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开国大典(上)(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就是参与到开国大典的筹备中……毕竟按照他老爹的说法,等到十天之后开国大典正式到来,那天要操心的事情绝对是非常多的,所以需要现在早早做好缜密准备。
  当然在这之前,杨山芦还比较关心,那就是到底是哪两个人要来见他的?并且还是需要通过老爹的口,慎重其事的说出来的。
  然后等到见面之后,杨山芦还真是小小的吃了一惊的……因为要来见他的,居然是这个时代的文人两面旗帜——刘宗周和黄道周。
  要知道这两位可不得了,都是一代大儒!文坛领袖!并且自从杨山芦在大明开办的书院越来越多之后,这两位也都是忙得脚不沾地的,可是现在,怎么会有时间漂泊万里,来到此地新长安的呢?
  倒是这两位文坛领袖,等到见到杨山芦之后,那都是不胜感慨的……千言万语都化成了对他的无限欣赏!
  也就是按照他们的话说,如今我汉人在海外开疆拓土,建立国家,这是中华文明三千年来未有之盛事!所以像这种历史性的时刻,他们又怎么能不到场呢?这时应该天下汉人,共襄盛举啊!
  而看着两人激动的模样,杨山芦心中欢喜之余,也是非常的感慨……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此刻早已经灭亡,包括这两位一心为国为民的文坛领袖,也都早已经化为一腔忠魂……
  刘宗周是满清取得天下后拒绝出仕,绝食而死!黄道周更是以文人之身,毅然起兵抗清,最后被俘不屈而死!两位儒学泰斗,都是死的轰轰烈烈,浩气长存!比起某些同为文人的水太凉之辈,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是现在呢?是不是他们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终于迎来了天下太平,民族中兴呢?
  “两位老先生快快请进!”于是再接下来,杨山芦立即把他们让进府里,居于上座。
  然后再经过一番交谈后,杨山芦这才知道,这两位大儒此次前来,除了要参加此次开国大典之外,包括庆典上的开国祝词,都是出自他们两人的手笔……以手中之笔,贺此中华未有之盛事!
  “这注定是一件流芳天下的美事!”杨山芦就是如此感慨道。
  于是再接下来自然不用多说,两位老先生虽然年纪比杨山芦大了几轮,却可以算是他的忘年交!就好像刘宗周,在书院的时候他就和杨山芦合作多年,此外他还是杨山芦的泰山老岳丈!(刘红鲤是他的孙女)
  至于黄道周嘛,情况也差不多,虽然他之前是东林党领袖,出于治国方略的不同,事事和杨山芦父子为难!(其中冲突最激烈的时候,杨嗣昌都是被他骂成‘豭狗人枭’的)
  不过在随后见识到杨山芦各种利国利民的好处之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黄道周就是欣然转变了看法,至于现在,那更是举双手赞成杨山芦的主张了,所以现在的两人,可以说都是杨山芦的坚定拥护者啊……
  所以再接下来,那自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了,杨山芦当即摆了一桌酒席,来款待这两位大儒。
  然后在酒桌上,又聊到这次远征西方的各种奇闻趣事,海外见闻,包括拿上餐桌品尝的欧洲著名特产,什么意大利帕尔玛火腿,德国啤酒之类的好东西之后,两位儒学大师还是非常的感慨啊……而这是不是就叫做活到老,学到老呢?
  然后再接下来,随着开国大典的日期临近,杨山芦也开始越来越忙了,并且随着他对于目前形势的深入了解之后,也是感觉可以满意的。
  如果说之前的新长安,还是一个空壳子的话,经过这一年半来的建设,移民,整个新长安,乃至是金蛋岛,已经完全具备了成立一个国家的基础。
  先说人口,经过一年半的运作,已经从大明移民超过一千万人,再加上原有的岛上土著二三百万人口,现在整个金蛋岛拥有人口千万以上,完全有了国民的基础。(像杨山芦刚刚远征归来的欧洲,荷兰和英国那种国家,区区一二百万人口就可以号称一个国家了,而现在是他们的五倍以上)
  再如经过一年半的开拓,现在整个金蛋岛七十四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七成以上已经取得开拓,有了人迹,至于靠近首都新长安的,更是九成以上获得开拓,莽荒不再,城市林立,所以有了土地的基础。
  然后再以金蛋岛得天独厚的条件,水稻可以一年三熟,所以如今岛上的存粮都足够全岛人民吃上二三年的,甚至都可以反哺大明了,所以又有了物质的基础。
  而以上种种汇合起来,那就真正有了成立国家的基础!有了成立国家的底气!一个崭新的、由我汉人主导的国家,即将屹立于东方!
  崇祯十九年10月6日,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而这一天也必将为全体汉人所牢记……因为这一天,开国大典就正式开始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