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节(1 / 4)
这也是几处边关重镇守卫边关久了,都有的通病。
他们极少愿意越过边关,去关外打击敌人,气候环境是一个问题,漫无边际的广阔场地也是一个问题,这些游牧民族就像边关外的野草,是怎么也打不干净打不完的。
被打狠了,他们就退守草原深处,总不能一直追下去,可等他们缓过劲儿来,他们又来了。
历代都有不少边关守将不忿这些人的作战之风,也曾深入过。
可事实证明拉锯太长的补给线,足以让任何人头大。而不熟悉地形加上关外的恶劣天气,很可能就是全部沦陷的下场。
谁经得起这么大的伤亡?消息若是传回朝廷,不管怎么解释,都是一个兵败的结论。文官有百言不如一默的规则,武将也有无过就是功的约定俗成。
所以久而久之,边关的将领都形成了这种作战风格,大概也就苏海是个例外,才会致使这些年就他战功不断不断步步高升的假象。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事实上本就是一锅热油,突然又加了一把火进去,就致使这锅油沸了。
苏家人首当其冲,于是继毛家来退亲之后,给苏兆明定下的那家人也来退亲了。
本来说好是今年苏兆嘉成亲,明年是苏兆明,这下也不用成亲了。
苏家人大受打击,哪怕是姚金枝向来好强,在听完外头那么多风言风语后,又连着遭遇了这两场事,也有点受不住了。
发生了这么多事,就算此时郑家也上门退亲,姚金枝也不意外。
可郑家人上门了,却不是来退亲的。
来的人正是郑大姑娘,郑秀莹。
等郑秀莹走了后,姚金枝擦了擦眼泪,睨着苗翠香。
“这么好的姑娘,当初给你你不要。只要老二还活着,她就是我苏家的儿媳妇!”
姚金枝并不知道,其实这中间是另有蹊跷。
郑御史为人刚正不阿,敢于谏言,但也仅限于在大是大非上没有问题的时候。可这回苏海是跟叛国扯上关系,也容不得他心里不嘀咕。
可一般刚正不阿的人都好面子,郑御史见女儿一直没说什么,也不好直接和郑秀莹说想退亲的事。
就像黄家盯着毛家的动静一样,郑御史也盯着毛黄两家人,眼见两家人都上门退亲了,他心里就跟猫抓似的,火烧火燎的。
可郑家的情况和一般家里的情况不同,一来郑家穷,家里上上下下就一个看门的老仆,一个厨房的婆子,还有个丫头说是服侍郑秀莹的,实际上一大家子人的事都要做。
郑母去的早,郑御史是个男人,难免不细心,所以郑秀莹十岁就当家了。
郑御史的衣食住行都是郑秀莹给安排的,甚至郑御史拿了俸禄第一件事不是干别的,是回家给女儿收起来。
这种情况下,郑御史也不敢得罪女儿,尤其是在他试探了说了两回,都被女儿打岔给打过去了。
郑御史就着急了,转过头给小儿子小女儿说好话,想让他们帮着提一提,郑家小弟小妹也机灵,只说不敢。
郑御史更着急了,尤其在朝中已经开始有人弹劾苏海,并要求把清查永顺伯府,且这股风浪越来越大,显然不是他这个小御史能承受的。
郑御史愁啊,愁得头发一把一把掉。
郑御史也怕,怕得胡子也一把一把掉,被揪的。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一次下朝的时候,他被陛下留下说话了。
要知道像他这样的御史,就是朝堂上的一根站柱,平时闷不吭,吭声的时候人见人烦,陛下也烦他们。 ↑返回顶部↑
他们极少愿意越过边关,去关外打击敌人,气候环境是一个问题,漫无边际的广阔场地也是一个问题,这些游牧民族就像边关外的野草,是怎么也打不干净打不完的。
被打狠了,他们就退守草原深处,总不能一直追下去,可等他们缓过劲儿来,他们又来了。
历代都有不少边关守将不忿这些人的作战之风,也曾深入过。
可事实证明拉锯太长的补给线,足以让任何人头大。而不熟悉地形加上关外的恶劣天气,很可能就是全部沦陷的下场。
谁经得起这么大的伤亡?消息若是传回朝廷,不管怎么解释,都是一个兵败的结论。文官有百言不如一默的规则,武将也有无过就是功的约定俗成。
所以久而久之,边关的将领都形成了这种作战风格,大概也就苏海是个例外,才会致使这些年就他战功不断不断步步高升的假象。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事实上本就是一锅热油,突然又加了一把火进去,就致使这锅油沸了。
苏家人首当其冲,于是继毛家来退亲之后,给苏兆明定下的那家人也来退亲了。
本来说好是今年苏兆嘉成亲,明年是苏兆明,这下也不用成亲了。
苏家人大受打击,哪怕是姚金枝向来好强,在听完外头那么多风言风语后,又连着遭遇了这两场事,也有点受不住了。
发生了这么多事,就算此时郑家也上门退亲,姚金枝也不意外。
可郑家人上门了,却不是来退亲的。
来的人正是郑大姑娘,郑秀莹。
等郑秀莹走了后,姚金枝擦了擦眼泪,睨着苗翠香。
“这么好的姑娘,当初给你你不要。只要老二还活着,她就是我苏家的儿媳妇!”
姚金枝并不知道,其实这中间是另有蹊跷。
郑御史为人刚正不阿,敢于谏言,但也仅限于在大是大非上没有问题的时候。可这回苏海是跟叛国扯上关系,也容不得他心里不嘀咕。
可一般刚正不阿的人都好面子,郑御史见女儿一直没说什么,也不好直接和郑秀莹说想退亲的事。
就像黄家盯着毛家的动静一样,郑御史也盯着毛黄两家人,眼见两家人都上门退亲了,他心里就跟猫抓似的,火烧火燎的。
可郑家的情况和一般家里的情况不同,一来郑家穷,家里上上下下就一个看门的老仆,一个厨房的婆子,还有个丫头说是服侍郑秀莹的,实际上一大家子人的事都要做。
郑母去的早,郑御史是个男人,难免不细心,所以郑秀莹十岁就当家了。
郑御史的衣食住行都是郑秀莹给安排的,甚至郑御史拿了俸禄第一件事不是干别的,是回家给女儿收起来。
这种情况下,郑御史也不敢得罪女儿,尤其是在他试探了说了两回,都被女儿打岔给打过去了。
郑御史就着急了,转过头给小儿子小女儿说好话,想让他们帮着提一提,郑家小弟小妹也机灵,只说不敢。
郑御史更着急了,尤其在朝中已经开始有人弹劾苏海,并要求把清查永顺伯府,且这股风浪越来越大,显然不是他这个小御史能承受的。
郑御史愁啊,愁得头发一把一把掉。
郑御史也怕,怕得胡子也一把一把掉,被揪的。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一次下朝的时候,他被陛下留下说话了。
要知道像他这样的御史,就是朝堂上的一根站柱,平时闷不吭,吭声的时候人见人烦,陛下也烦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