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第8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把命运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上,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啊!
  赵五娘知道自己无法拒绝,没有人不渴望那样活着,崔时知给她抛出的诱惑,甚至压过了那些无处安放、即将喷发的刻骨恨意。
  哪怕知道前路艰难,甚至她必须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可她还是想去摘下这个果子尝一口。
  为了自己也为了女儿,她愿意去陪崔时知下那一盘赌上她们母女一生命运的棋!
  和谈的各项条约最终敲定,时知与荀延于扬子江畔歃血为盟,签订了《平州条约》,双方划分清楚疆域边界,承诺各自为政、互不侵犯。这便是后世史书记载的著名历史事件——“平州会盟”。
  这个条约签订,代表着自大良内乱起动荡了十二年之久的天下,终于迎来期盼已久的和平时期,虽然所有人都不知道这和平到底能持续多久,可终究还是看到了希望。
  许多平州百姓听到消息后,纷纷上街欢呼雀跃,前些日子平州风声鹤唳,他们实在是怕了,如今总算能有几天太平日子可以过,自然是要高兴一场。
  新一期《启智月报》也大篇幅报道了这个消息,这让一直关注平州和谈动向的人纷纷放下心来,尤其是当初集体跪谏的儒生当街放声又哭又笑,他们总觉得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也有他们一份努力。
  时知签完条约后仍旧是没随大部队离开,她一路轻车简行,从湖州又回到江南,继续她之前被迫中断的巡视。
  平州之行有了意外收获,同时这和谈之事出乎意料的顺利,其实也为她争取了更宽裕的时间去安排布局。
  第139章 二合一
  是年二月春回,横贯云州与允州的晴金河在经春汛后,一奇石自河心降世,渔人打捞上来,围观者众多。
  这奇石上的纹络奇异非常,竖看隐约能看出“荀氏英主,承天之祜”八个篆体文字,横看连在一起又恰似对应二十八星宿。
  民间一时议论纷纷,“天命在荀”的传言不经一月就已经传遍整个南方。
  时知此时正准备动身去靖州,听到荀氏的动作她并没有什么反应,自古以来改朝换代都需要用点“天命所授”的手段,这并不稀奇。
  “女郎,您也该考虑以后了。”
  文武属官们在听到这件事后,开始劝谏时知考虑立国的问题。
  “国是得立,但怎么立得再看看。”时知怅然的叹气,她知道这些人的心思,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要是她没记错,原著中这个时间点荀延已经顺利登基,虽然北方没有全部统一,但他只用三年最终让郑氏归降。
  郑氏归降用得理由就是“天命不授”,作为老天的亲儿子,荀延运气一直都不错,在和郑氏对打的时候,北方不是外敌入侵就是天灾不断。
  如今北方疆域换了主人,可要来的天灾只怕不会更换,时知此刻头顶巨雷,她知道自己真正的考验还没来,这也是她选择半推半就让荀延把和谈推动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她知道一个巨大的危机将要来临,虽然具体时间不清楚,但这种情形下她不能和荀延开战。
  只怪当初跳太多章节直接看大结局,根本不知道北方那几年到底是什么地方发生了天灾。
  时知现在只能记得小说后面说荀延统一天下后因北方大旱许久减免部分地区两年税收,被称仁心德政。
  她要是现在着急立国,指不定被编排成什么样子,当然了她不立国应该也少不了被编排,这事儿当初搁郑氏一堆男人身上都摆不平,何况是她呢!
  只不过,既然知道要打雷,那她也不能干等着被劈,荀延到时候肯定要拿这些事大做文章,所以时知早就想好了,有雷大家一起背!
  所以荀氏这天命碑消息传得这么快,除了荀氏推波助澜,也是有时知故意放水的意思。
  宁州、蕲州和长安都在北方,要是天灾真要大规模爆发,那这两个地方总不会全都置身事外吧?
  时知隐约记得荀延后来在金陵建都就是因为觉得长安“不详”,至于怎么个不详她是完全不记得了,想来总不会是因为郑氏住过他就嫌弃吧?
  当然了,如果说这三个地区真全都幸运逃过一劫,那时知只能对这“天命”服气!荀延一定是老天亲儿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