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3 / 4)
第93章 倒计时~
当晚, 陈宁宁便没有回家去,而是留在公主府上,与大长公主叙话。又令人去陈府送信, 自是不必多说。
转过天来, 公主又招来陈家人,与他们见面。感激陈父陈母当日里愿意收养宁宁, 还把她教养得这么好。
陈父陈母连忙说道:“不敢不敢,宁宁从小就乖巧懂事。长大后, 更是帮家里排解了不少难题。我们夫妻也是三生有幸, 才养了她一场。”
在陈家人面前, 大长公主并没有显示出公主的威仪, 也没有露出杀伐果断的那一面。相反,她只是一个寻亲十多载, 苦苦等待外孙回来的老人家。
陈家人也是非常体贴,完全能够体谅她的心情。特别是陈母忍不住说了许多宽慰公主的话。作为母亲,她愿意将心比心, 若是她被迫离开女儿,怕是一天都受不了。因而说得都是些掏心窝的话。
大长公主原本早就收到消息, 知道陈家夫妇善良宽厚, 把宁宁当掌上明珠看待。
如今见了他们, 越发觉得这两口子都是很真诚的人。再加上, 宁宁又在一旁打圆场。因而她对陈家人印象极好, 也愿意对他们敞开心扉。
这样一来, 两家相处倒是极其融洽。大长公主甚至没有提起, 把陈宁宁要回来,认祖归宗的话。
到了聚会将近尾声,陈父到底没有忍住, 还是问起关于宁宁是否改换姓氏的事情。
不想大长公主听了这话,反而皱起眉头来,思索半晌,才开口说道:“让她改回魏姓,也不过是寒碜我,让她亲生母亲丢脸。当日里,明珠去了,我便逼着魏轩写下合离书。两家都说好了,若是寻回嫡女,便跟魏家再无任何瓜葛。魏轩临死之前,也曾写过声明,魏家与宁宁无关。
这些年,养恩大于生恩,宁宁既然真心诚意,愿意作你们陈家的女儿。这姓氏便不改了吧。”
这些年来,她终日念经。虽然始终无法谅解魏家,也对女儿的死怀有怨气。可在宁宁回来之后,这些怨气已经散了大半。如今,公主竟也变得豁达了许多。也没有那么在意世俗之事。她一心只想着宁宁好好的,便一切都好。因而才会有了这么一说。
反倒是陈家夫妇听了这话,悬在半空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原来,大长公主当真没有把宁宁从他们家抢走的意思。
自此以后,两家来往越发和睦了。
宁宁担心外婆一个人,孤苦伶仃,身体也大不如前了。因而便时常留在外婆家里,陪伴着她,做些药膳给她调理。
陈家人倒也不会说什么。反而也会时常过来看望公主。公主自然也不会再去别院清修了。
认亲后,陈家和公主府倒是一派和谐。上京城里,却因为这些事情,俨然已经翻了天。
陈宁宁本来就有着良好的声望和人缘。与那些贵女往来十分密切。
之前,她还因为在花船上救了准嫂子,受到闺阁小姐们的推崇以及夫人们的喜爱。后来,又因为被当今皇上赐婚给九王,更是引起了不少的谈论。
事实上,由于九王性格暴戾,做事不留情面,又喜欢下杀手。因而宁宁这桩婚事,其实并不被众人看好。
相反,有人会在背地里说道:“陈宁宁这般的好女孩,到了九王府,可有她的罪受呢。倒是可惜了这么好的姑娘,若不是魏家作恶,她定能嫁到大户人家作宗妇的。”
谁成想,才几日光景,宁宁身上这种困境便被逆转了。
陈宁宁一下子就成了大长公主的亲外孙女。那大长公主又是何许人也?自然不可能眼瞅着外孙女受委屈。
因而又有许多人在猜测。因为此事关于南疆北疆两支军队,这些年两支军队互相看不顺眼,积怨颇深。陈宁宁和九王这桩婚事,十有八九是成不了。
或许等待时机成熟,大长公主便会为陈宁宁退婚,再想办法为她另寻一位佳婿。
虽说陈宁宁当日与九王同时落水,名声受到了些许影响。可大长公主在北疆霍家军里,拥有着赫赫威名。武将们对她敬若神明。他们又没有那么多讲究。
当真从霍家军里选一位平民出身,年轻有为的少年将军。再配给陈宁宁,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更何况有大长公主在背后,那些武将定然不敢轻易辜负了陈宁宁。
这么想的人倒也当真有不少。因而上京城里,突然便冒出了许多流言。
当然,大多数人都把这些事当笑话听了就算。可有些人听了这些话,却已然有些坐不住了。 ↑返回顶部↑
当晚, 陈宁宁便没有回家去,而是留在公主府上,与大长公主叙话。又令人去陈府送信, 自是不必多说。
转过天来, 公主又招来陈家人,与他们见面。感激陈父陈母当日里愿意收养宁宁, 还把她教养得这么好。
陈父陈母连忙说道:“不敢不敢,宁宁从小就乖巧懂事。长大后, 更是帮家里排解了不少难题。我们夫妻也是三生有幸, 才养了她一场。”
在陈家人面前, 大长公主并没有显示出公主的威仪, 也没有露出杀伐果断的那一面。相反,她只是一个寻亲十多载, 苦苦等待外孙回来的老人家。
陈家人也是非常体贴,完全能够体谅她的心情。特别是陈母忍不住说了许多宽慰公主的话。作为母亲,她愿意将心比心, 若是她被迫离开女儿,怕是一天都受不了。因而说得都是些掏心窝的话。
大长公主原本早就收到消息, 知道陈家夫妇善良宽厚, 把宁宁当掌上明珠看待。
如今见了他们, 越发觉得这两口子都是很真诚的人。再加上, 宁宁又在一旁打圆场。因而她对陈家人印象极好, 也愿意对他们敞开心扉。
这样一来, 两家相处倒是极其融洽。大长公主甚至没有提起, 把陈宁宁要回来,认祖归宗的话。
到了聚会将近尾声,陈父到底没有忍住, 还是问起关于宁宁是否改换姓氏的事情。
不想大长公主听了这话,反而皱起眉头来,思索半晌,才开口说道:“让她改回魏姓,也不过是寒碜我,让她亲生母亲丢脸。当日里,明珠去了,我便逼着魏轩写下合离书。两家都说好了,若是寻回嫡女,便跟魏家再无任何瓜葛。魏轩临死之前,也曾写过声明,魏家与宁宁无关。
这些年,养恩大于生恩,宁宁既然真心诚意,愿意作你们陈家的女儿。这姓氏便不改了吧。”
这些年来,她终日念经。虽然始终无法谅解魏家,也对女儿的死怀有怨气。可在宁宁回来之后,这些怨气已经散了大半。如今,公主竟也变得豁达了许多。也没有那么在意世俗之事。她一心只想着宁宁好好的,便一切都好。因而才会有了这么一说。
反倒是陈家夫妇听了这话,悬在半空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原来,大长公主当真没有把宁宁从他们家抢走的意思。
自此以后,两家来往越发和睦了。
宁宁担心外婆一个人,孤苦伶仃,身体也大不如前了。因而便时常留在外婆家里,陪伴着她,做些药膳给她调理。
陈家人倒也不会说什么。反而也会时常过来看望公主。公主自然也不会再去别院清修了。
认亲后,陈家和公主府倒是一派和谐。上京城里,却因为这些事情,俨然已经翻了天。
陈宁宁本来就有着良好的声望和人缘。与那些贵女往来十分密切。
之前,她还因为在花船上救了准嫂子,受到闺阁小姐们的推崇以及夫人们的喜爱。后来,又因为被当今皇上赐婚给九王,更是引起了不少的谈论。
事实上,由于九王性格暴戾,做事不留情面,又喜欢下杀手。因而宁宁这桩婚事,其实并不被众人看好。
相反,有人会在背地里说道:“陈宁宁这般的好女孩,到了九王府,可有她的罪受呢。倒是可惜了这么好的姑娘,若不是魏家作恶,她定能嫁到大户人家作宗妇的。”
谁成想,才几日光景,宁宁身上这种困境便被逆转了。
陈宁宁一下子就成了大长公主的亲外孙女。那大长公主又是何许人也?自然不可能眼瞅着外孙女受委屈。
因而又有许多人在猜测。因为此事关于南疆北疆两支军队,这些年两支军队互相看不顺眼,积怨颇深。陈宁宁和九王这桩婚事,十有八九是成不了。
或许等待时机成熟,大长公主便会为陈宁宁退婚,再想办法为她另寻一位佳婿。
虽说陈宁宁当日与九王同时落水,名声受到了些许影响。可大长公主在北疆霍家军里,拥有着赫赫威名。武将们对她敬若神明。他们又没有那么多讲究。
当真从霍家军里选一位平民出身,年轻有为的少年将军。再配给陈宁宁,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更何况有大长公主在背后,那些武将定然不敢轻易辜负了陈宁宁。
这么想的人倒也当真有不少。因而上京城里,突然便冒出了许多流言。
当然,大多数人都把这些事当笑话听了就算。可有些人听了这些话,却已然有些坐不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