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855节(2 / 4)
在四月二十一日江淮战役全面拉开帷幕后,林总亲自指挥的一个装甲师,四个装甲旅外加五个独立坦克团,并第一机械化步兵师、十一个步兵师,外加山东军区四个师,以及苏北军区主力组成东线兵团,率先于涟水、阜宁正面发起强渡眼下作战。
涟水、阜宁一线正面的率先打响,也正式拉开了此次江淮战役的序幕。在密集的炮火与空中掩护之下,经过五个小时的反复突击。作为第一波强渡部队的五个步兵师,在山东军区一个师以及苏北军区主力的配合之下,率先于涟水正面打开一个十五公里长的缺口。
当然这段河道已经不能再称之为黄河,自七年前花园口决堤,黄河沿着颍河与涡河河道南下多淮入海后,这段河道已经成为黄河河道。此次江淮战役至少在东线,称之为黄淮作战更应该恰当一些。
眼下正值枯水期,在加上洪泽湖的分水作用,这段黄河夺淮后的河道水量并不大,河面也不算太宽。林总选择这个方向,作为主攻方向倒也算是中规中矩。相对于西线来说,集中了主要力量东线的突破口,打开的速度要快的多。
在东线率先打开缺口之后,林总除了命令第一波登陆部队立即向纵深发展之外。快速的投入后续兵力,尤其是装甲部队向两翼展开以扩大滩头阵地。同时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向南岸调动了部分炮兵部队。
经过十八小时的激战,在第一批渡河装甲六旅的掩护之下。第一轮强渡的部队经过苦战,先后打退日军十余次反突击。相继收复淮河下游南岸重镇涟水、阜宁,并在淮河南岸建立起一个纵深三十余公里,南北百余公里的滩头阵地。
在扩大并稳固滩头阵地后,参战部队随即在后续渡河的装甲一师,外加两个坦克团的配合之下,对日军整个纵深防线,实施穿插、分割作战。前锋直指苏北重镇盐城,并以一部兵力向宝应方向快速穿插。
就在日军手忙脚乱的向涟水、阜宁正面,被抗联打开的突破口发动反击,试图重新封闭被打开的突破口时。山东军区两个师并晋察冀军区一个纵队,由山东军区统一指挥,在晋察冀军区直属坦克团的配合之下。
利用整个战线日军注意力,都被于阜宁正面战场溃败吸引过去。整个阜宁以东战线,兵力已经相当空虚的机会。在阜宁以东北蔡桥一线突然再次发起强渡作战。在完成渡河之后,向盐城方向发起强行穿插。
在这支部队渡河并向南全线展开之后,预示着日军在淮河南岸的防线被彻底的打垮。分别从涟水、阜宁以及北蔡桥一线发起突击的三路攻击部队,就像三把尖刀一样,将整个江淮之间日军防御体系彻底的打乱。
为了保证东线攻击重头戏的装甲集群,能够快速渡河以及在水网地带的突击速度。在战役发起阶段,林总在整个东线集中了投入工兵部队的六成。携带了全军近一半的门桥和舟桥,以及三分之二的冲锋舟。
在突破口被打开之后,六个小时之内参战工兵,在涟水至阜宁的河面上,快速架设起二十余道浮桥。在十一个小时之内,东线集群主力包括大量参战的坦克部队在内,所有的重装备全部完成渡河。
除了大量的舟桥部队参战之外,从抗联调到华北的二百辆美制lvt两栖登陆车,也全部投入到这个方向。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第一波的突击才可以一口气投入五个师。在涟水与阜宁方向同时展开的时候,还有能力在北蔡桥一线,实施二次强渡作战。
而为了支援此次渡河作战,在涟水、埠宁正面,林总部署了九个直属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团,两个一二二火箭团,全部的二百毫米以上口径火炮。抗联调往关内的航空兵部队,也投入了两个攻击机大队和一个中型轰炸机大队。
在加上大量的师属火炮和队属迫击炮,以及山东军区参战的一个山炮团、一个野炮营。晋察冀军区直属野炮团,外加一个日式榴弹炮营。参战部队强大的炮兵以及航空兵,为突击部队尽快打开缺口提供了充足的火力支援。
第一天参战部队炮兵,即发射各种口径炮弹十余万发。将涟水、埠宁一线日军纵深二十余公里的阵地,炸成了一片废墟。强有力的炮火与空中掩护,保证了强渡的顺利进行。
第2197章 江淮战役(二)
东线被短时间之内即打开突破口,一线防线随即全部崩溃,很是有些出乎日军的意料。但淮南的日军反应也相当的快速,立即调集纵深二线预备队,集中两个师团并两个独立混成旅团以及七成的炮兵,向突破口发起全线反击。
为了集中兵力日军甚至从战事胶着的西线,也抽调了一个师团投入洪泽湖以东战场。中国派遣军为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重新堵上被打开的突破口可谓是下了血本,调动了手头可以调动的一切有生力量。
面对日军的快速反击,林总带领前指于四月二十二日渡河,亲自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并不断的加大攻击力度,以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抢占宝应、高邮一线,切断苏中日军与皖东日军之间的联系。
战至四月二十五日,在林总不断投入的大量装甲部队迅猛冲击之下,日军淮阴以东防线彻底的崩溃。反击的日军扛不住坦克集群的轮番冲击,伤亡惨重的一路溃退至盐城、宝应一线,试图依托水网地带构筑二道防线。
反击全面失利,大量的兵力被合围在盐城以北的苏中战场上。溃退的日军部队在地面坦克追击,空中火力不断的打击之下,建制全部被打乱。试图在盐城、宝应建立二道防线的日军,最终一路溃退至兴化、东台、高邮一线才在派遣军紧急增援的三个师团支援下,才勉强站住脚跟。
只是当四月二十七日,这些日军一路溃退到兴化、东台、高邮一线的时候,参战的兵力已经十不存三、四,伤员、辎重、重武器丢了一路。很多部队甚至撤到兴化和东台一线的时候,已经是两手空空。
相对于陷入激战的东线,西线的战事反倒是有些显得平静无奇。当然这一线地形,远比东线复杂。不仅紧邻黄泛区,而且最关键的是河道纵横、水网密集。自身又处在皖东山地与洪泽湖之间,可供作战回旋余地相对狭窄的多。
尽管因为黄河携带泥沙过多,经过数年的淤积,眼下黄河已经主要沿颍河入淮,涡河流域已经不再是黄河入淮的主要通道。原来重灾区的皖东蒙城、怀远一线的情况要好的多,但部分地区仍旧积水严重。
这个方向的进攻困难程度,远远的超过了东线。在加上政治方面的因素,西线攻势与东线虽说同时发起,但是无论是投入的兵力,还是战斗的激烈程度都远远不如东线。尽管于四月二十二日,也于双沟、五河方向打开突破口。
但相对于东线打的痛快淋漓,西线的后续攻击进展却相当的缓慢,始终未能突破日军沿洪泽湖、花园湖、女山湖之间构筑的防线。西线的进展不畅使得在东线被打开缺口后,急于重新堵住东线缺口的日军,甚至抽调走了西线的纵深第二梯队预备队。
但就在东线集群攻占宝应的当天,调往关内后一直未露面的陈翰章。指挥原部署在东线的每个师都加强一个独立坦克团的装甲二师、三师,晋察冀军区直属坦克旅,晋冀鲁豫军区一个坦克团,配属机械化步兵第二师以及四个全摩托化步兵师。
在两个舟桥团、晋察冀直属工兵一团的配合之下。两昼夜强行机动数百公里,从东线的宿迁直插西线的怀远、临淮关一线。于四月二十五日利用怀远正面日军兵力,或是被抽调往女山湖一线支援,或是被调往东线增援,整个怀远至临淮关一线兵力空虚的机会。在西线集群渡河部队的策应之下,分别与怀远、临淮关一线强渡淮河。
在完成强渡之后,该装甲集群集中主要力量,沿水蚌铁路与津浦铁路快速向南穿插。连续突破西线日军三道并不严密的防线,相继收复淮县、合肥、定远、嘉山,并经全椒、滁县向六合、浦口一线高速穿插。 ↑返回顶部↑
涟水、阜宁一线正面的率先打响,也正式拉开了此次江淮战役的序幕。在密集的炮火与空中掩护之下,经过五个小时的反复突击。作为第一波强渡部队的五个步兵师,在山东军区一个师以及苏北军区主力的配合之下,率先于涟水正面打开一个十五公里长的缺口。
当然这段河道已经不能再称之为黄河,自七年前花园口决堤,黄河沿着颍河与涡河河道南下多淮入海后,这段河道已经成为黄河河道。此次江淮战役至少在东线,称之为黄淮作战更应该恰当一些。
眼下正值枯水期,在加上洪泽湖的分水作用,这段黄河夺淮后的河道水量并不大,河面也不算太宽。林总选择这个方向,作为主攻方向倒也算是中规中矩。相对于西线来说,集中了主要力量东线的突破口,打开的速度要快的多。
在东线率先打开缺口之后,林总除了命令第一波登陆部队立即向纵深发展之外。快速的投入后续兵力,尤其是装甲部队向两翼展开以扩大滩头阵地。同时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向南岸调动了部分炮兵部队。
经过十八小时的激战,在第一批渡河装甲六旅的掩护之下。第一轮强渡的部队经过苦战,先后打退日军十余次反突击。相继收复淮河下游南岸重镇涟水、阜宁,并在淮河南岸建立起一个纵深三十余公里,南北百余公里的滩头阵地。
在扩大并稳固滩头阵地后,参战部队随即在后续渡河的装甲一师,外加两个坦克团的配合之下,对日军整个纵深防线,实施穿插、分割作战。前锋直指苏北重镇盐城,并以一部兵力向宝应方向快速穿插。
就在日军手忙脚乱的向涟水、阜宁正面,被抗联打开的突破口发动反击,试图重新封闭被打开的突破口时。山东军区两个师并晋察冀军区一个纵队,由山东军区统一指挥,在晋察冀军区直属坦克团的配合之下。
利用整个战线日军注意力,都被于阜宁正面战场溃败吸引过去。整个阜宁以东战线,兵力已经相当空虚的机会。在阜宁以东北蔡桥一线突然再次发起强渡作战。在完成渡河之后,向盐城方向发起强行穿插。
在这支部队渡河并向南全线展开之后,预示着日军在淮河南岸的防线被彻底的打垮。分别从涟水、阜宁以及北蔡桥一线发起突击的三路攻击部队,就像三把尖刀一样,将整个江淮之间日军防御体系彻底的打乱。
为了保证东线攻击重头戏的装甲集群,能够快速渡河以及在水网地带的突击速度。在战役发起阶段,林总在整个东线集中了投入工兵部队的六成。携带了全军近一半的门桥和舟桥,以及三分之二的冲锋舟。
在突破口被打开之后,六个小时之内参战工兵,在涟水至阜宁的河面上,快速架设起二十余道浮桥。在十一个小时之内,东线集群主力包括大量参战的坦克部队在内,所有的重装备全部完成渡河。
除了大量的舟桥部队参战之外,从抗联调到华北的二百辆美制lvt两栖登陆车,也全部投入到这个方向。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第一波的突击才可以一口气投入五个师。在涟水与阜宁方向同时展开的时候,还有能力在北蔡桥一线,实施二次强渡作战。
而为了支援此次渡河作战,在涟水、埠宁正面,林总部署了九个直属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团,两个一二二火箭团,全部的二百毫米以上口径火炮。抗联调往关内的航空兵部队,也投入了两个攻击机大队和一个中型轰炸机大队。
在加上大量的师属火炮和队属迫击炮,以及山东军区参战的一个山炮团、一个野炮营。晋察冀军区直属野炮团,外加一个日式榴弹炮营。参战部队强大的炮兵以及航空兵,为突击部队尽快打开缺口提供了充足的火力支援。
第一天参战部队炮兵,即发射各种口径炮弹十余万发。将涟水、埠宁一线日军纵深二十余公里的阵地,炸成了一片废墟。强有力的炮火与空中掩护,保证了强渡的顺利进行。
第2197章 江淮战役(二)
东线被短时间之内即打开突破口,一线防线随即全部崩溃,很是有些出乎日军的意料。但淮南的日军反应也相当的快速,立即调集纵深二线预备队,集中两个师团并两个独立混成旅团以及七成的炮兵,向突破口发起全线反击。
为了集中兵力日军甚至从战事胶着的西线,也抽调了一个师团投入洪泽湖以东战场。中国派遣军为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重新堵上被打开的突破口可谓是下了血本,调动了手头可以调动的一切有生力量。
面对日军的快速反击,林总带领前指于四月二十二日渡河,亲自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并不断的加大攻击力度,以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抢占宝应、高邮一线,切断苏中日军与皖东日军之间的联系。
战至四月二十五日,在林总不断投入的大量装甲部队迅猛冲击之下,日军淮阴以东防线彻底的崩溃。反击的日军扛不住坦克集群的轮番冲击,伤亡惨重的一路溃退至盐城、宝应一线,试图依托水网地带构筑二道防线。
反击全面失利,大量的兵力被合围在盐城以北的苏中战场上。溃退的日军部队在地面坦克追击,空中火力不断的打击之下,建制全部被打乱。试图在盐城、宝应建立二道防线的日军,最终一路溃退至兴化、东台、高邮一线才在派遣军紧急增援的三个师团支援下,才勉强站住脚跟。
只是当四月二十七日,这些日军一路溃退到兴化、东台、高邮一线的时候,参战的兵力已经十不存三、四,伤员、辎重、重武器丢了一路。很多部队甚至撤到兴化和东台一线的时候,已经是两手空空。
相对于陷入激战的东线,西线的战事反倒是有些显得平静无奇。当然这一线地形,远比东线复杂。不仅紧邻黄泛区,而且最关键的是河道纵横、水网密集。自身又处在皖东山地与洪泽湖之间,可供作战回旋余地相对狭窄的多。
尽管因为黄河携带泥沙过多,经过数年的淤积,眼下黄河已经主要沿颍河入淮,涡河流域已经不再是黄河入淮的主要通道。原来重灾区的皖东蒙城、怀远一线的情况要好的多,但部分地区仍旧积水严重。
这个方向的进攻困难程度,远远的超过了东线。在加上政治方面的因素,西线攻势与东线虽说同时发起,但是无论是投入的兵力,还是战斗的激烈程度都远远不如东线。尽管于四月二十二日,也于双沟、五河方向打开突破口。
但相对于东线打的痛快淋漓,西线的后续攻击进展却相当的缓慢,始终未能突破日军沿洪泽湖、花园湖、女山湖之间构筑的防线。西线的进展不畅使得在东线被打开缺口后,急于重新堵住东线缺口的日军,甚至抽调走了西线的纵深第二梯队预备队。
但就在东线集群攻占宝应的当天,调往关内后一直未露面的陈翰章。指挥原部署在东线的每个师都加强一个独立坦克团的装甲二师、三师,晋察冀军区直属坦克旅,晋冀鲁豫军区一个坦克团,配属机械化步兵第二师以及四个全摩托化步兵师。
在两个舟桥团、晋察冀直属工兵一团的配合之下。两昼夜强行机动数百公里,从东线的宿迁直插西线的怀远、临淮关一线。于四月二十五日利用怀远正面日军兵力,或是被抽调往女山湖一线支援,或是被调往东线增援,整个怀远至临淮关一线兵力空虚的机会。在西线集群渡河部队的策应之下,分别与怀远、临淮关一线强渡淮河。
在完成强渡之后,该装甲集群集中主要力量,沿水蚌铁路与津浦铁路快速向南穿插。连续突破西线日军三道并不严密的防线,相继收复淮县、合肥、定远、嘉山,并经全椒、滁县向六合、浦口一线高速穿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