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见契机齐王谋燕布仁义孟轲克蓟(3 / 18)
沈同是鲁人,自幼受儒门薰陶,崇拜孟子。此番受命,沈同左想右想皆不是耥,出使行至稷门,又拐回来,驱车驰往孟子馆舍,意外看到匡章也在。
“敢问夫子,”礼毕,沈同直入主题,“燕可伐否?”
孟子的眼角斜向他的使节,声音慢悠悠的:“是齐王特使在问老夫吗?”
“非也,”沈同紧忙摘掉表征特使的冠饰,将使节放在一侧,态度恭敬,“是晚生沈同私下求教夫子!”
“若是私问,”孟子压低声音,如同透出一个秘密,“老夫这就讲给你,燕国可伐!”
“为何可伐?”沈同再问。
“因为子哙不得以燕国送人,子之不得从子哙手中受让燕国。”
“这……”沈同不解,“燕国既然是子哙的,他为何不能将燕国送人?”
“燕国怎么能是子哙的呢?燕国是大周武王封赏予其弟召公的,燕国土地属于召公后人,召公后人又有后人,遍及燕国各地,是以燕国属于所有燕人,怎么是只属于子哙的呢?”
“可他是燕王呀!为何尧舜可让天下,身为燕王的子哙就不可了?”
“唉,你呀,”孟子摇头,“我且问你,你能将你的屋舍、田产送人吗?”
“属于我的屋舍、田产,我当然能送。”
孟子指向匡章:“你能将他的屋舍、田产送人吗?”
“不能。”
“你有子数人,皆在盼你分配遗产,你还能将自己的屋舍、田产送人吗?”
“这个……”沈同答不出了。
“这就是了。”孟子解道,“尧、舜可让天下,因为天下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天下是天下人的,他们是因贤能而受天下人的委托来治理天下的。他们只是治理者,不是天下的所有者,因而在力不从心时,只能再选贤能,禅让其位。子哙不同。他不能禅让燕国,因为燕国不是子哙一个人的。燕国是周天子封赏给召公的,属于召公所有。召公遗训是嫡长子承继,子哙之所以为王,是因他是先王的嫡长子,同样,他让燕国于人,就等于将本该属于其嫡长子姬平的王位让予他人,他怎么能将属于他嫡长子的王位让予他人呢?你也看到了,燕国正是因此而乱。乱燕国者,子哙也。”
“那……子之又为何不能接受王哙的禅让呢?”沈同再问。
“唉,你呀,”孟子摇头,“身为臣子,去得不该得之财,去受不该受之位,难道不有失人臣之道吗?”
“韩氏、赵氏、魏氏三家分晋,不是也失人臣之道了吗?”身为齐臣,沈同没敢提及田氏代姜。
“三家分晋,本为大逆,然而此逆在后来得到周天子的诏封,就不同了。”
“夫子是说,如果子之也能得到周天子的诏封,就可以了吗?”
“周天子诏封他了吗?”孟夫子反问。
“晚生知矣。”沈同拱手,“谢夫子赐教!”
“请问夫子,”匡章接道,“燕为万乘之国,弟子受命伐之。就眼下情势,弟子确有胜算,但心依旧忐忑。敢问夫子,弟子之心,何以惴惴然?”
“未请王命。”孟夫子脱口而出。
“王命?”匡章怔了,“弟子所受,正是王命。”
“此王非彼王,此命非彼命。”孟子侃侃说道,“燕、齐同为万乘之国,燕国失道,确实该伐,但凭什么就该是齐人来伐呢?将军之心所以惴惴然,皆因于此。”
“夫子是说,请命于周天子?”
“正是。”孟子竖起拇指,“燕国乃周天子所封,燕国失道,燕民历劫,苦如水火,但只有周天子才有权问责。何人可伐之?奉周天子之命的人。今齐王颁诏伐燕,却未奉天子之命,是以无道伐无道。将军执锐,以无道伐无道,你心能不惴惴然吗?” ↑返回顶部↑
“敢问夫子,”礼毕,沈同直入主题,“燕可伐否?”
孟子的眼角斜向他的使节,声音慢悠悠的:“是齐王特使在问老夫吗?”
“非也,”沈同紧忙摘掉表征特使的冠饰,将使节放在一侧,态度恭敬,“是晚生沈同私下求教夫子!”
“若是私问,”孟子压低声音,如同透出一个秘密,“老夫这就讲给你,燕国可伐!”
“为何可伐?”沈同再问。
“因为子哙不得以燕国送人,子之不得从子哙手中受让燕国。”
“这……”沈同不解,“燕国既然是子哙的,他为何不能将燕国送人?”
“燕国怎么能是子哙的呢?燕国是大周武王封赏予其弟召公的,燕国土地属于召公后人,召公后人又有后人,遍及燕国各地,是以燕国属于所有燕人,怎么是只属于子哙的呢?”
“可他是燕王呀!为何尧舜可让天下,身为燕王的子哙就不可了?”
“唉,你呀,”孟子摇头,“我且问你,你能将你的屋舍、田产送人吗?”
“属于我的屋舍、田产,我当然能送。”
孟子指向匡章:“你能将他的屋舍、田产送人吗?”
“不能。”
“你有子数人,皆在盼你分配遗产,你还能将自己的屋舍、田产送人吗?”
“这个……”沈同答不出了。
“这就是了。”孟子解道,“尧、舜可让天下,因为天下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天下是天下人的,他们是因贤能而受天下人的委托来治理天下的。他们只是治理者,不是天下的所有者,因而在力不从心时,只能再选贤能,禅让其位。子哙不同。他不能禅让燕国,因为燕国不是子哙一个人的。燕国是周天子封赏给召公的,属于召公所有。召公遗训是嫡长子承继,子哙之所以为王,是因他是先王的嫡长子,同样,他让燕国于人,就等于将本该属于其嫡长子姬平的王位让予他人,他怎么能将属于他嫡长子的王位让予他人呢?你也看到了,燕国正是因此而乱。乱燕国者,子哙也。”
“那……子之又为何不能接受王哙的禅让呢?”沈同再问。
“唉,你呀,”孟子摇头,“身为臣子,去得不该得之财,去受不该受之位,难道不有失人臣之道吗?”
“韩氏、赵氏、魏氏三家分晋,不是也失人臣之道了吗?”身为齐臣,沈同没敢提及田氏代姜。
“三家分晋,本为大逆,然而此逆在后来得到周天子的诏封,就不同了。”
“夫子是说,如果子之也能得到周天子的诏封,就可以了吗?”
“周天子诏封他了吗?”孟夫子反问。
“晚生知矣。”沈同拱手,“谢夫子赐教!”
“请问夫子,”匡章接道,“燕为万乘之国,弟子受命伐之。就眼下情势,弟子确有胜算,但心依旧忐忑。敢问夫子,弟子之心,何以惴惴然?”
“未请王命。”孟夫子脱口而出。
“王命?”匡章怔了,“弟子所受,正是王命。”
“此王非彼王,此命非彼命。”孟子侃侃说道,“燕、齐同为万乘之国,燕国失道,确实该伐,但凭什么就该是齐人来伐呢?将军之心所以惴惴然,皆因于此。”
“夫子是说,请命于周天子?”
“正是。”孟子竖起拇指,“燕国乃周天子所封,燕国失道,燕民历劫,苦如水火,但只有周天子才有权问责。何人可伐之?奉周天子之命的人。今齐王颁诏伐燕,却未奉天子之命,是以无道伐无道。将军执锐,以无道伐无道,你心能不惴惴然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