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穿今]70年代幸福生活 第4节(1 / 4)
一进门,徐定睿夫妻俩就看到了桌上摆着好几个菜,闺女长卿还在厨房里叮咚的忙活着。
听到声响,徐长卿从厨房里伸出头来打了个招呼又缩回去忙活了,“爸妈,你们终于回来了。你们先喝杯水,我还有最后一个菜就好。”也不知道她在厨房里忙了多久,大冷的天小姑娘愣是忙出了一头汗,额头上甚至还无意间抹上了不少黑灰,乍一看就像个小花猫了。
张敏心疼的不行,走上前去给她擦了擦汗,用手将黑灰抹去,“长卿,别忙了,咱们吃饭吧。菜够多的了。”
徐长卿呵呵一笑,“妈没事,菜都在锅里了,马上就好。”她不是真的才十岁,以前也是什么家事都做,做个菜什么的,还是轻而易举的。
果然没一会儿,菜就好了,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堪比过年的晚餐。可不是嘛,为了徐定睿夫妻俩回家能吃顿好的,徐长林一大早就去山里的小河边钓了两条鱼,徐长卿用自己的女红找人换了只刚猎到的野鸡。再加上一些蔬菜小炒,饭菜丰盛的很。要是搁平日里,一般的老百姓谁家舍得这么吃喝啊,也就徐长卿想着父母考试不易,才想办法整治出了这些。
有好菜自然要有好酒,徐定睿难得心情好的让徐长林陪他喝了几杯,当然徐长卿是没这待遇的。就算这样,徐长卿还是觉得很欢喜。她就只能跟张敏吃点小菜了,顺便絮絮叨叨的跟张敏说着这段时间家里以及村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还跟张敏问东问西的,她从没出过临河村,她对外面的世界好奇的很。
灯光下张敏已经仔细打量了过徐长林兄妹俩了,见他们脸上没什么苦色,总算是放下心来了。“长林、长卿,你们这些天在家怎么样?”
徐长卿重重的点头,“爸妈你们就放心吧,家里挺好的。”这几天放假,徐长卿跟着哥哥长林又去山上采了不少草药。他们想着家里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的是,没事就去山里转悠转悠,倒还真给他们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不过徐长卿此时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上面,她对父母参加高考的结果好奇不已,可就怕他们没有发挥好,问了反而惹得他们伤心,女儿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逗得张敏直乐,笑着点点她的额头,“你这丫头是想问我们考的怎样吧?我们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反正该填的地方都填了,我们回来之前去镇上请人帮忙估分,两个人都能有三百来分吧。至于能不能考上大学,那就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事了,听天由命吧。”毕竟复习的时间太短了,张敏还好些,徐定睿对知识点的掌握到底还不透彻,能估三百来分已经算是超常发挥了。
一听张敏说他们夫妻俩人估分有三百来分,徐长林兄妹俩的嘴角就不由自主的扯起来了,他们可是知道这次高考总分也就450分,能考三百来分已经算不错,就算上不了最好的大学,但肯定会是有学可上的了。这年头能上学,那就是国家全包了,毕业就能捧铁饭碗,比种田好多了。
徐长林满脸惊喜,“叔叔婶婶,那你们报的哪里的学校啊?”他对高考的认识可比徐长卿多多了,学校的老师跟他们说过本次高考是考后不等分数出来就估分填志愿,如果估分出现了问题,填的志愿就很容易上不了。
徐定睿沉吟了半晌才说,“我和你婶婶都填了北京的大学。你也知道你婶婶娘家就在北京,我们想去北京看看两位老人。”至于其他的打算,他就没说了,毕竟他们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还不知道以后究竟会怎么样。
徐长林理解的点点头。要是叔叔婶婶真考上北京的大学去北京上学了,他怎么办呢?这个疑惑开始萦绕在他的心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听到父母说到北京,说起外公外婆家,徐长卿心里充满了期待。如果有机会去北京,那就好了。就凭着外公来信里的深深关切,她就觉得外公定是个温和慈祥的长者。
许是知道徐定睿回来一家人要好好团聚一番,这一晚村里并没有什么人来打扰。不过村里藏不住事,没多久每家每户都知道徐大夫夫妻俩参加完高考回来了。
等第二天徐定睿和张敏去生产队,就被不少对大城市及高考充满了好奇的乡亲们围住问东问西了。他们也不恼,笑着拣了些好玩的事说给大家听,特别是城里好的一面,比如宽敞的马路、汽车以及楼房,又把从市里回来前特意在供销社买的糖分给孩子们,引得乡亲们对大城市满是向往,特别是十来岁的孩子们,听他们说了城里的楼房和小汽车之后,一直念叨着要是有机会一定要去城里好好看看。徐定睿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明白他们这是想让孩子们要努力从这个小山村走出去。临河村还是太小太穷了,外面有更好更广阔的世界。
渐渐的,徐定睿夫妻俩高考回来引发的轰动越来越小,一切恢复成了的日子,只不过徐定睿夫妻俩和其他的知青一样,每日干着农活,想着办法上山挖草药来换钱的同时,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期待着高考成绩的公布。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原本还算淡定的心越来越纠结,越来越不安,张敏有时候就在想着要是估分失误了,没考上怎么办?要是考上了,长林和长卿怎么办?学费又从哪儿来呢?
徐长卿哪知道父母的心思啊,她现在每天最期望见到的人就是骑着二八杠、身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了。她每天没事的时候就和张翠芳或者哥哥徐长林一起去村口等邮递员。话说她刚开始在村口拦着人家邮递员的时候,人家还被她吓了一大跳呢,待听说她的来意之后,就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一看到徐定睿和张敏的录取通知书就立马给她送过来。时间长了,邮递员小张也跟徐长卿混熟了,总是哄着要徐长卿唤他哥哥,对着那张明显才16、7岁还充满稚气的脸,徐长卿哪喊得出来啊。
终于,在等了大半个月之后,徐长卿在放学后照旧在村口等着邮递员小张,远远的就听见小张风风火火的骑着二八大杠朝这边喊话,“长卿、长卿~你爸妈的录取通知书我给你们送来了。快带我去你找你爸妈签字。”
徐长卿一听拔腿就往家跑。这会儿她爸妈肯定是从生产队下工回家了。小张也不管,骑着自行车就跟在后面。后来嫌徐长卿走路慢,干脆一把将她捞到了自行车上,差点没把徐长卿给吓死。全身紧绷的给小张指路倒也没指错。
小张的喊话那么大声,不仅徐长卿听到了,正在村口地里干活的村民也听到了,这下子一个个沸腾了,活也不干了,把农具往肩上一扛,就往徐定睿家走去,边走边吆喝着路边不知道消息的村民,“徐大夫考上大学了,祖宗保佑,这是咱们老徐家祖坟冒青烟了,老徐家终于出了个读书人了,咱们也有吃皇粮的人了。”
很快,到徐定睿家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他们都想看看录取通知书长什么样,都想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刚到门口,小张不等将自行车停稳,刚将徐长卿轻轻放下,就冲着院子里面喊道。“徐定睿、张敏在家吗?”
“我们就是。”徐定睿和张敏闻声出来,他们还奇怪了,村子里的人基本上称呼他们为徐大夫和张会计,还真没人喊过他们的全名,乍一听还真没反应过来。待出来看到小张那标志性的绿色制服和包裹大包,立马怔住了,居然有种身处梦境之中的不真实感。
小张这两天送录取通知书见多了收到之人的反应,也不以为意,满脸的汗都来不及擦干,仍然笑嘻嘻的从碧绿色的包裹里掏出两个信封递给最近的张敏,“大哥,恭喜恭喜啊,这是你们两的录取通知书,请你们在纸上签个字给我。”
张敏晕乎乎的接过信封,晕乎乎的给小张签了字。还是徐长林先回过神来,见小张要走,连忙拉住不让走,“兄弟真是谢谢了,麻烦你大老远的跑一趟。你吃过晚饭再走吧。”
小张忙推辞,“不客气,真不用客气,我还要给其他人送录取通知书呢。”他边说边拍着大邮包,这里面还放着好几封录取通知书没送出去呢。
小张这么一说,徐定睿他们也不好再强留人家了。毕竟别人同样需要早点亲手接到这份录取通知。不过张敏还是转身将张敏做好的饼给小张装了一些,根本就不容人家小张不要,搞得本来就脸皮薄的小张脸红的像个红苹果。
小张刚要走,就被生产队队长徐胜利以及村里的几个族老拦住了,“小张同志,别急着走啊,咱们请你三天后一定来咱们村吃席。三天后咱们村开流水席好好的乐呵乐呵。”当然徐胜利他们是村里脚头快的半大小子通知的,正好赶上小张要走。
都这么说了,小张自然应承下来,当然他也想来沾沾喜气。 ↑返回顶部↑
听到声响,徐长卿从厨房里伸出头来打了个招呼又缩回去忙活了,“爸妈,你们终于回来了。你们先喝杯水,我还有最后一个菜就好。”也不知道她在厨房里忙了多久,大冷的天小姑娘愣是忙出了一头汗,额头上甚至还无意间抹上了不少黑灰,乍一看就像个小花猫了。
张敏心疼的不行,走上前去给她擦了擦汗,用手将黑灰抹去,“长卿,别忙了,咱们吃饭吧。菜够多的了。”
徐长卿呵呵一笑,“妈没事,菜都在锅里了,马上就好。”她不是真的才十岁,以前也是什么家事都做,做个菜什么的,还是轻而易举的。
果然没一会儿,菜就好了,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堪比过年的晚餐。可不是嘛,为了徐定睿夫妻俩回家能吃顿好的,徐长林一大早就去山里的小河边钓了两条鱼,徐长卿用自己的女红找人换了只刚猎到的野鸡。再加上一些蔬菜小炒,饭菜丰盛的很。要是搁平日里,一般的老百姓谁家舍得这么吃喝啊,也就徐长卿想着父母考试不易,才想办法整治出了这些。
有好菜自然要有好酒,徐定睿难得心情好的让徐长林陪他喝了几杯,当然徐长卿是没这待遇的。就算这样,徐长卿还是觉得很欢喜。她就只能跟张敏吃点小菜了,顺便絮絮叨叨的跟张敏说着这段时间家里以及村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还跟张敏问东问西的,她从没出过临河村,她对外面的世界好奇的很。
灯光下张敏已经仔细打量了过徐长林兄妹俩了,见他们脸上没什么苦色,总算是放下心来了。“长林、长卿,你们这些天在家怎么样?”
徐长卿重重的点头,“爸妈你们就放心吧,家里挺好的。”这几天放假,徐长卿跟着哥哥长林又去山上采了不少草药。他们想着家里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的是,没事就去山里转悠转悠,倒还真给他们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不过徐长卿此时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上面,她对父母参加高考的结果好奇不已,可就怕他们没有发挥好,问了反而惹得他们伤心,女儿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逗得张敏直乐,笑着点点她的额头,“你这丫头是想问我们考的怎样吧?我们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反正该填的地方都填了,我们回来之前去镇上请人帮忙估分,两个人都能有三百来分吧。至于能不能考上大学,那就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事了,听天由命吧。”毕竟复习的时间太短了,张敏还好些,徐定睿对知识点的掌握到底还不透彻,能估三百来分已经算是超常发挥了。
一听张敏说他们夫妻俩人估分有三百来分,徐长林兄妹俩的嘴角就不由自主的扯起来了,他们可是知道这次高考总分也就450分,能考三百来分已经算不错,就算上不了最好的大学,但肯定会是有学可上的了。这年头能上学,那就是国家全包了,毕业就能捧铁饭碗,比种田好多了。
徐长林满脸惊喜,“叔叔婶婶,那你们报的哪里的学校啊?”他对高考的认识可比徐长卿多多了,学校的老师跟他们说过本次高考是考后不等分数出来就估分填志愿,如果估分出现了问题,填的志愿就很容易上不了。
徐定睿沉吟了半晌才说,“我和你婶婶都填了北京的大学。你也知道你婶婶娘家就在北京,我们想去北京看看两位老人。”至于其他的打算,他就没说了,毕竟他们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还不知道以后究竟会怎么样。
徐长林理解的点点头。要是叔叔婶婶真考上北京的大学去北京上学了,他怎么办呢?这个疑惑开始萦绕在他的心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听到父母说到北京,说起外公外婆家,徐长卿心里充满了期待。如果有机会去北京,那就好了。就凭着外公来信里的深深关切,她就觉得外公定是个温和慈祥的长者。
许是知道徐定睿回来一家人要好好团聚一番,这一晚村里并没有什么人来打扰。不过村里藏不住事,没多久每家每户都知道徐大夫夫妻俩参加完高考回来了。
等第二天徐定睿和张敏去生产队,就被不少对大城市及高考充满了好奇的乡亲们围住问东问西了。他们也不恼,笑着拣了些好玩的事说给大家听,特别是城里好的一面,比如宽敞的马路、汽车以及楼房,又把从市里回来前特意在供销社买的糖分给孩子们,引得乡亲们对大城市满是向往,特别是十来岁的孩子们,听他们说了城里的楼房和小汽车之后,一直念叨着要是有机会一定要去城里好好看看。徐定睿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明白他们这是想让孩子们要努力从这个小山村走出去。临河村还是太小太穷了,外面有更好更广阔的世界。
渐渐的,徐定睿夫妻俩高考回来引发的轰动越来越小,一切恢复成了的日子,只不过徐定睿夫妻俩和其他的知青一样,每日干着农活,想着办法上山挖草药来换钱的同时,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期待着高考成绩的公布。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原本还算淡定的心越来越纠结,越来越不安,张敏有时候就在想着要是估分失误了,没考上怎么办?要是考上了,长林和长卿怎么办?学费又从哪儿来呢?
徐长卿哪知道父母的心思啊,她现在每天最期望见到的人就是骑着二八杠、身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了。她每天没事的时候就和张翠芳或者哥哥徐长林一起去村口等邮递员。话说她刚开始在村口拦着人家邮递员的时候,人家还被她吓了一大跳呢,待听说她的来意之后,就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一看到徐定睿和张敏的录取通知书就立马给她送过来。时间长了,邮递员小张也跟徐长卿混熟了,总是哄着要徐长卿唤他哥哥,对着那张明显才16、7岁还充满稚气的脸,徐长卿哪喊得出来啊。
终于,在等了大半个月之后,徐长卿在放学后照旧在村口等着邮递员小张,远远的就听见小张风风火火的骑着二八大杠朝这边喊话,“长卿、长卿~你爸妈的录取通知书我给你们送来了。快带我去你找你爸妈签字。”
徐长卿一听拔腿就往家跑。这会儿她爸妈肯定是从生产队下工回家了。小张也不管,骑着自行车就跟在后面。后来嫌徐长卿走路慢,干脆一把将她捞到了自行车上,差点没把徐长卿给吓死。全身紧绷的给小张指路倒也没指错。
小张的喊话那么大声,不仅徐长卿听到了,正在村口地里干活的村民也听到了,这下子一个个沸腾了,活也不干了,把农具往肩上一扛,就往徐定睿家走去,边走边吆喝着路边不知道消息的村民,“徐大夫考上大学了,祖宗保佑,这是咱们老徐家祖坟冒青烟了,老徐家终于出了个读书人了,咱们也有吃皇粮的人了。”
很快,到徐定睿家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他们都想看看录取通知书长什么样,都想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刚到门口,小张不等将自行车停稳,刚将徐长卿轻轻放下,就冲着院子里面喊道。“徐定睿、张敏在家吗?”
“我们就是。”徐定睿和张敏闻声出来,他们还奇怪了,村子里的人基本上称呼他们为徐大夫和张会计,还真没人喊过他们的全名,乍一听还真没反应过来。待出来看到小张那标志性的绿色制服和包裹大包,立马怔住了,居然有种身处梦境之中的不真实感。
小张这两天送录取通知书见多了收到之人的反应,也不以为意,满脸的汗都来不及擦干,仍然笑嘻嘻的从碧绿色的包裹里掏出两个信封递给最近的张敏,“大哥,恭喜恭喜啊,这是你们两的录取通知书,请你们在纸上签个字给我。”
张敏晕乎乎的接过信封,晕乎乎的给小张签了字。还是徐长林先回过神来,见小张要走,连忙拉住不让走,“兄弟真是谢谢了,麻烦你大老远的跑一趟。你吃过晚饭再走吧。”
小张忙推辞,“不客气,真不用客气,我还要给其他人送录取通知书呢。”他边说边拍着大邮包,这里面还放着好几封录取通知书没送出去呢。
小张这么一说,徐定睿他们也不好再强留人家了。毕竟别人同样需要早点亲手接到这份录取通知。不过张敏还是转身将张敏做好的饼给小张装了一些,根本就不容人家小张不要,搞得本来就脸皮薄的小张脸红的像个红苹果。
小张刚要走,就被生产队队长徐胜利以及村里的几个族老拦住了,“小张同志,别急着走啊,咱们请你三天后一定来咱们村吃席。三天后咱们村开流水席好好的乐呵乐呵。”当然徐胜利他们是村里脚头快的半大小子通知的,正好赶上小张要走。
都这么说了,小张自然应承下来,当然他也想来沾沾喜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