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 第138节(1 / 4)
几人齐声说:“当然是羡慕你!”
上午通常是军嫂们最忙碌的时候,大家没聚在一起聊太久, 玩笑过后就散了,苏婷过去跟贺东川一起挑虾。
其实没什么好挑的, 海产品供应站里的海鲜,基本都是当天打捞起来的,新鲜的很,特别是虾蟹贝类这些上岸也能存活的,基本都活蹦乱跳,闭着眼选都不会出错,能挑的无非是个头。
但他们来得晚,个头大的对虾早被人挑走了, 剩下的都中不溜。不过就算中不溜, 也比苏婷前世从超市里买的大几十一斤的基围虾大。
挑好龙虾, 两人又称了些花甲、一条海鱼, 生蚝也挑了点,蒜蓉生蚝很好吃,贺东川本来还想买螃蟹,但苏婷怕菜太多吃不完,制止了他。
选好海鲜,两人提着网兜到前台称斤两和结账。
以前海产品供应站的模式跟供销社差不多,各摊位从称斤论两到收钱出货,全由售货员个人负责。
这样的好处是责任清晰,损耗超过标准自行赔付,坏处是损耗经常性超标,各摊位的售货员基本每个月都会被扣工资。
海产品供应站的工作环境本就不如其他单位,潮湿、脏乱、空气中漂浮着的全是鱼腥味,在这里上班,不管春夏秋冬,下班回到家必须洗澡,不然鱼腥味一天都散不去。
再加上供应站上班时间短,工资比其他单位低不少,所以在这上班优势只有一个,时间自由。可时间再自由,也抵不住每月发工资时,发现被扣钱的不爽。
所以在家属院外面这些单位里,海产品供应站的人员流动性是最大的,怎么留住员工,也成为了供应站主任每天最烦恼的事。
直到今年年初,海产品供应站搞起改革,这个问题才得到改善。
改革是李桂芳提出来的。
和其他只想混日子多挣一份工资的军嫂不同,李桂芳进海产品供应站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出头。
没错,她要的不仅是站稳脚跟,更是要做出成绩,成为领导心中不可或缺的人才。这样等哪天她跟齐胜刚日子过不下去掰了,她也有机会能留下来,再不济,凭着在这里干出来的成绩,调动回老家也容易。
因此进海产品供应站后,李桂芳辛勤工作之余,也在观察有什么是她能做的。
观察过后李桂芳觉得,她能做的真不多。
海产品供应站太小了,总共才四个摊位,再加上主任和她这个杀鱼的,总共才六个人。
而且海产品供应站是平川岛驻地建设初期就有的,运行到现在已经十多年,很多事都已经有了章程,规矩都定死了。
作为后来者,她想换个工作岗位都不大容易,贸贸然找到主任,请人家给她表现的机会,她们主任怕是得以为她在发昏。
别看主任平时对她挺亲热,,好像很器重她,但李桂芳心里清楚,这完全是因为愿意干杀鱼这工作的军嫂不多,主任怕她跑了。
再说她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半文盲,又来岛上不久,张口就说自己想要机会,做出成绩,谁能信她啊!
但自从认识到丈夫没指望后,李桂芳性子就变了,现在的她不会轻易放弃,没有表现机会,她自己创造一个就是了。
只是这机会就一次,如果创造出来了,她却因为领导同事的不信任,没把握住让人截胡,那她可能永远都会被人压一头,再难有机会冒尖。
所以前面半年,李桂芳都没有贸然向领导提意见,而是三线并进,一是努力工作以获得领导好感,二是跟同事们套交情,了解他们的想法,三则是努力认字,好好学习,以及时不时向领导请教问题。
学习是苏婷给她提的意见,学历是她身上最大的短板,但这短板并不是不能弥补,只要她能得到领导的器重,以后进修机会多得是。
像那些上工农兵大学的,很多不也没什么文化,是靠着工作干得好,才被单位推荐去镀金的嘛。
但苏婷也说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单位推荐她去进修,她不能到了学校什么都不懂,真这样,就算她拿到了□□,真落实到工作里,别人认清她有几斤几两,心里也会不服她。
而且这当领导的,很多时候还是更器重文化人,她现在想立“文化人”人设是挽了,但立努力上进的人设什么时候都不晚。
领导嘛,都喜欢员工努力上进。 ↑返回顶部↑
上午通常是军嫂们最忙碌的时候,大家没聚在一起聊太久, 玩笑过后就散了,苏婷过去跟贺东川一起挑虾。
其实没什么好挑的, 海产品供应站里的海鲜,基本都是当天打捞起来的,新鲜的很,特别是虾蟹贝类这些上岸也能存活的,基本都活蹦乱跳,闭着眼选都不会出错,能挑的无非是个头。
但他们来得晚,个头大的对虾早被人挑走了, 剩下的都中不溜。不过就算中不溜, 也比苏婷前世从超市里买的大几十一斤的基围虾大。
挑好龙虾, 两人又称了些花甲、一条海鱼, 生蚝也挑了点,蒜蓉生蚝很好吃,贺东川本来还想买螃蟹,但苏婷怕菜太多吃不完,制止了他。
选好海鲜,两人提着网兜到前台称斤两和结账。
以前海产品供应站的模式跟供销社差不多,各摊位从称斤论两到收钱出货,全由售货员个人负责。
这样的好处是责任清晰,损耗超过标准自行赔付,坏处是损耗经常性超标,各摊位的售货员基本每个月都会被扣工资。
海产品供应站的工作环境本就不如其他单位,潮湿、脏乱、空气中漂浮着的全是鱼腥味,在这里上班,不管春夏秋冬,下班回到家必须洗澡,不然鱼腥味一天都散不去。
再加上供应站上班时间短,工资比其他单位低不少,所以在这上班优势只有一个,时间自由。可时间再自由,也抵不住每月发工资时,发现被扣钱的不爽。
所以在家属院外面这些单位里,海产品供应站的人员流动性是最大的,怎么留住员工,也成为了供应站主任每天最烦恼的事。
直到今年年初,海产品供应站搞起改革,这个问题才得到改善。
改革是李桂芳提出来的。
和其他只想混日子多挣一份工资的军嫂不同,李桂芳进海产品供应站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出头。
没错,她要的不仅是站稳脚跟,更是要做出成绩,成为领导心中不可或缺的人才。这样等哪天她跟齐胜刚日子过不下去掰了,她也有机会能留下来,再不济,凭着在这里干出来的成绩,调动回老家也容易。
因此进海产品供应站后,李桂芳辛勤工作之余,也在观察有什么是她能做的。
观察过后李桂芳觉得,她能做的真不多。
海产品供应站太小了,总共才四个摊位,再加上主任和她这个杀鱼的,总共才六个人。
而且海产品供应站是平川岛驻地建设初期就有的,运行到现在已经十多年,很多事都已经有了章程,规矩都定死了。
作为后来者,她想换个工作岗位都不大容易,贸贸然找到主任,请人家给她表现的机会,她们主任怕是得以为她在发昏。
别看主任平时对她挺亲热,,好像很器重她,但李桂芳心里清楚,这完全是因为愿意干杀鱼这工作的军嫂不多,主任怕她跑了。
再说她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半文盲,又来岛上不久,张口就说自己想要机会,做出成绩,谁能信她啊!
但自从认识到丈夫没指望后,李桂芳性子就变了,现在的她不会轻易放弃,没有表现机会,她自己创造一个就是了。
只是这机会就一次,如果创造出来了,她却因为领导同事的不信任,没把握住让人截胡,那她可能永远都会被人压一头,再难有机会冒尖。
所以前面半年,李桂芳都没有贸然向领导提意见,而是三线并进,一是努力工作以获得领导好感,二是跟同事们套交情,了解他们的想法,三则是努力认字,好好学习,以及时不时向领导请教问题。
学习是苏婷给她提的意见,学历是她身上最大的短板,但这短板并不是不能弥补,只要她能得到领导的器重,以后进修机会多得是。
像那些上工农兵大学的,很多不也没什么文化,是靠着工作干得好,才被单位推荐去镀金的嘛。
但苏婷也说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单位推荐她去进修,她不能到了学校什么都不懂,真这样,就算她拿到了□□,真落实到工作里,别人认清她有几斤几两,心里也会不服她。
而且这当领导的,很多时候还是更器重文化人,她现在想立“文化人”人设是挽了,但立努力上进的人设什么时候都不晚。
领导嘛,都喜欢员工努力上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