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3 / 4)
蒸锅烧开后,将蟹黄放入略蒸片刻,酒酿盒蟹便做好了。
正在这时,几名婢女又抬来十余坛鲜鱼砟。那还是薛盈上个月做好的,做法很简单,鲜鲫鱼去除内脏洗净拭干,加入麦黄、红曲、盐、椒、豆豉干、葱丝调味,然后一层调味料一层鲫鱼平铺在坛子里腌制,等到卤水出来,再加酒密封存放即可。
这时大厨房的采办正好进来找薛盈:“薛娘子要的河虾来了,刚从河里捞的,特别新鲜,您过去看看?”
薛盈忙忙地出去了,临走前嘱咐陈娘子:“墙角处那是十坛鲜鱼砟是给林氏带走的,灶台旁那坛鲜鱼砟是今天的午餐,千万别弄混了。”
薛盈走后,太夫人房内的婢女前来取餐,陈娘子打开灶台旁那坛鲜鱼砟,发现只剩下几条鱼,怕数量不够,便又从墙角处的坛子里取了一条。她心想:反正林氏是有意打秋风,坛内少一两条鱼也没关系。
李维今日旬假,便和李嘉一起陪太夫人一起在房内用晚餐。
蟹壳内的蟹粉呈半凝固状,色泽金黄诱人。腌制好的鲜鱼散发出浓浓的酒香,清炒茭白莹润如玉,众人当即觉得食欲大振。
太夫人夹起鲜鱼砟尝了一口,鱼肉非常入味,因是生腌的,还带着爽脆的口感,酒香与川椒、葱丝的香味交织在一起,与米饭简直是绝配。她又夹了一筷茭白,清甜脆嫩,有笋蔬特有的清爽,正好中和了鲜鱼砟略重的味道。
李嘉的最爱始终是螃蟹,婢女将一只盒蟹挪到她手边,蒸好的蟹粉呈半流质状,舀一勺送入口中,鲜香在口腔中散开,蟹肉紧致弹牙,蟹黄丰腴醇厚,她又舀了一勺浇在米饭上,蟹膏与米粒充分融合,每吃一口都是难得的享受,李嘉满足地叹息了一声,怪不得人都说螃蟹是水中至鲜,所谓人间至味不过如此。
自己面前这只盒蟹很快吃完了,米饭还剩了些,李嘉把目光投到食案中央剩余的几只盒蟹上,刚要示意婢女再拿一只,谁知李维皱眉对她道:“螃蟹性寒不可多吃,忘了上回闹肚子的事了?”
李维性严,李嘉一向视兄长如父,听他这么说,虽然心中万般不舍,也只得罢了。
李维也开始优雅地食用手边的盒蟹。八月末的螃蟹蟹膏丰富,经过短暂的蒸制,肉黄相融不分彼此,入口既清甜又肥嫩,还有一种沙沙的质感,最妙的是,薛盈在蟹粉里加入了大量的黄酒,有效去除了腥味,又增加了螃蟹的鲜美。此时他有些遗憾地想:若是再来一盏雪花酒相配就更好了。
吃完手边这一只盒蟹,李维居然产生与妹妹一样的想法:还想再吃一只。不过这样没面子的事,他是绝对做不出的,只得拿出自己养性的功夫,勉强克制住了食欲。
螃蟹既然不能多吃,那就尝一点鱼肉吧。鲫鱼的个头小,一旁侍候的婢女察言观色,将一整条鱼夹到他面前的碟子中。
只是李维只吃了一口鱼肉,便皱起眉头。开始猛喝熟水。
太夫人发觉到儿子的异样,忍不住问:“大哥怎么回事,是饭菜不合胃口吗?”
李维摆手道:“没有,只是有些口渴罢了。”
在另一侧用饭的李嘉忽然有些心虚,被李维悉数看在眼中。
太夫人皱眉道:“定是今日衙门里公务太忙,你没顾上喝水。”又嘱咐一旁的郑良道:“你是办老了事儿的,怎么也这么不经心,大哥儿不记得喝水,你应该提醒他才是。”
郑良忙应下来,寂然饭毕,下人们撤下食案,李维又陪太夫人说了几句话,转身走出上房吩咐郑良道:“你把薛娘子叫到我书房来。”
薛盈被李维传唤过多次,每一次必没有好事,不过今天,她是真的有些心虚。
薛盈慢腾腾挪到书房,李维只看着她,好整以暇地沏茶不说话,她觉得时间实在难熬。
直到将手中那盏茶水喝完,李维才慢腾腾道:“原以为薛娘子厨艺超群,如今看了也不尽然啊。”
薛盈小心答道:“阿郎这么说,肯定是婢子有做的不当的地方,还请阿郎明示。”
李维看到薛盈还在这里装相,冷笑一声道:“我竟不知道,原来做鲜鱼砟是要放那么多盐的。”
薛盈心里咯噔一下,糟糕,定是陈娘子没留心,从墙角下那几坛鲜鱼砟中取鱼充做今日的菜肴了。只是太夫人和李嘉都没抱怨今日的菜咸,想来是李维运气不好,正巧碰上了自己偷偷加盐的那一坛。
这事是无法隐瞒的,薛盈心一横,索性对李嘉坦白:“此事的确怪婢子。婢子听小娘子的描述,深恶林氏为人,又见她狮子大开口一次要十坛鲜鱼砟,一气之下就多放了些盐。”
李维颇觉得匪夷所思,没想到薛盈这样老道的人,也会跟着李嘉一起意气用事,冷声道:“简直胡闹,且不说林氏那里,你身为厨娘,当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这么做无异于暴殄天物,你可知道今春大旱,陕西路的许多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
薛盈的语气中难得带了几分真诚:“阿郎息怒容禀,原本我打算把送给林氏的十坛鲜鱼砟都加很多盐的,后来又觉得食物无辜,这么做太浪费了,便只在其中一坛顶上加了盐,只影响顶层的几条鱼,没想到却被阿郎遇到了。”
李维又好气又好笑:“这么说,我得要怪自己运气不好,不能怪你了。” ↑返回顶部↑
正在这时,几名婢女又抬来十余坛鲜鱼砟。那还是薛盈上个月做好的,做法很简单,鲜鲫鱼去除内脏洗净拭干,加入麦黄、红曲、盐、椒、豆豉干、葱丝调味,然后一层调味料一层鲫鱼平铺在坛子里腌制,等到卤水出来,再加酒密封存放即可。
这时大厨房的采办正好进来找薛盈:“薛娘子要的河虾来了,刚从河里捞的,特别新鲜,您过去看看?”
薛盈忙忙地出去了,临走前嘱咐陈娘子:“墙角处那是十坛鲜鱼砟是给林氏带走的,灶台旁那坛鲜鱼砟是今天的午餐,千万别弄混了。”
薛盈走后,太夫人房内的婢女前来取餐,陈娘子打开灶台旁那坛鲜鱼砟,发现只剩下几条鱼,怕数量不够,便又从墙角处的坛子里取了一条。她心想:反正林氏是有意打秋风,坛内少一两条鱼也没关系。
李维今日旬假,便和李嘉一起陪太夫人一起在房内用晚餐。
蟹壳内的蟹粉呈半凝固状,色泽金黄诱人。腌制好的鲜鱼散发出浓浓的酒香,清炒茭白莹润如玉,众人当即觉得食欲大振。
太夫人夹起鲜鱼砟尝了一口,鱼肉非常入味,因是生腌的,还带着爽脆的口感,酒香与川椒、葱丝的香味交织在一起,与米饭简直是绝配。她又夹了一筷茭白,清甜脆嫩,有笋蔬特有的清爽,正好中和了鲜鱼砟略重的味道。
李嘉的最爱始终是螃蟹,婢女将一只盒蟹挪到她手边,蒸好的蟹粉呈半流质状,舀一勺送入口中,鲜香在口腔中散开,蟹肉紧致弹牙,蟹黄丰腴醇厚,她又舀了一勺浇在米饭上,蟹膏与米粒充分融合,每吃一口都是难得的享受,李嘉满足地叹息了一声,怪不得人都说螃蟹是水中至鲜,所谓人间至味不过如此。
自己面前这只盒蟹很快吃完了,米饭还剩了些,李嘉把目光投到食案中央剩余的几只盒蟹上,刚要示意婢女再拿一只,谁知李维皱眉对她道:“螃蟹性寒不可多吃,忘了上回闹肚子的事了?”
李维性严,李嘉一向视兄长如父,听他这么说,虽然心中万般不舍,也只得罢了。
李维也开始优雅地食用手边的盒蟹。八月末的螃蟹蟹膏丰富,经过短暂的蒸制,肉黄相融不分彼此,入口既清甜又肥嫩,还有一种沙沙的质感,最妙的是,薛盈在蟹粉里加入了大量的黄酒,有效去除了腥味,又增加了螃蟹的鲜美。此时他有些遗憾地想:若是再来一盏雪花酒相配就更好了。
吃完手边这一只盒蟹,李维居然产生与妹妹一样的想法:还想再吃一只。不过这样没面子的事,他是绝对做不出的,只得拿出自己养性的功夫,勉强克制住了食欲。
螃蟹既然不能多吃,那就尝一点鱼肉吧。鲫鱼的个头小,一旁侍候的婢女察言观色,将一整条鱼夹到他面前的碟子中。
只是李维只吃了一口鱼肉,便皱起眉头。开始猛喝熟水。
太夫人发觉到儿子的异样,忍不住问:“大哥怎么回事,是饭菜不合胃口吗?”
李维摆手道:“没有,只是有些口渴罢了。”
在另一侧用饭的李嘉忽然有些心虚,被李维悉数看在眼中。
太夫人皱眉道:“定是今日衙门里公务太忙,你没顾上喝水。”又嘱咐一旁的郑良道:“你是办老了事儿的,怎么也这么不经心,大哥儿不记得喝水,你应该提醒他才是。”
郑良忙应下来,寂然饭毕,下人们撤下食案,李维又陪太夫人说了几句话,转身走出上房吩咐郑良道:“你把薛娘子叫到我书房来。”
薛盈被李维传唤过多次,每一次必没有好事,不过今天,她是真的有些心虚。
薛盈慢腾腾挪到书房,李维只看着她,好整以暇地沏茶不说话,她觉得时间实在难熬。
直到将手中那盏茶水喝完,李维才慢腾腾道:“原以为薛娘子厨艺超群,如今看了也不尽然啊。”
薛盈小心答道:“阿郎这么说,肯定是婢子有做的不当的地方,还请阿郎明示。”
李维看到薛盈还在这里装相,冷笑一声道:“我竟不知道,原来做鲜鱼砟是要放那么多盐的。”
薛盈心里咯噔一下,糟糕,定是陈娘子没留心,从墙角下那几坛鲜鱼砟中取鱼充做今日的菜肴了。只是太夫人和李嘉都没抱怨今日的菜咸,想来是李维运气不好,正巧碰上了自己偷偷加盐的那一坛。
这事是无法隐瞒的,薛盈心一横,索性对李嘉坦白:“此事的确怪婢子。婢子听小娘子的描述,深恶林氏为人,又见她狮子大开口一次要十坛鲜鱼砟,一气之下就多放了些盐。”
李维颇觉得匪夷所思,没想到薛盈这样老道的人,也会跟着李嘉一起意气用事,冷声道:“简直胡闹,且不说林氏那里,你身为厨娘,当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这么做无异于暴殄天物,你可知道今春大旱,陕西路的许多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
薛盈的语气中难得带了几分真诚:“阿郎息怒容禀,原本我打算把送给林氏的十坛鲜鱼砟都加很多盐的,后来又觉得食物无辜,这么做太浪费了,便只在其中一坛顶上加了盐,只影响顶层的几条鱼,没想到却被阿郎遇到了。”
李维又好气又好笑:“这么说,我得要怪自己运气不好,不能怪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