第11章 生如夏花(1)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 stray birds, rabindranath tagore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m公司举办的云计算研讨会在h城市中心的某酒店开幕,请了美国两个专家,来了z大的几个教授。说是研讨,究其根本当然是要推介m公司的产品,所以请了大批业内人士。
来自m公司的cto将会来致开幕辞,欧陆式早餐摆在宴会大厅的后面,方便与会者一边吃一边听。颂颂的位置在主席台的下方,老赵告诉她,大会发言都有稿子备份,笔录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后面专家问答讨论部分,而且一共两个人负责笔录,另一人叫jessica,恰好是面试过她的一位面试官,她们两人可以轮流。
颂颂来得早,宴会厅里还没几个人,就先去后面拿吃的。她正在为牛角面包和蓝莓蛋糕举棋不定,后面有人给她建议:“两个都很不错。”
她回头,看见一个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英俊男子,四十几岁的样子,笑容亲切。她并不认识这人,想来是哪个请来的美国专家。
美国人最爱会前会后和人搭话,两天会开下来,业界的人也都混个脸熟。这位陌生人饶有兴味地看她的名牌:“song song lu?”
外国人发“鲁”的音总是十分别扭,她主动伸出手,笑答:“你可以叫我song。” ↑返回顶部↑
大家都笑,新娘的脸上飞着幸福的红云,她喝下桌上最烈性的白酒。南方姑娘不擅饮酒,这半年在北方念书倒让她学到几分酒胆,一杯白酒灌不醉她。
大师兄也丝毫不见醉意。他始终面带得体的微笑,在亲友来宾间进退有度。事实上无论何时,大师兄总是最清醒的那一个。倒是做伴郎的二师兄挡酒挡到吐血,喝得酩酊大醉,直到回家的路上还拉着颂颂唠叨个没完:“颂颂,你千万别怨你大师兄……那个女的,简直是魔鬼……你大师兄也是没办法,那时候你大师兄快毕业了,如果被人告一状,前途尽毁……”
颂颂回北京那天,是大师兄婚礼后的第三天,她意外地在家门口看到大师兄。他执意送她上出租车,又送到火车站,最后送到站台上。列车晚间六点四十五分发车,正好是天将黑未黑的时候。她站在车厢门口笑着说:“就送到这儿吧。”大师兄只好把箱子交到她手里,停顿片刻,象往常一样伸手要拍她的头。
也许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她扭头避开了他的手。她记得那时候他脸上复杂无言的表情,最后他说:“颂颂,你大师兄也有很多不得已。”
她笑了笑:“我不信世上有所谓不得已,只有舍得和舍不得。所以你要待小蓉姐好一点,祝你们幸福。”
她清楚地记得转身的那一刻,她的脸上带着笑容。当然,那时候她还是掬过几捧心酸泪的。青春年少,大师兄满足一个少女对异性的所有梦想,说她没伤心过那肯定是骗人。就在那晚,火车呼啸离站的瞬间,她在窗口遥遥回望,看见站台上的路灯一齐点亮,而大师兄的身影霎那间消失在光和影的背后,心底忽然涌起柔软酸痛的浪潮,所有回忆都随泪水喷涌而出。
最后她躲在火车上铺的一角,在日志上正正经经写了一封分手信。到如今年代久远,到底写了些什么她也记不清,只记得里面有这样的话:
“爱情很小,世界很大。再见,我会记得你。”
可惜有大段人生她无法记住。那时候她的空间是严格加密的,大概也有一个很矫情的网名,没有访客,少女的心情日记当然只有自己能看。早知如今悔不当初。如果早知道要失忆,她肯定把空间开放,免得象现在这样,网名不记得,密码更不记得,以前写了些什么,大多也不记得。
所以现在她的空间用真名实姓,门户大开,放满照片,如果哪天再失忆,随便搜一搜也能捡回大半记忆。
她的记忆中断了一阵,后来大部分关于大师兄的事都是听二师兄唠唠叨叨地转述的,比如大师兄的公司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一路坦途,直到今天。还有丁小蓉移民去了加拿大,似乎大师兄的事业越成功,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越遥远。
有一件事她十分明白,不管大师兄和丁小蓉是好是歹,早就和她无关,所以课照上,觉照睡,饭照吃。更何况她有阿深,既然已经决定往前走,没有恋恋不舍不断回头的道理。当晚她抱着香菜蛋糕卷上楼,迫不及待地打开尝了一口。
十分奇妙的滋味,有点臭,又有点香,刚一入口味道怪怪的,但回味悠长。生活常常不是你想要的那样,但苦涩的尽头,偶尔也有这样出人意料的小惊喜。
刚才她问大师兄小蓉姐好不好,大师兄给了个出人意料的回答。他什么也没说,静默片刻,反问她:“你那个阿深呢?也很久不见,还好吗?”
她想起来去看手机,才发现“深宇宙”在她日志上的留言:“用不用那么拼?该回家了。”
她想了想,私信他:“今年暑假会回国吗?”
原以为他不会立刻回复,每次她问这个问题他都要磨叽半天。没想到今天屏幕上立刻跳出他答复:“应该不会。”
她不禁气馁:“我们到底还算不算在一起?多久没见面了?这已经是第三个暑假了!”
往常她也这样抱怨,而他会列出千百个理由来哄她,什么考试,写报告,打工,实习,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今天却似乎有些不同。她等了许久,他只回了一个字:“算。”
第11章 生如夏花(1)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 stray birds, rabindranath tagore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m公司举办的云计算研讨会在h城市中心的某酒店开幕,请了美国两个专家,来了z大的几个教授。说是研讨,究其根本当然是要推介m公司的产品,所以请了大批业内人士。
来自m公司的cto将会来致开幕辞,欧陆式早餐摆在宴会大厅的后面,方便与会者一边吃一边听。颂颂的位置在主席台的下方,老赵告诉她,大会发言都有稿子备份,笔录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后面专家问答讨论部分,而且一共两个人负责笔录,另一人叫jessica,恰好是面试过她的一位面试官,她们两人可以轮流。
颂颂来得早,宴会厅里还没几个人,就先去后面拿吃的。她正在为牛角面包和蓝莓蛋糕举棋不定,后面有人给她建议:“两个都很不错。”
她回头,看见一个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英俊男子,四十几岁的样子,笑容亲切。她并不认识这人,想来是哪个请来的美国专家。
美国人最爱会前会后和人搭话,两天会开下来,业界的人也都混个脸熟。这位陌生人饶有兴味地看她的名牌:“song song lu?”
外国人发“鲁”的音总是十分别扭,她主动伸出手,笑答:“你可以叫我son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