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3 / 4)
九月,倪文俊围攻岳州。
十一月,天完军占领饶州路、婺源。
十二月,攻祁门、黟县。
六年(至正十六年,1356)正月,倪文俊迎徐寿辉至汉阳,遂以汉阳为都城。天完军再下徽州路。
三月,倪文俊下常德。五月,下澧州。八月,下衡州。九月,攻占兴国。十二月,攻下岳州,俘威顺王子歹帖木儿。
七年(治正十七年,1357)二月,倪文俊破峡州。
当天完军势力再起后,元朝也开始采用剿抚兼施的策略,个别起义军首领在高官的诱惑下产生动摇。丞相倪文俊以王子歹帖木儿为质,求为湖广行省平章7。
倪文俊,河南江北行省沔阳人,号蛮子。世以渔业居黄州黄陂。天完政权建立,文俊参加起义。至正十五年天完势力再起后,文俊战功为多。他“善用多桨船,疾如风,昼夜兼行湖江,出人不意,故多克捷”8。为实现其降元取高官显爵的愿望,不惜杀害天完政权的领袖,窃夺农民反抗斗争的成果。九月,倪文俊谋杀徐寿辉未成。自汉阳逃奔黄州,为陈友谅袭杀。友谅自称平章。十年(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陈友谅杀徐寿辉,称帝,天完政权灭亡。
注释1谈迁《国榷》;参见杨讷《天完大汉红巾军史论述》,《元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1982年。
2《元史·哈剌八都鲁传》、《元史·聂炳传》、《元史·顺帝纪五》。
3《万历福宁州志》,参见《元代农民起义资料汇编》中编第一分。
4《元史·刘浚传》:浚妻为真定史氏,当红巾军南下之际,尽出奁中物募军。红巾围攻福州。刘浚与之战于中麻,中箭坠马,与其子刘健同被擒。浚不屈被杀,王善特舍其子健,令其收父尸。
刘健尽散家财,结死士百人,诈为工商流丐,入红巾军。发火乱军,使自相屠戮。王善、陈伯祥被擒,磔死于帅府。
5《南村辍耕录》。
6《草木子》、《明实录·徐寿辉传》。
7《元史·成遵传》载,倪文俊质威顺王之子,而遣人请降,求为湖广行省平章,朝臣欲许者半。参议中书省事成遵反对,并以项羽执太公事为例。
8《草木子》。
第三十六章
陈友谅兴败陈友谅,河南江北行省沔阳渔家子。“少读书,略通文义”1。徐寿辉起兵时,参加起义,为倪文俊簿书掾,后因攻城略地有功,文俊使其领兵,升为元帅。
天完治平五年(至正十五年,1355),倪文俊迎徐寿辉居汉阳后,渐专天完政柄,友谅心不能平。七年,文俊谋杀寿辉,友谅更乘衅袭杀文俊,自称宣慰使,寻自为平章,操纵天完政柄,将这支武装力量当成自己谋富贵、图大事的工具,徐寿辉“徒存空名”而已。
经过两年多的战斗,天完政权控制了长江中游、洞庭湖周围和鄱阳湖北部地区。此外,尚有四川的明玉珍部和袁州的欧普祥部。其中心地区除东北一隅与朱元璋接界外,周围仍处在元朝势力包围之中。陈友谅掌握了天完大权后,打击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依然是元朝势力控制的地区。
十月,陈友谅沿江东下,袭击安庆。十一月,屯于山口镇。与安庆守将余阙大战于观音桥。
八年正月,陈友谅与赵普胜、祝宗分别攻其西、东、南三门。元将余阙分兵守御三门,自当西门。“阙身中三创,被十余枪,力尽,引佩刀自刎死,堕于清水塘”2,攻围两月后,城破。
攻下安庆后,陈友谅顺流而下,进攻江西。五年前,天完红巾军在江西曾横扫诸州县,至此仍有红巾军余部在境内活动。而欧普胜的势力仍占据袁州。经过天完初的打击,元朝虽收复了大部分州县,力量也相应削弱,加之当初配合官军镇压红巾军的地主武装遭到蒙古、色目官僚、将领的排挤和杀害,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深。这一切,都为陈友谅的顺利进军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月,陈友谅部将王奉国袭击信州,大军号称二十万。四月,赵普胜自枞阳进军池州,俘元枢密分院院判赵忠,下池州。同月,陈友谅占据龙兴路(今江西南昌)。王奉国占领瑞州。
陈友谅时江西行省平章政事火尔赤任专权柄,与省臣道童不和,贪忍不得将士心。“陈友谅由九江亲率水兵乘风一夕掩至,官军、义兵势衰不敌,城遂破”3。火尔赤逃遁。道童退至抚州路,“欲集诸县义兵以图克复,而势已不可为”。不久,天完追兵至抚州,道童渡水相拒,死4。
五月,陈友谅遣康泰、赵琮、邓克明等率军前往福建。
友谅自领兵下吉安路。时元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全普庵萨里、都事吴伯都剌皆总兵分省于吉安,漫不事事。陈友谅以大将熊天瑞往攻吉安,吴伯都剌遣其将塔普援吉,反降于熊,而为向导,生普庵萨里、吴伯都剌皆遁,众大溃,城陷。熊天瑞又占领抚州,俘抚州达鲁花赤完者帖木儿。
陈友谅遣将幸文才围攻赣州路(今江西赣州),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全普庵撒里(全普庵萨里)与总管哈海赤斩其劝降使,擐甲登城拒守,力战凡四月。九月,兵少食尽,全普庵撒里自刭死。城陷,哈海赤被俘,不降,被杀。
十一月,陈友谅下汀州路(属江浙行省,今福建长汀)。 ↑返回顶部↑
十一月,天完军占领饶州路、婺源。
十二月,攻祁门、黟县。
六年(至正十六年,1356)正月,倪文俊迎徐寿辉至汉阳,遂以汉阳为都城。天完军再下徽州路。
三月,倪文俊下常德。五月,下澧州。八月,下衡州。九月,攻占兴国。十二月,攻下岳州,俘威顺王子歹帖木儿。
七年(治正十七年,1357)二月,倪文俊破峡州。
当天完军势力再起后,元朝也开始采用剿抚兼施的策略,个别起义军首领在高官的诱惑下产生动摇。丞相倪文俊以王子歹帖木儿为质,求为湖广行省平章7。
倪文俊,河南江北行省沔阳人,号蛮子。世以渔业居黄州黄陂。天完政权建立,文俊参加起义。至正十五年天完势力再起后,文俊战功为多。他“善用多桨船,疾如风,昼夜兼行湖江,出人不意,故多克捷”8。为实现其降元取高官显爵的愿望,不惜杀害天完政权的领袖,窃夺农民反抗斗争的成果。九月,倪文俊谋杀徐寿辉未成。自汉阳逃奔黄州,为陈友谅袭杀。友谅自称平章。十年(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陈友谅杀徐寿辉,称帝,天完政权灭亡。
注释1谈迁《国榷》;参见杨讷《天完大汉红巾军史论述》,《元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1982年。
2《元史·哈剌八都鲁传》、《元史·聂炳传》、《元史·顺帝纪五》。
3《万历福宁州志》,参见《元代农民起义资料汇编》中编第一分。
4《元史·刘浚传》:浚妻为真定史氏,当红巾军南下之际,尽出奁中物募军。红巾围攻福州。刘浚与之战于中麻,中箭坠马,与其子刘健同被擒。浚不屈被杀,王善特舍其子健,令其收父尸。
刘健尽散家财,结死士百人,诈为工商流丐,入红巾军。发火乱军,使自相屠戮。王善、陈伯祥被擒,磔死于帅府。
5《南村辍耕录》。
6《草木子》、《明实录·徐寿辉传》。
7《元史·成遵传》载,倪文俊质威顺王之子,而遣人请降,求为湖广行省平章,朝臣欲许者半。参议中书省事成遵反对,并以项羽执太公事为例。
8《草木子》。
第三十六章
陈友谅兴败陈友谅,河南江北行省沔阳渔家子。“少读书,略通文义”1。徐寿辉起兵时,参加起义,为倪文俊簿书掾,后因攻城略地有功,文俊使其领兵,升为元帅。
天完治平五年(至正十五年,1355),倪文俊迎徐寿辉居汉阳后,渐专天完政柄,友谅心不能平。七年,文俊谋杀寿辉,友谅更乘衅袭杀文俊,自称宣慰使,寻自为平章,操纵天完政柄,将这支武装力量当成自己谋富贵、图大事的工具,徐寿辉“徒存空名”而已。
经过两年多的战斗,天完政权控制了长江中游、洞庭湖周围和鄱阳湖北部地区。此外,尚有四川的明玉珍部和袁州的欧普祥部。其中心地区除东北一隅与朱元璋接界外,周围仍处在元朝势力包围之中。陈友谅掌握了天完大权后,打击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依然是元朝势力控制的地区。
十月,陈友谅沿江东下,袭击安庆。十一月,屯于山口镇。与安庆守将余阙大战于观音桥。
八年正月,陈友谅与赵普胜、祝宗分别攻其西、东、南三门。元将余阙分兵守御三门,自当西门。“阙身中三创,被十余枪,力尽,引佩刀自刎死,堕于清水塘”2,攻围两月后,城破。
攻下安庆后,陈友谅顺流而下,进攻江西。五年前,天完红巾军在江西曾横扫诸州县,至此仍有红巾军余部在境内活动。而欧普胜的势力仍占据袁州。经过天完初的打击,元朝虽收复了大部分州县,力量也相应削弱,加之当初配合官军镇压红巾军的地主武装遭到蒙古、色目官僚、将领的排挤和杀害,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深。这一切,都为陈友谅的顺利进军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月,陈友谅部将王奉国袭击信州,大军号称二十万。四月,赵普胜自枞阳进军池州,俘元枢密分院院判赵忠,下池州。同月,陈友谅占据龙兴路(今江西南昌)。王奉国占领瑞州。
陈友谅时江西行省平章政事火尔赤任专权柄,与省臣道童不和,贪忍不得将士心。“陈友谅由九江亲率水兵乘风一夕掩至,官军、义兵势衰不敌,城遂破”3。火尔赤逃遁。道童退至抚州路,“欲集诸县义兵以图克复,而势已不可为”。不久,天完追兵至抚州,道童渡水相拒,死4。
五月,陈友谅遣康泰、赵琮、邓克明等率军前往福建。
友谅自领兵下吉安路。时元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全普庵萨里、都事吴伯都剌皆总兵分省于吉安,漫不事事。陈友谅以大将熊天瑞往攻吉安,吴伯都剌遣其将塔普援吉,反降于熊,而为向导,生普庵萨里、吴伯都剌皆遁,众大溃,城陷。熊天瑞又占领抚州,俘抚州达鲁花赤完者帖木儿。
陈友谅遣将幸文才围攻赣州路(今江西赣州),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全普庵撒里(全普庵萨里)与总管哈海赤斩其劝降使,擐甲登城拒守,力战凡四月。九月,兵少食尽,全普庵撒里自刭死。城陷,哈海赤被俘,不降,被杀。
十一月,陈友谅下汀州路(属江浙行省,今福建长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