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节(3 / 4)
八月,洛阳城。
下午的阳光洒在洛河水面,反射出粼粼波光,让人炫目。
河边的磨坊下,背着箩筐的农人排着长队,或坐落在树荫下,或者顶着烈日搽汗,都有些焦急地看着前边的正在运行的水车。
磨坊边,两块大磨石被摆在草地上,一名威武的汉子挽起袖子,露出强壮的臂膀,手中铁锥用着敲劲,在石磨上敲出整齐的磨纹,石屑纷纷而下,沾白了一片草皮。
终于,敲打完毕后,石匠带着憨厚的笑,用肩上的布巾擦去脸上的汗水,和磨坊主仆一起,用力将石磨抬回坊中,拼将起来。
很快,长长的队伍开始挪动,虽然速度很慢,但排队的农人们都带上了笑意,心中的焦虑便去过大半。
他们以往都是不磨麦子的,因着用磨是要付上半成粮的报酬,可如今洛阳繁华,家中劳力大多能找一份活,赚些小钱,这日子宽裕了些,便想做些软合的吃食,给家中的幼儿和老人尝。
石匠走出磨坊,收了坊主的报酬,便在一边一二三四地当面数起来。
“听你这口音,是幽州人吧?”旁边有排队的农人问道。
“是呢,跟着迁都的队伍来的,”石匠笑了笑,“陛下迁都这等大事,我们干涉不得,可洛阳年久失修,万一让君上不适呢?所以我们这些匠人都想着过来,看洛阳缺些什么,虽然力微,可也想帮君上分忧。”
本地人从鼻子里嗯了一声,便有些不悦:“我等久等陛下,这两年尽心尽地,稍有空闲就来重修都城,怎么会怠慢君上?”
匠人不欲相争,只是将两个银钱收入囊中,踹着手,淡定地走了。
他顺着洛河的小街走入正街,目光虔诚地看向那高大的宫廷阁楼,那是明堂,高有三十余丈,他初来时,本以为是女帝的朝堂,后来才知,那是一处名为“博物馆”的东西。
只需要一个银钱,就能入内观摩,宫中有各种奇珍雅物,被异人称为标本、模型,旁边还有人讲解它们的来源与作用,光是这一处开的眼界,便让他觉得这辈子没有白活。
而那宫廷的旁边还有一处高楼,其中被许多书籍排得像迷宫一般,称为“书馆”,只要付出押金,便可借书观看,但需得好好保存,否则归还时必有处罚。
他曾想进书馆一观,但想进去得识字,所以只能羡慕地远远看着无数学子沉迷其中,但是没有关系,等过些年,自家孩儿长大些,便去开蒙,让他家也能出一个读书人。
读书人啊!
他有些惶恐地想着,这可是他前半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时候幽州大旱,他们这些流民过得无比艰难,是女帝收留了他们,这些年,在幽州安家落户,打石磨的手艺也不必被归为匠户,有了宅子,有了地……
正在这时,他跟过一处军营,看着一名少年有些焦急地在军营前争执,突然向着两个士卒跪下,一时好奇,便自然地上前看了热闹。
“我父亲是曾是洛阳的禁卫校尉,我也有一身武艺,只求报效君上,愿为马前卒,求二位给我个机会!”那少年一说就磕头了。
“嗯,你的心意我们已经知道了!”拦在他们面前的也是很年轻的校尉,比那少年大不了几岁,正一脸无奈地道,“可咱们征兵是有限制的,需要养家不征,家中独子不征,你是独子,快回家吧!”
“为什么瞧不起独子?”少年急得几乎要跳起来,“难道我还让父亲取个后娘,给我生个弟弟,这才能从军么?”
“嗯,”那校尉摸了摸下巴,点头道,“这样说也没有错。”
“如果你不收我,我就在在这长跪不起!”
“别来这套,军中闹事,小心我报游缴把你抓进衙门。”
……
匠户心中可惜,若非自家也是顶门的独户,就也能加入军中了。
但是他很快又摇头笑了起来,觉得这情景简直是像梦中,要知道,在好几年前,一听到征兵,哪家不是畏惧惶恐,夫妻痛哭,母子分离,一去就不回,如今在女帝治下从军,却是各种要求,多得像挑夫婿一样,争先恐后。
他一时间,不由自主地挺起背脊,面对着阳光离去。
旁边,军营边一个少女匆忙过来,一把拉住那想从军的少年:“大兄别闹了,我刚刚听说城西招运兵粮的民夫,不然你去试试?” ↑返回顶部↑
下午的阳光洒在洛河水面,反射出粼粼波光,让人炫目。
河边的磨坊下,背着箩筐的农人排着长队,或坐落在树荫下,或者顶着烈日搽汗,都有些焦急地看着前边的正在运行的水车。
磨坊边,两块大磨石被摆在草地上,一名威武的汉子挽起袖子,露出强壮的臂膀,手中铁锥用着敲劲,在石磨上敲出整齐的磨纹,石屑纷纷而下,沾白了一片草皮。
终于,敲打完毕后,石匠带着憨厚的笑,用肩上的布巾擦去脸上的汗水,和磨坊主仆一起,用力将石磨抬回坊中,拼将起来。
很快,长长的队伍开始挪动,虽然速度很慢,但排队的农人们都带上了笑意,心中的焦虑便去过大半。
他们以往都是不磨麦子的,因着用磨是要付上半成粮的报酬,可如今洛阳繁华,家中劳力大多能找一份活,赚些小钱,这日子宽裕了些,便想做些软合的吃食,给家中的幼儿和老人尝。
石匠走出磨坊,收了坊主的报酬,便在一边一二三四地当面数起来。
“听你这口音,是幽州人吧?”旁边有排队的农人问道。
“是呢,跟着迁都的队伍来的,”石匠笑了笑,“陛下迁都这等大事,我们干涉不得,可洛阳年久失修,万一让君上不适呢?所以我们这些匠人都想着过来,看洛阳缺些什么,虽然力微,可也想帮君上分忧。”
本地人从鼻子里嗯了一声,便有些不悦:“我等久等陛下,这两年尽心尽地,稍有空闲就来重修都城,怎么会怠慢君上?”
匠人不欲相争,只是将两个银钱收入囊中,踹着手,淡定地走了。
他顺着洛河的小街走入正街,目光虔诚地看向那高大的宫廷阁楼,那是明堂,高有三十余丈,他初来时,本以为是女帝的朝堂,后来才知,那是一处名为“博物馆”的东西。
只需要一个银钱,就能入内观摩,宫中有各种奇珍雅物,被异人称为标本、模型,旁边还有人讲解它们的来源与作用,光是这一处开的眼界,便让他觉得这辈子没有白活。
而那宫廷的旁边还有一处高楼,其中被许多书籍排得像迷宫一般,称为“书馆”,只要付出押金,便可借书观看,但需得好好保存,否则归还时必有处罚。
他曾想进书馆一观,但想进去得识字,所以只能羡慕地远远看着无数学子沉迷其中,但是没有关系,等过些年,自家孩儿长大些,便去开蒙,让他家也能出一个读书人。
读书人啊!
他有些惶恐地想着,这可是他前半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时候幽州大旱,他们这些流民过得无比艰难,是女帝收留了他们,这些年,在幽州安家落户,打石磨的手艺也不必被归为匠户,有了宅子,有了地……
正在这时,他跟过一处军营,看着一名少年有些焦急地在军营前争执,突然向着两个士卒跪下,一时好奇,便自然地上前看了热闹。
“我父亲是曾是洛阳的禁卫校尉,我也有一身武艺,只求报效君上,愿为马前卒,求二位给我个机会!”那少年一说就磕头了。
“嗯,你的心意我们已经知道了!”拦在他们面前的也是很年轻的校尉,比那少年大不了几岁,正一脸无奈地道,“可咱们征兵是有限制的,需要养家不征,家中独子不征,你是独子,快回家吧!”
“为什么瞧不起独子?”少年急得几乎要跳起来,“难道我还让父亲取个后娘,给我生个弟弟,这才能从军么?”
“嗯,”那校尉摸了摸下巴,点头道,“这样说也没有错。”
“如果你不收我,我就在在这长跪不起!”
“别来这套,军中闹事,小心我报游缴把你抓进衙门。”
……
匠户心中可惜,若非自家也是顶门的独户,就也能加入军中了。
但是他很快又摇头笑了起来,觉得这情景简直是像梦中,要知道,在好几年前,一听到征兵,哪家不是畏惧惶恐,夫妻痛哭,母子分离,一去就不回,如今在女帝治下从军,却是各种要求,多得像挑夫婿一样,争先恐后。
他一时间,不由自主地挺起背脊,面对着阳光离去。
旁边,军营边一个少女匆忙过来,一把拉住那想从军的少年:“大兄别闹了,我刚刚听说城西招运兵粮的民夫,不然你去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