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歼击机/战斗机(6 / 14)
空中坦克
p-38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第一种军用飞机,绰号“闪电”。1937年,美国陆军航空队提出研制一种能在6100米高度以时速580千米飞行的截击机。豪尔赫博德和克莱伦斯约翰逊带领着洛克希德设计小组很快交出了设计方案。1939年1月27日,p-38成功首飞。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约翰逊说服了美国当局,将这款截击机改造成为当时战争更需要的攻击力更强的战斗机。改造后的p-38长11.5米,翼展15.9米,高3米,最大起飞重量近10吨,实用升限1.3万米,装有1门备弹150发的西斯潘诺20毫米机炮和4挺备弹各500发的12.7毫米机枪,并可携带火箭发射器或炸弹。
1942年,p-38投入实战,获得了巨大成功,此后足迹遍布整个二战战场,但使用最为成功的是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相比小巧而柔弱的日本零式战斗机,p-38明显具有更强的火力、更厚的装甲和更快的速度。该机的厚重和结实赋予其强大的战场生命力,其双尾撑结构能迅速吸收异常振动,油箱、尾翼等容易遭到打击的部位多有重叠,一般的炮弹和机枪难以造成致命毁伤。
1944年6月的一次战斗中,一架p-38与一架德国me-109相撞,结果,me-109失去机翼即刻坠毁,而p-38在失去了一侧的尾翼和螺旋桨后居然返回基地,并成功降落。在一次对日作战中,一架p-38遭受了日军密集的火力打击,身中100多处机枪和5处炮弹,一侧翼尖也被削去了近1米,竟也摇摇晃晃地飞了回来。坚固的p-38无疑是美国诸多王牌飞行员钟爱的座驾和日本飞行员的眼中钉。日本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说p-38是“最不愿意浪费炮弹的对手”。
狙杀山本五十六
1943年4月14日清晨,美国海军情报部截获了一份绝密电报:gf及属员将于4月18日上午8时由拉包尔出发,9时45分在巴莱尔机场降落。经过破译,gf身份被确定为美国人恨之入骨的山本五十六,他一手导演了珍珠港事件,令美国太平洋舰队险些全军覆没,早就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偶像和美国的肉中刺。得知此消息,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和罗斯福总统一致决定实施狙杀。在精心策划的猎杀行动中,p-38可以说是美国唯一能够胜任的机型。它航程较长,可达1800千米,而此次任务往返航程为1600千米;另外,该机火力强大,而且枪炮安装在机头位置,适于进行迎面战斗。
根据电报内容,山本座机为三菱1型轰炸机,由6架零式战斗机护送。为此,美国派出了18架p-38战斗机。为了隐蔽,机队以15米超低空贴海飞行700千米,通过了日本占领区,在规定时间抵达巴拉尔。一向以守时著称的山本果然准时出现,然而尾随其后的却是黑压压的上百架零式战斗机,敌我战机数量立刻发生了逆转。负责掩护的p-38立即爬高,将一群零式战机成功诱引过来,2架p-38成功甩掉副油箱,向山本座机冲去。此时的每一架p-38都受到数架零式战机的围追堵截,但两位驾驶p-38的“杀手”飞行员奋不顾身,死死咬住山本座机,终于将其在丛林上方击落。低空飞行的山本根本无法跳伞,当场毙命。
p-38在二战期间共生产了近1万架,直到后期p-51“野马”等战斗机出现后,才逐渐退出。2007年11月15日,人们在英国北威尔士海滩的沙石中间发现了一架完整的p-38战机。据考证,该机造于1941年,1942年9月27日由24岁的罗伯特埃利奥特少尉驾驶,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飞往欧洲西北部执行战斗任务,途中因燃料故障迫降在英国北威尔士海滩上。虽然当时埃利奥特成功脱险,但他于3个月后在战斗中牺牲,使得该机的去处无人知晓,在沙石中埋藏了65年之久。
p-38叛逃风云
在二战史上,马丁蒙蒂被认为是美国唯一一名叛逃的飞行员。
蒙蒂出生于美国一个极度虔诚的天主教家庭,深受种族主义、纳粹主义和极右翼煽动性言论的影响,后来因生计加入美国空军,期间又被反共反苏的宣传所感染,决定加入德国对苏作战。1944年10月13日,一架p-38刚刚完成检修,蒙蒂成功获得了试飞批准,驾机上天后立刻调转航向,最终降落在意大利米兰附近的荒野中。德军还不及做出反应,蒙蒂就高举双手走出飞机,被押解到审讯室。
经验丰富的德国空军主审官汉斯夏弗被蒙蒂搞得一头雾水,因为他与其他被俘美军飞行员迥然不同,既不反感美国,也缺少有价值的信息和文件,而且提出的要求是对苏联作战。对此个例,德军认为蒙蒂是一名间谍而非投诚者。于是马丁蒙蒂被关进了战俘营,二战后被美国接收。关于战俘营里的故事版本很多,有的说是蒙蒂一直是一名普通战俘,有的说蒙蒂被作为宣传工具在柏林宣读反动资料,也有的说蒙蒂加入了党卫队投降美国。而那架崭新的p-38也成为德国人的“宝贝”被仔细研究,等到美国人找到时,已经伤痕累累,直接被扔进了废品堆。
之后的故事更是充满了戏剧色彩。二战结束后,美国军事法庭居然没有发现蒙蒂的被俘实际上是叛逃未遂,于是在轻微处罚后恢复了其军籍,1948年以上士军衔退伍。不久,在当年主审蒙蒂的德国人夏弗后来也移居美国,配合了美军的一系列调查行动,蒙蒂当年的叛逃过程真相大白。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叛国、偷窃贵重军用物资拘禁了蒙蒂。按美国当时的法律足以判其死刑,但蒙蒂的辩护律师成功地利用其叛逃目的争取到减刑。最终,马丁蒙蒂被判处28年徒刑,1977年获释。
1.10 p-51“野马”:活塞战机的巅峰之作
二战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对战斗机来说,可谓更新换代极为迅速的时代。在战争的压迫下,先发者制人,后来者居上,一型胜过一型的飞机不断被推向战场,其中的巅峰之作莫过于美国的p-51“野马”战斗机。
意外之喜
相比众多名机,p-51的诞生颇具有戏剧性。前文提到,日渐衰败的英国在20世纪20~30年代疏于国防,在飞机制造业方面的消极怠慢与国际上势如破竹的发展趋势差距甚远。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以后,英国终于有了严重的危机感。幸好,英国民间的爱国人士们在政府觉醒之前研制出了“喷火”战斗机,可与德国的me-109战机相抗衡,但数量实在不够用。英国人不得不向美国求助,准备购进数百架柯蒂斯p-40战斗机。
然而,繁忙的柯蒂斯公司产量已经达到了瓶颈,美国的交货速度实在是赶不上欧洲战火的蔓延速度。急不可待的英国政府于1940年春派出一个飞机采购团直接跑到美国,找到北美飞机制造公司董事长詹姆斯金德伯格,希望能帮助赶制一部分p-40。北美飞机制造公司着实不是什么资深航空企业,可金德伯格却拒绝了英国的请求,因为他坚信,美国当时所有战斗机都不是德国me-109的对手,生产再多的p-40也是徒劳无功,而且他可以用比生产p-40更短的时间,研制出性能更好的新型战斗机。
金德伯格看似狂妄的断言其实有着深厚的资本。金德伯格不仅是优秀的商人,还曾做过飞行员和航空工程师,其团队中的埃德加舒默德还曾在德国梅赛施密特公司工作过。1938年初,金德伯格曾亲赴欧洲近距离调研当时各国的作战飞机。二战爆发后,他四处搜集各方作战报告,得到了上述结论,并有了初步想法。将信将疑的英国人很快便看到了新型战机的图纸。金德伯格承诺120天完工,而且他的团队果真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速度和品质。1940年10月26日,轻型战斗机p-51试飞成功,兴奋的英国人将其命名为“野马”,一下子就定了321架。p-51于1941年开始交付,1942年开始正式执行作战任务。
豪气野马
p-51机头纤细,机身线条流畅简洁,有效减小了飞行阻力,其尺寸与德国的me-109、英国的“喷火”以及日本的零式战斗机相似,但合理的气动布局使载油量增大了3倍,航程超过1000千米,因此非常适于为远程轰炸机进行护航,突破了长距离空袭安全性方面的瓶颈。该机首个型号a型最大时速627.5千米,升限9600米,爬升6000米仅需9.1分钟,两个机翼前缘装有4挺勃朗宁mg53-212.7毫米机枪,各备弹280~350发,并可携带数枚132~250千克炸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p-51不断升级,速度、爬升率、航程、武器装备等也有了大幅提升,超越了二战中所有战斗机。
其实,p-51的高空机动性比不上“喷火”,防御性不如p-47,但它很好地将这两个重要性能进行了折中,生产和维护成本又低于“喷火”和p-47,且盟军正值战略大反攻阶段,急需可执行高速远程护航的战斗机。p-51各型共计生产约1.5万架,在技术上和实战上都完全匹配了盟军的军事需求,被评为二战主力战斗机中最优秀机种之一,是盟军制空权的象征。p-51的成功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最卓越的战斗机并不需要各个指标都超越群雄,而需要综合性能达到最优,最符合时局所需。
正如p-51的缔造者金德伯格所预期,p-51比美国所有其他战斗机都棒,结果,不仅英国人大喜过望,美国人自己也垂涎三尺。在最初为英国生产的150架中,美军居然扣掉了一大半,只将57架真正交付。后来,美国订购了越来越多的p-51,各个战斗机大队也相继换装了“野马”,以至于最初为英国人生产的p-51慢慢变成了美军的象征。
辉煌战绩
p-51的参战经历写满了胜利与辉煌。1942年8月19日,英军的两架“野马”潜入被德军占领的法国境内,利用该机优异的超低空性能,在距地3米的距离对德军步兵狂扫。面对天上的攻击,地上的德军毫无还击之力。德方2架fw-190战斗机来攻击时,p-51又从超低空距离甩开敌机,并将对方打掉一架。1944年3月6日,美军上百架p-51与600架p-47在柏林大空袭中与德机激战,41架德机被p-51击落。接下来,p-51成为为轰炸机护航的主力飞机,参加了诺曼底登陆、英苏间穿梭轰炸等重要战斗行动。德国虽然也在不断更新战斗机,但综合性能终究无法战胜“野马”,制空权完全被同盟国掌控。据统计,在欧洲战场上,p-51出动13873架次,投弹5668吨,击落敌机4950架,击毁了4131个地面目标,自己共损失2520架。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在初期空战中风光无限,主要原因就是日本于1940年推出了体积小、速度快、灵活性强、火力猛、航程远的零式战斗机,使美军飞行员一见到零式战机就几乎放弃了归航,而p-51的到来彻底终结了“零式”的嚣张。p-51在零式战斗机引以为傲的各个参数上都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而且安全防御性能远远高于零式战斗机。日军飞行员屡战屡败的噩梦开始了。1945年1月11日,美军第71战术侦察机大队第82中队刚换装p-51,比尔肖莫中尉在空中遇到了由12架战斗机和1架轰炸机组成的日军机群。在悬殊的数量对比之下,肖莫先是利用爬高俯冲从上面打掉了4架战斗机,又钻到轰炸机下方从机腹将其击落,接着追赶2架试图逃跑的日机将其击落,仅用6分钟完成了0:6的战绩。在战争末期,p-51进驻硫磺岛,在袭击日本本土的行动中为轰炸机护航或实施直接突击,此时,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太平洋上空的p-51几乎完全是在进行“表演”。
p-51的优异性能使其在战后仍继续服役,即使到了喷气式飞机时代,“野马”还活跃在部分战场上,在玻利维亚、多米尼加、危地马拉等国的空军一直服役到20世纪60年代,是生命力最为持久的活塞发动机战斗机。
1.11 me-262:坎坷的喷气式战斗机鼻祖
正是因为活跃在二战战场上的几乎都是活塞式飞机,人们经常认为喷气式飞机是在二战结束以后产生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德国的me-262和英国的“流星”都是出现在二战战场上的喷气式战斗机,其中,me-262出现时间更早,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架实用性喷气式战斗机,但它的诞生和发展充满了坎坷。 ↑返回顶部↑
p-38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第一种军用飞机,绰号“闪电”。1937年,美国陆军航空队提出研制一种能在6100米高度以时速580千米飞行的截击机。豪尔赫博德和克莱伦斯约翰逊带领着洛克希德设计小组很快交出了设计方案。1939年1月27日,p-38成功首飞。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约翰逊说服了美国当局,将这款截击机改造成为当时战争更需要的攻击力更强的战斗机。改造后的p-38长11.5米,翼展15.9米,高3米,最大起飞重量近10吨,实用升限1.3万米,装有1门备弹150发的西斯潘诺20毫米机炮和4挺备弹各500发的12.7毫米机枪,并可携带火箭发射器或炸弹。
1942年,p-38投入实战,获得了巨大成功,此后足迹遍布整个二战战场,但使用最为成功的是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相比小巧而柔弱的日本零式战斗机,p-38明显具有更强的火力、更厚的装甲和更快的速度。该机的厚重和结实赋予其强大的战场生命力,其双尾撑结构能迅速吸收异常振动,油箱、尾翼等容易遭到打击的部位多有重叠,一般的炮弹和机枪难以造成致命毁伤。
1944年6月的一次战斗中,一架p-38与一架德国me-109相撞,结果,me-109失去机翼即刻坠毁,而p-38在失去了一侧的尾翼和螺旋桨后居然返回基地,并成功降落。在一次对日作战中,一架p-38遭受了日军密集的火力打击,身中100多处机枪和5处炮弹,一侧翼尖也被削去了近1米,竟也摇摇晃晃地飞了回来。坚固的p-38无疑是美国诸多王牌飞行员钟爱的座驾和日本飞行员的眼中钉。日本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说p-38是“最不愿意浪费炮弹的对手”。
狙杀山本五十六
1943年4月14日清晨,美国海军情报部截获了一份绝密电报:gf及属员将于4月18日上午8时由拉包尔出发,9时45分在巴莱尔机场降落。经过破译,gf身份被确定为美国人恨之入骨的山本五十六,他一手导演了珍珠港事件,令美国太平洋舰队险些全军覆没,早就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偶像和美国的肉中刺。得知此消息,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和罗斯福总统一致决定实施狙杀。在精心策划的猎杀行动中,p-38可以说是美国唯一能够胜任的机型。它航程较长,可达1800千米,而此次任务往返航程为1600千米;另外,该机火力强大,而且枪炮安装在机头位置,适于进行迎面战斗。
根据电报内容,山本座机为三菱1型轰炸机,由6架零式战斗机护送。为此,美国派出了18架p-38战斗机。为了隐蔽,机队以15米超低空贴海飞行700千米,通过了日本占领区,在规定时间抵达巴拉尔。一向以守时著称的山本果然准时出现,然而尾随其后的却是黑压压的上百架零式战斗机,敌我战机数量立刻发生了逆转。负责掩护的p-38立即爬高,将一群零式战机成功诱引过来,2架p-38成功甩掉副油箱,向山本座机冲去。此时的每一架p-38都受到数架零式战机的围追堵截,但两位驾驶p-38的“杀手”飞行员奋不顾身,死死咬住山本座机,终于将其在丛林上方击落。低空飞行的山本根本无法跳伞,当场毙命。
p-38在二战期间共生产了近1万架,直到后期p-51“野马”等战斗机出现后,才逐渐退出。2007年11月15日,人们在英国北威尔士海滩的沙石中间发现了一架完整的p-38战机。据考证,该机造于1941年,1942年9月27日由24岁的罗伯特埃利奥特少尉驾驶,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飞往欧洲西北部执行战斗任务,途中因燃料故障迫降在英国北威尔士海滩上。虽然当时埃利奥特成功脱险,但他于3个月后在战斗中牺牲,使得该机的去处无人知晓,在沙石中埋藏了65年之久。
p-38叛逃风云
在二战史上,马丁蒙蒂被认为是美国唯一一名叛逃的飞行员。
蒙蒂出生于美国一个极度虔诚的天主教家庭,深受种族主义、纳粹主义和极右翼煽动性言论的影响,后来因生计加入美国空军,期间又被反共反苏的宣传所感染,决定加入德国对苏作战。1944年10月13日,一架p-38刚刚完成检修,蒙蒂成功获得了试飞批准,驾机上天后立刻调转航向,最终降落在意大利米兰附近的荒野中。德军还不及做出反应,蒙蒂就高举双手走出飞机,被押解到审讯室。
经验丰富的德国空军主审官汉斯夏弗被蒙蒂搞得一头雾水,因为他与其他被俘美军飞行员迥然不同,既不反感美国,也缺少有价值的信息和文件,而且提出的要求是对苏联作战。对此个例,德军认为蒙蒂是一名间谍而非投诚者。于是马丁蒙蒂被关进了战俘营,二战后被美国接收。关于战俘营里的故事版本很多,有的说是蒙蒂一直是一名普通战俘,有的说蒙蒂被作为宣传工具在柏林宣读反动资料,也有的说蒙蒂加入了党卫队投降美国。而那架崭新的p-38也成为德国人的“宝贝”被仔细研究,等到美国人找到时,已经伤痕累累,直接被扔进了废品堆。
之后的故事更是充满了戏剧色彩。二战结束后,美国军事法庭居然没有发现蒙蒂的被俘实际上是叛逃未遂,于是在轻微处罚后恢复了其军籍,1948年以上士军衔退伍。不久,在当年主审蒙蒂的德国人夏弗后来也移居美国,配合了美军的一系列调查行动,蒙蒂当年的叛逃过程真相大白。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叛国、偷窃贵重军用物资拘禁了蒙蒂。按美国当时的法律足以判其死刑,但蒙蒂的辩护律师成功地利用其叛逃目的争取到减刑。最终,马丁蒙蒂被判处28年徒刑,1977年获释。
1.10 p-51“野马”:活塞战机的巅峰之作
二战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对战斗机来说,可谓更新换代极为迅速的时代。在战争的压迫下,先发者制人,后来者居上,一型胜过一型的飞机不断被推向战场,其中的巅峰之作莫过于美国的p-51“野马”战斗机。
意外之喜
相比众多名机,p-51的诞生颇具有戏剧性。前文提到,日渐衰败的英国在20世纪20~30年代疏于国防,在飞机制造业方面的消极怠慢与国际上势如破竹的发展趋势差距甚远。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以后,英国终于有了严重的危机感。幸好,英国民间的爱国人士们在政府觉醒之前研制出了“喷火”战斗机,可与德国的me-109战机相抗衡,但数量实在不够用。英国人不得不向美国求助,准备购进数百架柯蒂斯p-40战斗机。
然而,繁忙的柯蒂斯公司产量已经达到了瓶颈,美国的交货速度实在是赶不上欧洲战火的蔓延速度。急不可待的英国政府于1940年春派出一个飞机采购团直接跑到美国,找到北美飞机制造公司董事长詹姆斯金德伯格,希望能帮助赶制一部分p-40。北美飞机制造公司着实不是什么资深航空企业,可金德伯格却拒绝了英国的请求,因为他坚信,美国当时所有战斗机都不是德国me-109的对手,生产再多的p-40也是徒劳无功,而且他可以用比生产p-40更短的时间,研制出性能更好的新型战斗机。
金德伯格看似狂妄的断言其实有着深厚的资本。金德伯格不仅是优秀的商人,还曾做过飞行员和航空工程师,其团队中的埃德加舒默德还曾在德国梅赛施密特公司工作过。1938年初,金德伯格曾亲赴欧洲近距离调研当时各国的作战飞机。二战爆发后,他四处搜集各方作战报告,得到了上述结论,并有了初步想法。将信将疑的英国人很快便看到了新型战机的图纸。金德伯格承诺120天完工,而且他的团队果真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速度和品质。1940年10月26日,轻型战斗机p-51试飞成功,兴奋的英国人将其命名为“野马”,一下子就定了321架。p-51于1941年开始交付,1942年开始正式执行作战任务。
豪气野马
p-51机头纤细,机身线条流畅简洁,有效减小了飞行阻力,其尺寸与德国的me-109、英国的“喷火”以及日本的零式战斗机相似,但合理的气动布局使载油量增大了3倍,航程超过1000千米,因此非常适于为远程轰炸机进行护航,突破了长距离空袭安全性方面的瓶颈。该机首个型号a型最大时速627.5千米,升限9600米,爬升6000米仅需9.1分钟,两个机翼前缘装有4挺勃朗宁mg53-212.7毫米机枪,各备弹280~350发,并可携带数枚132~250千克炸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p-51不断升级,速度、爬升率、航程、武器装备等也有了大幅提升,超越了二战中所有战斗机。
其实,p-51的高空机动性比不上“喷火”,防御性不如p-47,但它很好地将这两个重要性能进行了折中,生产和维护成本又低于“喷火”和p-47,且盟军正值战略大反攻阶段,急需可执行高速远程护航的战斗机。p-51各型共计生产约1.5万架,在技术上和实战上都完全匹配了盟军的军事需求,被评为二战主力战斗机中最优秀机种之一,是盟军制空权的象征。p-51的成功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最卓越的战斗机并不需要各个指标都超越群雄,而需要综合性能达到最优,最符合时局所需。
正如p-51的缔造者金德伯格所预期,p-51比美国所有其他战斗机都棒,结果,不仅英国人大喜过望,美国人自己也垂涎三尺。在最初为英国生产的150架中,美军居然扣掉了一大半,只将57架真正交付。后来,美国订购了越来越多的p-51,各个战斗机大队也相继换装了“野马”,以至于最初为英国人生产的p-51慢慢变成了美军的象征。
辉煌战绩
p-51的参战经历写满了胜利与辉煌。1942年8月19日,英军的两架“野马”潜入被德军占领的法国境内,利用该机优异的超低空性能,在距地3米的距离对德军步兵狂扫。面对天上的攻击,地上的德军毫无还击之力。德方2架fw-190战斗机来攻击时,p-51又从超低空距离甩开敌机,并将对方打掉一架。1944年3月6日,美军上百架p-51与600架p-47在柏林大空袭中与德机激战,41架德机被p-51击落。接下来,p-51成为为轰炸机护航的主力飞机,参加了诺曼底登陆、英苏间穿梭轰炸等重要战斗行动。德国虽然也在不断更新战斗机,但综合性能终究无法战胜“野马”,制空权完全被同盟国掌控。据统计,在欧洲战场上,p-51出动13873架次,投弹5668吨,击落敌机4950架,击毁了4131个地面目标,自己共损失2520架。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在初期空战中风光无限,主要原因就是日本于1940年推出了体积小、速度快、灵活性强、火力猛、航程远的零式战斗机,使美军飞行员一见到零式战机就几乎放弃了归航,而p-51的到来彻底终结了“零式”的嚣张。p-51在零式战斗机引以为傲的各个参数上都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而且安全防御性能远远高于零式战斗机。日军飞行员屡战屡败的噩梦开始了。1945年1月11日,美军第71战术侦察机大队第82中队刚换装p-51,比尔肖莫中尉在空中遇到了由12架战斗机和1架轰炸机组成的日军机群。在悬殊的数量对比之下,肖莫先是利用爬高俯冲从上面打掉了4架战斗机,又钻到轰炸机下方从机腹将其击落,接着追赶2架试图逃跑的日机将其击落,仅用6分钟完成了0:6的战绩。在战争末期,p-51进驻硫磺岛,在袭击日本本土的行动中为轰炸机护航或实施直接突击,此时,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太平洋上空的p-51几乎完全是在进行“表演”。
p-51的优异性能使其在战后仍继续服役,即使到了喷气式飞机时代,“野马”还活跃在部分战场上,在玻利维亚、多米尼加、危地马拉等国的空军一直服役到20世纪60年代,是生命力最为持久的活塞发动机战斗机。
1.11 me-262:坎坷的喷气式战斗机鼻祖
正是因为活跃在二战战场上的几乎都是活塞式飞机,人们经常认为喷气式飞机是在二战结束以后产生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德国的me-262和英国的“流星”都是出现在二战战场上的喷气式战斗机,其中,me-262出现时间更早,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架实用性喷气式战斗机,但它的诞生和发展充满了坎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