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四面皆敌(1 / 2)
(争取今晚将错别字改了)
南下孟州的第九旅第三步兵团对温县和河阳两城,都是一个时辰之内攻下。
其他三路大军也是捷报连连。
刘智杰带领的第七野战旅已经将洺州、邢州全部收复,正在攻略赵州。
吴进带领的第八野战旅也收复了相州和磁州两州,已经进入河东路,开始在河东路攻城略地。
刘信启带领的第九旅余部、第十野战旅一路向西收复孟州的济源县和王屋县之后,向西进入绛州再收复了垣曲。
攻下垣曲之后,没有选择北上,而是继续向西,顺着黄河北岸进入到了永兴军路。
垣曲进永兴军路的位置正好是解州和陕州的交汇,第九旅和第十旅从这里要开始分兵行动。刘信启带领第九旅向西攻陕州的夏县,第十旅由旅长武南率领,向西北方向,攻解州闻喜县。
大军正沿着管道前行,突然一个肩抗金雕的探子快速从队伍中间跑了过来。
“盟主,紧急军情!”
“拿过来。”刘信启上前接过探子手中的竹筒。
筒身是鲜红色。
这种醒目的颜色一般通信时不会使用,只会用在最紧急的情况,让传递信息的人能够高度的重视。
拧开竹筒顶部的蜡封,抽出竹筒中用薄牛皮纸包裹紧实的纸卷,拆开牛皮纸,在打开纸卷,快速浏览信中的内容。
“…西夏东路军三月二十七日,顺黄河南下,攻破银川城,二十八日出兵朝绥德军方向行进…”
“…西夏西路军三月二十六日,沿马川河一路南下,河两边的堡寨全被攻破,截止三月二十九日,已有青岗峡、安边城、清平关、归德堡、…乌龙寨,九个堡寨被攻破,现在兵围环州郭附县通远城,通远城守军没有弃城而逃,而是选择据城防守。…”
“…三月二十四日,脱思麻地区的吐蕃民兵被人组织起来,入侵了秦凤路的西宁州,截止三月二十九日,西宁州还没有被攻破。…”
这是从京兆府长安送过来的情报。
谛听在京兆府长安设置了一个比较大的情报据点,统筹吐蕃各部、西夏、秦凤路和永兴军路的情报,经过筛选整理后发回蓬莱。
情报中的银川城位于永兴军路的东北角,与西夏接壤。环州则位于永兴军路的西北角,同样与西夏接壤。
而最后的西宁州则秦凤路的西北角,与吐蕃接壤。
吐蕃王朝自朗达玛死后(开元3539年),其二子沃松和永丹各据一方,互争权位,攻伐不己。吐蕃王朝灭亡,吐蕃崩溃,吐蕃陷入像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的局势,各个割据势力争相发生战争。一直到了现在,3829年,吐蕃仍然出于割据混战时期。
没有同意的王朝,吐蕃中部、南部和西部势力与中原的联系较少。只剩下东部势力受赵国资助,与赵国贸易,形成了一种脆弱的联盟状态。
之所以说脆弱,是因为这些东部部落和赵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西夏党项人。
为了对付西夏的入犯,增加防卫力量,从开元三十八世纪(3800年以后)开始,赵国在原吐蕃王朝一度占据的河西走廊、青海湖周边、蜀地西北部等吐蕃地区,大力推行屯田戍边的政策,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经营与治理。
赵将王韶在今秦凤路熙州、河州一带大量开拓土地,招纳三十多万藏人从事垦种。著名的茶马互市也是在这里一地区的专设市场上进行的。现在吐蕃地区马匹与汉区茶叶的交易已经固定了下来,成为两族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活动。
对于茶叶的需求,在这一地区及走遍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吐蕃依赖汉政权的形式。在此基础上,赵朝还向河西走廊等地的吐蕃部落拨发(资助)弓箭及其它武器,并招募吐蕃弓箭手,帮助吐蕃人建立类似汉族民兵的军事体制,共同防御西夏人的入犯及袭扰。
“赵国的外交能力真是不容小觑啊!”刘信启赞叹道。
吐蕃和西夏的介入,立即让兴汉盟四面受敌。
“金国有没有动静?”刘信启问道。 ↑返回顶部↑
南下孟州的第九旅第三步兵团对温县和河阳两城,都是一个时辰之内攻下。
其他三路大军也是捷报连连。
刘智杰带领的第七野战旅已经将洺州、邢州全部收复,正在攻略赵州。
吴进带领的第八野战旅也收复了相州和磁州两州,已经进入河东路,开始在河东路攻城略地。
刘信启带领的第九旅余部、第十野战旅一路向西收复孟州的济源县和王屋县之后,向西进入绛州再收复了垣曲。
攻下垣曲之后,没有选择北上,而是继续向西,顺着黄河北岸进入到了永兴军路。
垣曲进永兴军路的位置正好是解州和陕州的交汇,第九旅和第十旅从这里要开始分兵行动。刘信启带领第九旅向西攻陕州的夏县,第十旅由旅长武南率领,向西北方向,攻解州闻喜县。
大军正沿着管道前行,突然一个肩抗金雕的探子快速从队伍中间跑了过来。
“盟主,紧急军情!”
“拿过来。”刘信启上前接过探子手中的竹筒。
筒身是鲜红色。
这种醒目的颜色一般通信时不会使用,只会用在最紧急的情况,让传递信息的人能够高度的重视。
拧开竹筒顶部的蜡封,抽出竹筒中用薄牛皮纸包裹紧实的纸卷,拆开牛皮纸,在打开纸卷,快速浏览信中的内容。
“…西夏东路军三月二十七日,顺黄河南下,攻破银川城,二十八日出兵朝绥德军方向行进…”
“…西夏西路军三月二十六日,沿马川河一路南下,河两边的堡寨全被攻破,截止三月二十九日,已有青岗峡、安边城、清平关、归德堡、…乌龙寨,九个堡寨被攻破,现在兵围环州郭附县通远城,通远城守军没有弃城而逃,而是选择据城防守。…”
“…三月二十四日,脱思麻地区的吐蕃民兵被人组织起来,入侵了秦凤路的西宁州,截止三月二十九日,西宁州还没有被攻破。…”
这是从京兆府长安送过来的情报。
谛听在京兆府长安设置了一个比较大的情报据点,统筹吐蕃各部、西夏、秦凤路和永兴军路的情报,经过筛选整理后发回蓬莱。
情报中的银川城位于永兴军路的东北角,与西夏接壤。环州则位于永兴军路的西北角,同样与西夏接壤。
而最后的西宁州则秦凤路的西北角,与吐蕃接壤。
吐蕃王朝自朗达玛死后(开元3539年),其二子沃松和永丹各据一方,互争权位,攻伐不己。吐蕃王朝灭亡,吐蕃崩溃,吐蕃陷入像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的局势,各个割据势力争相发生战争。一直到了现在,3829年,吐蕃仍然出于割据混战时期。
没有同意的王朝,吐蕃中部、南部和西部势力与中原的联系较少。只剩下东部势力受赵国资助,与赵国贸易,形成了一种脆弱的联盟状态。
之所以说脆弱,是因为这些东部部落和赵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西夏党项人。
为了对付西夏的入犯,增加防卫力量,从开元三十八世纪(3800年以后)开始,赵国在原吐蕃王朝一度占据的河西走廊、青海湖周边、蜀地西北部等吐蕃地区,大力推行屯田戍边的政策,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经营与治理。
赵将王韶在今秦凤路熙州、河州一带大量开拓土地,招纳三十多万藏人从事垦种。著名的茶马互市也是在这里一地区的专设市场上进行的。现在吐蕃地区马匹与汉区茶叶的交易已经固定了下来,成为两族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活动。
对于茶叶的需求,在这一地区及走遍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吐蕃依赖汉政权的形式。在此基础上,赵朝还向河西走廊等地的吐蕃部落拨发(资助)弓箭及其它武器,并招募吐蕃弓箭手,帮助吐蕃人建立类似汉族民兵的军事体制,共同防御西夏人的入犯及袭扰。
“赵国的外交能力真是不容小觑啊!”刘信启赞叹道。
吐蕃和西夏的介入,立即让兴汉盟四面受敌。
“金国有没有动静?”刘信启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