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不能再继续了(1 / 2)
日本冒险进攻青岛要塞,是抱着趁火打劫的心态来的,哪里想到,现成的软柿子没捏到,反而给打了个满头包。
连续的将近两个月的战事,日军始终没有全部拿下青岛外围防线。
后世的德军因为兵力以及补给的不足,才导致了阵地逐步失守,最后投降。
而中国军队五万多人加入防线,大批物资与重炮的支援,使得整个防线成为了不亚于欧洲战场的绞肉机。
战役指挥苏凯动用了超过十万人的工兵与民夫,紧急的利用各种物资,修建了大批的防御工事。
要想坚持下去,炮台与堡垒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加固防线,那么随着炮台与堡垒的不断被摧毁,火力的下降,防线就会出现薄弱之处。
当日军不断的攻克一个个的阵地,摧毁一个个的堡垒之后,他们惊恐的发现,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利用地形新构建的一道又一道的防线。
钢筋混凝土堡垒以及加固炮台,各种隐蔽起来的轻型火炮,加上阵地上密集的重机枪,之前用血肉换来的战果有些黯然失色。
虽然日军攻克了几个地形复杂的防御阵地,使得整个兵力能够压上,铺开,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无法全线压上,但是之前的欣喜荡然无存。
本以为随着战事的进展,他们很快就能够到青岛要塞主阵地,可是,他们发现这么想无比错误。
在舰炮无法支援的地方,他们遇到了阵地的反复争夺,对面的全都是中国军队,往往是刚刚拿下了阵地,转眼就被赶了下来,而且暴露出来的火炮阵地也损失惨重。
浮山攻坚战是最为惨烈的,在这里,日军丢下了八千具尸体,德军死伤八百余人,中国军队损失两千余人。
青岛要塞的外围防线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浮山防线。
之前善于打硬仗的苏凯与第一重炮教导师师长狄益青亲临浮山防线,根据地形设计了全新的防线。
浮山这座位于青岛市区东面的天然屏障,有效的阻挡了日军前进的脚步, 高大的浮山地形复杂,群山高耸,地势险恶,遍地是裸露的岩石,几乎没有上山之路。
德军在山上建立警戒哨所,不仅能监视着日军的一举一动,还可以观察到日军登陆后在沙子口一带的活动情况。该警戒哨所与北面的孤山哨所遥相呼应,在整个防御线上起到德军掌握全局的耳目作用。
日军视其眼中钉,肉中刺。若能攻下浮山,则可在此制高点上俯视青岛市区,特别是对观察德军的主防御线部署情况大有益处。况且还可以为海上的第二舰队提供炮击目标的方位。
日军先头部队的每次行动都在德军侦察小队的严密监视中,德军的侦察小队就在海拔330米的浮山顶上,日军指挥部对德军设在浮山山峰上的德军侦察小队恨之入骨,欲必除之而后快.因此占领浮山成为日军的第一进攻要素。
只有占领了浮山,才能切断德军在此一线的耳目,日军反而居高临下,可以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市区情况并能控制这里的大片范围。
对于中国军队来讲,浮山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完全可以凭借侦查飞机来得知日军的一举一动。
在之前的空战中,德军用向中国“购买”的飞机轻松的击落了嚣张的日本飞机,使得日本紧急从国内调集大量飞机过来,并且还不惜高价从中国手中购买十五架先进飞机。
当时李安生拍了板,卖。
结果,刚买到手的飞机没几天就全部折损,60余万元一架,如同抢钱一般的中国飞机就此成为了高价消耗品。
不过,日本飞机更不顶用,连续两批从日本紧急调过来的上百架飞机在“德军”的二十余家飞机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
无奈之下,日本再次的向中国低头,忍痛购买了三十架全新“高级”飞机,并且花费巨资,委托中国帮助培训飞行员。
正如之前日本兴师问罪时,江南飞机制造公司的回答,不是飞机不行,是日本的飞行员不行。
眼下还没有到彻底暴露底牌的时候,故而,引诱日本前来攻击浮山防线,也就成为了从一开始就制定的既定战略。
凭借着浮山以及周围的孤山等复杂地形,苏凯等人的气势更加磅礴,直接构建一个大型防御阵线,甚至在奢侈程度上盖过了青岛主战线,只是在永备工事上,没有青岛主阵地来得那么密集。
之前德军在浮山上的5个防御工事因山体的地势原因分布不合理,相互无法支援,有多处火力死角,造成德军防御力量分散,达不到一定的火力密度,日军或许能利用山岩的掩护接近山顶,为此,苏凯耗费了大量的物资,在营建前沿防线的同时,在孤山四周大动土木,营建了大批的钢筋混凝土堡垒工事。
日军怎么也没有想到,只是半个多月的时间,浮山整体防线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要不是受限于地方太小,无法构建更大规模的工事群,只怕日军更加的吓破胆。 ↑返回顶部↑
连续的将近两个月的战事,日军始终没有全部拿下青岛外围防线。
后世的德军因为兵力以及补给的不足,才导致了阵地逐步失守,最后投降。
而中国军队五万多人加入防线,大批物资与重炮的支援,使得整个防线成为了不亚于欧洲战场的绞肉机。
战役指挥苏凯动用了超过十万人的工兵与民夫,紧急的利用各种物资,修建了大批的防御工事。
要想坚持下去,炮台与堡垒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加固防线,那么随着炮台与堡垒的不断被摧毁,火力的下降,防线就会出现薄弱之处。
当日军不断的攻克一个个的阵地,摧毁一个个的堡垒之后,他们惊恐的发现,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利用地形新构建的一道又一道的防线。
钢筋混凝土堡垒以及加固炮台,各种隐蔽起来的轻型火炮,加上阵地上密集的重机枪,之前用血肉换来的战果有些黯然失色。
虽然日军攻克了几个地形复杂的防御阵地,使得整个兵力能够压上,铺开,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无法全线压上,但是之前的欣喜荡然无存。
本以为随着战事的进展,他们很快就能够到青岛要塞主阵地,可是,他们发现这么想无比错误。
在舰炮无法支援的地方,他们遇到了阵地的反复争夺,对面的全都是中国军队,往往是刚刚拿下了阵地,转眼就被赶了下来,而且暴露出来的火炮阵地也损失惨重。
浮山攻坚战是最为惨烈的,在这里,日军丢下了八千具尸体,德军死伤八百余人,中国军队损失两千余人。
青岛要塞的外围防线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浮山防线。
之前善于打硬仗的苏凯与第一重炮教导师师长狄益青亲临浮山防线,根据地形设计了全新的防线。
浮山这座位于青岛市区东面的天然屏障,有效的阻挡了日军前进的脚步, 高大的浮山地形复杂,群山高耸,地势险恶,遍地是裸露的岩石,几乎没有上山之路。
德军在山上建立警戒哨所,不仅能监视着日军的一举一动,还可以观察到日军登陆后在沙子口一带的活动情况。该警戒哨所与北面的孤山哨所遥相呼应,在整个防御线上起到德军掌握全局的耳目作用。
日军视其眼中钉,肉中刺。若能攻下浮山,则可在此制高点上俯视青岛市区,特别是对观察德军的主防御线部署情况大有益处。况且还可以为海上的第二舰队提供炮击目标的方位。
日军先头部队的每次行动都在德军侦察小队的严密监视中,德军的侦察小队就在海拔330米的浮山顶上,日军指挥部对德军设在浮山山峰上的德军侦察小队恨之入骨,欲必除之而后快.因此占领浮山成为日军的第一进攻要素。
只有占领了浮山,才能切断德军在此一线的耳目,日军反而居高临下,可以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市区情况并能控制这里的大片范围。
对于中国军队来讲,浮山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完全可以凭借侦查飞机来得知日军的一举一动。
在之前的空战中,德军用向中国“购买”的飞机轻松的击落了嚣张的日本飞机,使得日本紧急从国内调集大量飞机过来,并且还不惜高价从中国手中购买十五架先进飞机。
当时李安生拍了板,卖。
结果,刚买到手的飞机没几天就全部折损,60余万元一架,如同抢钱一般的中国飞机就此成为了高价消耗品。
不过,日本飞机更不顶用,连续两批从日本紧急调过来的上百架飞机在“德军”的二十余家飞机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
无奈之下,日本再次的向中国低头,忍痛购买了三十架全新“高级”飞机,并且花费巨资,委托中国帮助培训飞行员。
正如之前日本兴师问罪时,江南飞机制造公司的回答,不是飞机不行,是日本的飞行员不行。
眼下还没有到彻底暴露底牌的时候,故而,引诱日本前来攻击浮山防线,也就成为了从一开始就制定的既定战略。
凭借着浮山以及周围的孤山等复杂地形,苏凯等人的气势更加磅礴,直接构建一个大型防御阵线,甚至在奢侈程度上盖过了青岛主战线,只是在永备工事上,没有青岛主阵地来得那么密集。
之前德军在浮山上的5个防御工事因山体的地势原因分布不合理,相互无法支援,有多处火力死角,造成德军防御力量分散,达不到一定的火力密度,日军或许能利用山岩的掩护接近山顶,为此,苏凯耗费了大量的物资,在营建前沿防线的同时,在孤山四周大动土木,营建了大批的钢筋混凝土堡垒工事。
日军怎么也没有想到,只是半个多月的时间,浮山整体防线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要不是受限于地方太小,无法构建更大规模的工事群,只怕日军更加的吓破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