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855节(1 / 4)
“不过在基础军事教育上,我认为我们除了学习苏联之外,也完全可以借鉴一部分日本人的经验吗。日本人虽说高级军官的战略眼光差一些,但是有最好的中下级军官。以敌为师,这一点并不难堪。”
“至于团以下的干部,还是应该以步兵指挥专业,加上部分防空、队属炮兵指挥的专业为主。不过我认为这个高级指挥学校,不仅仅应该设置指挥专业。我更倾向于将还要设置一个参谋专业,尤其是培养高级作战参谋的专业。”
“我已经给中央打报告,建议依托我们现有的军区中高级干部进修班,组建军事指挥学院,专门担负团以上干部的培养工作。如果愿意的话,我会向中央推荐你担任这个学院的院长。而且我也认为,你绝对有能力做好这项工作。”
“老郭,眼下整个东北战场除了朝鲜境内之外,已经基本上无大事。部队的整编和补充,也基本上已经完成。我感觉你现在可以腾出部分的精力来,就全军军事教育体系的建立,拿出一个草案来。”
“我们部队的军事教育体系,是你一手建立起来的。在这一点上,你有相当的发言权,也是这方面的真正专家。你在战略方面的眼光,我也是相信的。不过我说的可不单单是一所军校,而是我们整个全军的军事教育体系的建立。”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杨震将全军这两个字音咬的很重。这意味着这个草案不单单是指的抗联,包括华北的十八集团军和华东的新四军在内的全军。不过尽管只是点了一点,但是杨震知道郭炳勋会明白自己意思的。
杨震的想法和思路,郭炳勋略微一琢磨就能明白他的用意。而且杨震说的也没有错,在国内整体以教育水平比较低,每年的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数量,甚至都无法满足自身建设的需要。与西方国家相比,相差更是不知道里许。
包括华北根据地在内,除了北满地区提早实施全面九年义务教育制之外,其余的地区教育水平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标准。而且目前东北加上华北各个根据地,甚至包括苏北与皖北在内,总面积只不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数量比例更低。
西方列强的军事教育体系,是建立在本国国民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基础上。这种教育体系,对于国内目前的情况来说,还是有些过于超过标准。毕竟培养一个步兵排长的难度,远比培养一个工程师要小的多。
第2196章 江淮战役(一)
西方的基层军事教育,军校只是承担一部分。战时军官的补充,除了军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大学后备军官训练团,以及从优秀士官之中选拔军官。而国内在这一点,至少在短时间还是无法弥补的。
日本人的最基础军事教育,应该说做的相当不错。至少在战争初期,他们后备军官的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即便是到眼下穷途末路阶段,后备军官的水平也不差。但是他们过于区分军官与士官之间的差别,那些经验丰富的士官,百分之九十九只能一辈子都当士官。
宁愿选择那些没有任何经验的,突击培训的军官,日本人也不愿意从大量经验丰富的士官之中选拔军官。这就是日本人在军官培养方面最大的失误。但这并不说明日本式的军官培养理念,就真的一点无可取之处。
尽管苏式的军事教育体系,划分的有些过细,并不有利于一个基层指挥官全面能力养成。至少在团一级以下部队,甚至师一级的各级指挥员,也只能负责自己的兵种指挥。但毕竟在符合自己国情的基础上,满足了部队最基本的需要。
他们更注重的是在合成部队阶段最基础编制,也是中级军官与高级军官衔接最关键的团一级,以及团以上军官的合成培养。在国内教育水平还远不如,当初国内战争刚结束的时候苏联情况之下,这个体系至少在短时间之内,还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而且郭炳勋也知道,杨震尽管支持自己去搞教育,但是不会同意自己去担任一个步兵学校的校长。事实上作为抗联的参谋长,很清楚抗联军事干部培养弱点的郭炳勋,也不得不承认杨震的这个着眼点很准确。沉思了好大一会,郭炳勋最终点了点头。
郭炳勋的最终点头,让杨震暗自松了一口气。郭炳勋要在战后去搞军事教育这一点,杨震还是很支持的。但郭炳勋心中想着什么,杨震也大致能猜出来。毕竟是西方著名军校出来的高材生,对于那个培养出法国最著名的军事统帅的军校,教育模式还是很信服的。
自己这个最得力的助手想去要办军校,杨震还是很支持的。建立正规的三级军事教育体系,也是杨震一直追求的。但郭炳勋的想法,在杨震看来却是很不现实。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国内是没有那个基础的。
杨震提出以苏式军事教育为基础,加上部分的日本军事教育理念,这无疑相当符合国内的现状。借鉴各方面,包括自己敌人的优点,在加上关内外的实际情况与经验,拿出一个符合自身特点的军事教育体系和理论,这是关系到全军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而郭炳勋虽说有些理想化,但是无论是能力还是眼光都是有的,这一点杨震很清楚。而且在军事教育体系上,杨震也不赞同全盘的苏式化。苏联的军事教育体系,虽说更符合中国的国情,但自身的缺点也在哪里摆着。
军事教育体系过于死板,划分的也是过细。就像苏军之中大量存在的,培养机枪排长的机枪学校,杨震就不是很赞同。这些基础的东西,完全可以并到步兵学校去培养嘛。还有苏联人的军事师范学校,杨震也不是很同意。
各个兵种专业从基础的兵种指挥学校,到培养本兵种高级指挥员的兵种学院,这就有些过于繁琐了。虽说日本人是自己手下败将,但至少军事教育体系的某些方面,杨震还是很欣赏日军的教育体系。
所以杨震提出了吸取日式军事教育精华,根据自身特点完善预定采用的苏式教育体系。取两种截然不同,但目标却殊途同归的军事教育理念和体系,创立符合中国人自己的军事教育模式。
杨震认为只要说服了郭炳勋,丢掉那些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会做好这项工作的。一手创立了抗联高效而又简练的司令部体系,以及扎实参谋工作的郭炳勋,究竟有没有能力去办好一所合成指挥军校,杨震还是有这个底气的。
搞定了郭炳勋,杨震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自己的那几个秘密计划上。至于朝鲜战场方面,他也只是坐镇后方,而没有亲自到一线指挥。此刻就算杜开山调动了他可以调动的大部分兵力,但整个朝鲜战场依旧只能算是局部战场。
至少在朝鲜军的主力全部投入进来之前,整体的规模也最多就算是一个集团军级别的。杨震认为杜开山的能力,至少现在看还是应对有余。所以杨震没有亲临朝鲜战场指挥,而是就坐镇在后方注视。
而在关内战场,准备了已经整整两个月的江淮战役,于四月二十一日全面打响。抗联入关部队以及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各一部,并山东军区大部,在新四军苏北军区、淮北军区主力,以及活动在豫东的新四军五师的配合之下,对日军淮河防线发起全线攻击。
在此次战役之中,林总表现了他一贯缜密的心思。在战前就不断的出动侦察部队,在新四军淮南和苏中军区的配合之下,对淮南日军防御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侦察,以弥补空中侦察的不足。同时在战场部署的时候,也详细的考虑到了地形上的特点。
在兵力和火力的部署上,以地形比较适合坦克突击作战的东线为主。至少在表面上看,这个部署是中规中矩的。不过杨震也清楚,以林总自身的指挥风格,他绝对不会采取这种平庸的战术部署。否则在部署阶段,也不会多次来东北取经。
不仅要走了自己指挥坦克集群的经验,还要走了抗联总部总结的苏军在苏德战场上,大规模装甲部队使用的经验,以及一些特殊战例。还要走了陈翰章,这个抗联最好的装甲部队指挥员。对林总究竟暗藏了什么手段,杨震倒是有些拭目以待。 ↑返回顶部↑
“至于团以下的干部,还是应该以步兵指挥专业,加上部分防空、队属炮兵指挥的专业为主。不过我认为这个高级指挥学校,不仅仅应该设置指挥专业。我更倾向于将还要设置一个参谋专业,尤其是培养高级作战参谋的专业。”
“我已经给中央打报告,建议依托我们现有的军区中高级干部进修班,组建军事指挥学院,专门担负团以上干部的培养工作。如果愿意的话,我会向中央推荐你担任这个学院的院长。而且我也认为,你绝对有能力做好这项工作。”
“老郭,眼下整个东北战场除了朝鲜境内之外,已经基本上无大事。部队的整编和补充,也基本上已经完成。我感觉你现在可以腾出部分的精力来,就全军军事教育体系的建立,拿出一个草案来。”
“我们部队的军事教育体系,是你一手建立起来的。在这一点上,你有相当的发言权,也是这方面的真正专家。你在战略方面的眼光,我也是相信的。不过我说的可不单单是一所军校,而是我们整个全军的军事教育体系的建立。”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杨震将全军这两个字音咬的很重。这意味着这个草案不单单是指的抗联,包括华北的十八集团军和华东的新四军在内的全军。不过尽管只是点了一点,但是杨震知道郭炳勋会明白自己意思的。
杨震的想法和思路,郭炳勋略微一琢磨就能明白他的用意。而且杨震说的也没有错,在国内整体以教育水平比较低,每年的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数量,甚至都无法满足自身建设的需要。与西方国家相比,相差更是不知道里许。
包括华北根据地在内,除了北满地区提早实施全面九年义务教育制之外,其余的地区教育水平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标准。而且目前东北加上华北各个根据地,甚至包括苏北与皖北在内,总面积只不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数量比例更低。
西方列强的军事教育体系,是建立在本国国民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基础上。这种教育体系,对于国内目前的情况来说,还是有些过于超过标准。毕竟培养一个步兵排长的难度,远比培养一个工程师要小的多。
第2196章 江淮战役(一)
西方的基层军事教育,军校只是承担一部分。战时军官的补充,除了军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大学后备军官训练团,以及从优秀士官之中选拔军官。而国内在这一点,至少在短时间还是无法弥补的。
日本人的最基础军事教育,应该说做的相当不错。至少在战争初期,他们后备军官的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即便是到眼下穷途末路阶段,后备军官的水平也不差。但是他们过于区分军官与士官之间的差别,那些经验丰富的士官,百分之九十九只能一辈子都当士官。
宁愿选择那些没有任何经验的,突击培训的军官,日本人也不愿意从大量经验丰富的士官之中选拔军官。这就是日本人在军官培养方面最大的失误。但这并不说明日本式的军官培养理念,就真的一点无可取之处。
尽管苏式的军事教育体系,划分的有些过细,并不有利于一个基层指挥官全面能力养成。至少在团一级以下部队,甚至师一级的各级指挥员,也只能负责自己的兵种指挥。但毕竟在符合自己国情的基础上,满足了部队最基本的需要。
他们更注重的是在合成部队阶段最基础编制,也是中级军官与高级军官衔接最关键的团一级,以及团以上军官的合成培养。在国内教育水平还远不如,当初国内战争刚结束的时候苏联情况之下,这个体系至少在短时间之内,还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而且郭炳勋也知道,杨震尽管支持自己去搞教育,但是不会同意自己去担任一个步兵学校的校长。事实上作为抗联的参谋长,很清楚抗联军事干部培养弱点的郭炳勋,也不得不承认杨震的这个着眼点很准确。沉思了好大一会,郭炳勋最终点了点头。
郭炳勋的最终点头,让杨震暗自松了一口气。郭炳勋要在战后去搞军事教育这一点,杨震还是很支持的。但郭炳勋心中想着什么,杨震也大致能猜出来。毕竟是西方著名军校出来的高材生,对于那个培养出法国最著名的军事统帅的军校,教育模式还是很信服的。
自己这个最得力的助手想去要办军校,杨震还是很支持的。建立正规的三级军事教育体系,也是杨震一直追求的。但郭炳勋的想法,在杨震看来却是很不现实。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国内是没有那个基础的。
杨震提出以苏式军事教育为基础,加上部分的日本军事教育理念,这无疑相当符合国内的现状。借鉴各方面,包括自己敌人的优点,在加上关内外的实际情况与经验,拿出一个符合自身特点的军事教育体系和理论,这是关系到全军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而郭炳勋虽说有些理想化,但是无论是能力还是眼光都是有的,这一点杨震很清楚。而且在军事教育体系上,杨震也不赞同全盘的苏式化。苏联的军事教育体系,虽说更符合中国的国情,但自身的缺点也在哪里摆着。
军事教育体系过于死板,划分的也是过细。就像苏军之中大量存在的,培养机枪排长的机枪学校,杨震就不是很赞同。这些基础的东西,完全可以并到步兵学校去培养嘛。还有苏联人的军事师范学校,杨震也不是很同意。
各个兵种专业从基础的兵种指挥学校,到培养本兵种高级指挥员的兵种学院,这就有些过于繁琐了。虽说日本人是自己手下败将,但至少军事教育体系的某些方面,杨震还是很欣赏日军的教育体系。
所以杨震提出了吸取日式军事教育精华,根据自身特点完善预定采用的苏式教育体系。取两种截然不同,但目标却殊途同归的军事教育理念和体系,创立符合中国人自己的军事教育模式。
杨震认为只要说服了郭炳勋,丢掉那些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会做好这项工作的。一手创立了抗联高效而又简练的司令部体系,以及扎实参谋工作的郭炳勋,究竟有没有能力去办好一所合成指挥军校,杨震还是有这个底气的。
搞定了郭炳勋,杨震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自己的那几个秘密计划上。至于朝鲜战场方面,他也只是坐镇后方,而没有亲自到一线指挥。此刻就算杜开山调动了他可以调动的大部分兵力,但整个朝鲜战场依旧只能算是局部战场。
至少在朝鲜军的主力全部投入进来之前,整体的规模也最多就算是一个集团军级别的。杨震认为杜开山的能力,至少现在看还是应对有余。所以杨震没有亲临朝鲜战场指挥,而是就坐镇在后方注视。
而在关内战场,准备了已经整整两个月的江淮战役,于四月二十一日全面打响。抗联入关部队以及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各一部,并山东军区大部,在新四军苏北军区、淮北军区主力,以及活动在豫东的新四军五师的配合之下,对日军淮河防线发起全线攻击。
在此次战役之中,林总表现了他一贯缜密的心思。在战前就不断的出动侦察部队,在新四军淮南和苏中军区的配合之下,对淮南日军防御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侦察,以弥补空中侦察的不足。同时在战场部署的时候,也详细的考虑到了地形上的特点。
在兵力和火力的部署上,以地形比较适合坦克突击作战的东线为主。至少在表面上看,这个部署是中规中矩的。不过杨震也清楚,以林总自身的指挥风格,他绝对不会采取这种平庸的战术部署。否则在部署阶段,也不会多次来东北取经。
不仅要走了自己指挥坦克集群的经验,还要走了抗联总部总结的苏军在苏德战场上,大规模装甲部队使用的经验,以及一些特殊战例。还要走了陈翰章,这个抗联最好的装甲部队指挥员。对林总究竟暗藏了什么手段,杨震倒是有些拭目以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