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信的最后,傅晏宁还说了一句保重身体。
  梁景湛把后面的四个字看了好些遍,最后才取了一个木色盒子,单独放在了里面。
  简简单单四个字,让他开心了好几个月,以至于做起后面的事来,也不觉得累了。
  傅晏宁在信里说起的解决办法,就是利用当地的火山灰肥沃土壤,和种一些耐寒的粮食或药材。
  梁景湛考虑了几个月,又找了宁老爷商量,决定一部分种上小麦用于自给,另一部分种些药材,如一些其他城里紧缺的药材黄芪等,最后可以用来买卖换银子。
  宁老爷也说这个方法不错后,梁景湛才开始正式拟了檄文通知。
  谁家种什么,都由自己决定,卖出去后得来的银两也不用上缴。
  也许是因为最后一点,百姓们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各个都开始在田里劳作。
  偶尔他经过农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副夫妇在田田耕作的景象,再也不是殴打的场面了。
  幸好天公作美,不但没闹旱灾,还在期间下了几场雨,谷物的也长得一日比一日要高,小苗绿得能掐出水来。
  很快又到了第二年的秋天,正好是收获的佳期。
  种植的谷物也都有了收获,再不久,一部分拿出去卖的药材,已经都变成了百姓怀里的银子。
  而一有了钱,百姓们出入酒楼的次数也更频繁了,梁景湛怕这样下去不久钱就败光了,但算算,他实行下一步计划的时机也该到了。
  他来的那段日子常能见到八九岁的童子在街上晃荡,身处在该在学堂念书的年龄,却因为没有银子而念不起书,但这只是一点,还有一点就是——在偌大的镇上,学堂却没有几家。
  正好前段日子他的俸禄也发下来了,还有一些他刚来时带的盘缠,算算也绰绰有余。
  这次梁景湛没有问其他人想法,只选了几处适合的地点,着手先慢慢安排。
  学堂还在建的这段日子里,梁景湛又忙了起来。
  最近城里进来了很多流民,多是因着受到晋州战乱的波及,从晋州附近过来的。
  其他地方大多不欢迎这些流民,但梁景湛还是让人敞开城门,将他们迎了进来,又找了个地方安顿好。
  城门下,正聚着好些流民。
  流民中一个人背着沉重的包袱,立在城门下望着人来人往的大街:“我记得喻越不是不毛之地吗?怎么看这街上热闹繁荣的景象,不像是我之前见过的荒凉萧瑟的喻越?”
  站在他旁边的青年一手抓紧了自己的厚衣服,牙齿打着战,白了他一眼:
  “你没听说过吗?喻越前些年新来了位节度使,也就是咱们的容王殿下,待人和善,把喻越治理得井井有条,要不是我听别人说过,来到这里后肯定也不敢相信,但我表舅前几日刚到喻越,他信中提到的,也都与传闻无异。”
  青年身后的一个老者拄着拐杖有力地敲着地面:“能把蛮荒之地治理得这么好,不简单啊。”
  青年瑟缩着肩膀,冷得吸了口大气:“要说喻越唯一不好的啊,就是天太冷了。”
  流民安排好后,梁景湛好不容易闲了一会,李夏的信便过来了。
  “属下一直都在按殿下的吩咐行事,近来我以一件小事试了试成果,发现军中的其他人已经对五殿下和宋公子有所不满了。”
  梁景湛回信道:“时机已经成熟了,廿五日晚,可以行事。”
  他说的行事,是他等了这么久,一直想要让李夏做的事。
  一年多的时间里,梁景湛让李夏处处忍让梁添和宋襄,亲待下属博得军心,就是为了动摇梁添在营中的地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