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 第103节(3 / 4)
陆尚说:“我是独身来的京城,夫人并未同往。”
得了这个答案, 老妇难掩面上的失落,但她还是很快打起精神, 将当年的事再一次给儿子儿媳讲了一遍。
数十年前,陆尚和姜婉宁第一次去塘镇时,便是给这位老妇写了第一封书信,当时因念起年迈可怜,并没有收任何钱,但他们的小人画还是在塘镇掀起一阵新风潮。
陆尚在瞧见老妇的模样后,就将所有往事都串联起来,包括那汉子为什么能画出不曾在京城中流传的简笔画,又是学了什么好心人,才有了今日在城门口的免费书信摊子。
关于数十年前,老妇在镇上得好心人相助的事,她已经跟儿孙讲了很多遍,尤其是这两年上了年纪,隔上个十天半个月就会念叨一回,以至当年的那些事情,无论是她的儿子还是儿媳,基本都是可以倒背如流了,只是头一回见着真人,有种故事照进现实的惊奇感,边听边连连向陆尚投去打量的目光。
“要不是碰上了公子和夫人,你如何能见你爹最后一面啊……还有我和惠娘,如今还不知在哪个地方艰难讨生,只怕蹉跎半辈子,也等不到你回来了……这可是咱们全家的大恩人!”
正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这些年里,自从老妇被儿子接来京中,日子过的是一天比一天好,也碰上了许多与家中常有往来的朋友,逢年过节,又或者只是平常,总会往家里送些东西来。
老妇会记着他们的好,但这些好还是太单薄了,永远比不上被她藏在心头的那份挂念,或许在她心中,只有陆尚和姜婉宁才称得上是他们老李家的恩人。
汉子姓李,单名一个辉字,老妇姓童,儿媳则是李蒋氏。
李辉瞧着是个五大三粗、目凶面横的,却是个实打实孝敬的,便是对家中妻儿,也是极为体贴和照顾。
陆尚光是刚才在城门口看他的那一会儿,就知道这是一个有良心的人,他并不会因为前来写信的人没有钱就心生嫌隙,或许言语动作粗鲁了一些,可从头到尾,也没见他赶过任何人。
与其说是不耐烦,到更像生性如此,就是个急躁性子。
童老夫人来来去去将旧事念了好几遍,可没有任何一人打断她,只管默默听着,再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就是陆尚很少被人这样夸,实在有些羞愧,最后只能匆匆摆手:“您谬赞了,举手之劳,算不得大事。”
然而,不光童老夫人不认同这话,连李辉和李蒋氏都在童老夫人的要求下,先后向他行了谢礼。
看童老夫人那意思,要不是因为还在铺子里,她左右也是要儿子儿媳跪谢恩人的。
陆尚汗颜,可是不敢答应童老夫人邀他去家中一坐的邀请了。
时近傍晚,京城不比其他地方,入夜不久就会宵禁,陆尚下榻的地方离城门尚有些距离,为了能及时赶回去,他也不好在此地多留,只能跟李辉再约个时间,等日后再碰一面。
而李家几人也是要赶着回家的,只恨相识的时间太短,竟叫他们没了多久叙旧的时间。
最后李辉只能耐心哄着老太太:“娘你别急,等过两天我跟陆公子见面时,一定邀公子来家中小坐两日。”
听闻这话,童夫人向陆尚投来希冀的目光。
陆尚无法,只能暂且应下。
分别前,陆尚和李辉约了两日后的晌午到羡仙楼中见面,最后寒暄两句,两相作别。
李家众人还要将凉茶铺子给关了,陆尚和詹顺安则先走一步。
等离凉茶铺子远了些,詹顺安才砸么砸么嘴:“真真是没想到,还有这般巧合的事,听那位童老夫人说,这都过了十来年了吧,他们家却能将一写信之事记到现在,也算重情重义了。”
“可不是。”陆尚应和一声,“我还奇怪京城写信怎么也有了小人画,原来是前有渊源,不过这也正好,能跟那位李哥结识了。”
“老板可听见了?李辉说要去羡仙楼见面,老板可知羡仙楼是什么地方?”在陆尚一心念书的这些日子里,詹顺安也不是全待在中转点的,他隔三差五也会进京城走一走,一来是给家人带些只京城特有的稀罕玩意儿,二来也是见见世面。
毫不夸张的说,那羡仙楼在京中的地位,毫不亚于观鹤楼在塘镇的地位,皆是极为有名的酒楼了。
陆尚也点头:“略有听说过,刚才听城门口写信的百姓说,李哥是做出海生意的,这年头出海的人还不算多,只要不碰上大风大浪,肯定能有不少赚头。” ↑返回顶部↑
得了这个答案, 老妇难掩面上的失落,但她还是很快打起精神, 将当年的事再一次给儿子儿媳讲了一遍。
数十年前,陆尚和姜婉宁第一次去塘镇时,便是给这位老妇写了第一封书信,当时因念起年迈可怜,并没有收任何钱,但他们的小人画还是在塘镇掀起一阵新风潮。
陆尚在瞧见老妇的模样后,就将所有往事都串联起来,包括那汉子为什么能画出不曾在京城中流传的简笔画,又是学了什么好心人,才有了今日在城门口的免费书信摊子。
关于数十年前,老妇在镇上得好心人相助的事,她已经跟儿孙讲了很多遍,尤其是这两年上了年纪,隔上个十天半个月就会念叨一回,以至当年的那些事情,无论是她的儿子还是儿媳,基本都是可以倒背如流了,只是头一回见着真人,有种故事照进现实的惊奇感,边听边连连向陆尚投去打量的目光。
“要不是碰上了公子和夫人,你如何能见你爹最后一面啊……还有我和惠娘,如今还不知在哪个地方艰难讨生,只怕蹉跎半辈子,也等不到你回来了……这可是咱们全家的大恩人!”
正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这些年里,自从老妇被儿子接来京中,日子过的是一天比一天好,也碰上了许多与家中常有往来的朋友,逢年过节,又或者只是平常,总会往家里送些东西来。
老妇会记着他们的好,但这些好还是太单薄了,永远比不上被她藏在心头的那份挂念,或许在她心中,只有陆尚和姜婉宁才称得上是他们老李家的恩人。
汉子姓李,单名一个辉字,老妇姓童,儿媳则是李蒋氏。
李辉瞧着是个五大三粗、目凶面横的,却是个实打实孝敬的,便是对家中妻儿,也是极为体贴和照顾。
陆尚光是刚才在城门口看他的那一会儿,就知道这是一个有良心的人,他并不会因为前来写信的人没有钱就心生嫌隙,或许言语动作粗鲁了一些,可从头到尾,也没见他赶过任何人。
与其说是不耐烦,到更像生性如此,就是个急躁性子。
童老夫人来来去去将旧事念了好几遍,可没有任何一人打断她,只管默默听着,再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就是陆尚很少被人这样夸,实在有些羞愧,最后只能匆匆摆手:“您谬赞了,举手之劳,算不得大事。”
然而,不光童老夫人不认同这话,连李辉和李蒋氏都在童老夫人的要求下,先后向他行了谢礼。
看童老夫人那意思,要不是因为还在铺子里,她左右也是要儿子儿媳跪谢恩人的。
陆尚汗颜,可是不敢答应童老夫人邀他去家中一坐的邀请了。
时近傍晚,京城不比其他地方,入夜不久就会宵禁,陆尚下榻的地方离城门尚有些距离,为了能及时赶回去,他也不好在此地多留,只能跟李辉再约个时间,等日后再碰一面。
而李家几人也是要赶着回家的,只恨相识的时间太短,竟叫他们没了多久叙旧的时间。
最后李辉只能耐心哄着老太太:“娘你别急,等过两天我跟陆公子见面时,一定邀公子来家中小坐两日。”
听闻这话,童夫人向陆尚投来希冀的目光。
陆尚无法,只能暂且应下。
分别前,陆尚和李辉约了两日后的晌午到羡仙楼中见面,最后寒暄两句,两相作别。
李家众人还要将凉茶铺子给关了,陆尚和詹顺安则先走一步。
等离凉茶铺子远了些,詹顺安才砸么砸么嘴:“真真是没想到,还有这般巧合的事,听那位童老夫人说,这都过了十来年了吧,他们家却能将一写信之事记到现在,也算重情重义了。”
“可不是。”陆尚应和一声,“我还奇怪京城写信怎么也有了小人画,原来是前有渊源,不过这也正好,能跟那位李哥结识了。”
“老板可听见了?李辉说要去羡仙楼见面,老板可知羡仙楼是什么地方?”在陆尚一心念书的这些日子里,詹顺安也不是全待在中转点的,他隔三差五也会进京城走一走,一来是给家人带些只京城特有的稀罕玩意儿,二来也是见见世面。
毫不夸张的说,那羡仙楼在京中的地位,毫不亚于观鹤楼在塘镇的地位,皆是极为有名的酒楼了。
陆尚也点头:“略有听说过,刚才听城门口写信的百姓说,李哥是做出海生意的,这年头出海的人还不算多,只要不碰上大风大浪,肯定能有不少赚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