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求生手册 第110节(2 / 4)
江宁顺势打量着对方。眼前的张良不似当年的稚嫩小童, 也与人们脑海中勾画出的温和谦和、胸有成竹的谋生形象有所不同。一把长剑, 三两义士, 便敢行刺嬴政, 此等胆魄反而像极了破釜沉舟的将军。
“在下不明白, 我们只在我儿时见过一面,大夫为何还能认出我?”张良开口。
“好看的容貌自然难以忘怀。”她笑了一下心道, 而且在博浪沙行刺的就你一个,我要是反应不过来才是蠢笨了。
本以为会得到什么高大上理由的张良哽住了,看样子是没想到容貌拖了后腿。
江宁装作没看见,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水。
两人相顾无言良久,张良忽然问她:“当年公子非为什么会突然自尽?”
听闻故人的名字,她顿了顿。尽管时隔多年,那种看着人走向死局的无力感总是令人难以忘怀。
“我想这点你很清楚。”她垂眸看向茶杯的茶水,仿佛透过茶水看到当年的最后一面。
“公子素来小心谨慎,他断不会如此轻易暴露,白白葬送自己的性命。定然是有人出卖了他!”事关故交张良虽然在克制但言语间那面还是流露出激动之情。
“人非完人岂能算漏无疑?”她抬眼看向张良,“公子非入秦的使命陛下心知肚明,他给了公子非一年的时间思考,而那篇《存韩》是他的回复。陛下爱惜公子非的才华,但这是不代表他会被蒙蔽,看不到公子非的计策会给秦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时赵国的实力依旧强盛,况且还有李牧在。若是按照韩非的思路攻打赵国,将有十万秦兵将客死他乡。即使最后靠着强攻拿下了赵国,秦国自己也会有非常大的消耗,这会导致吞并六国的步调放慢,其中有什么变故就未尝可知了。
“从来都没有人告发,一切都是公子非的选择。我们都在想办法让他活下来,是他选择与韩国生死与共的。”她长叹一口气后,“或许于他而言,这是他认为的最好的结局。”
张良默然许久后说道:“人如莲,看似漂浮水中,无依无靠,实则根茎入泥,任凭波涛汹涌亦不离故土。”
“然也。”江宁颔首,抿了口茶说道,“若他不是公子非,我想今日临淄之行也会有他的身影吧。”
张良并不表态。
“我知道你们这些人并不是因为权势财富而放不下故国,你们所做的是为了心中的义。为人臣者,当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我提醒你们一句,儒家至圣先师曾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
“大夫是在劝良?”
“是。”她大方承认,“昔年在咸阳宫中,我亦劝过公子非。不过我失败了,尽管如此,看到你以后我还是想试试。”
“为何?”
“救人难道还需要理由吗?”江宁浅笑,“世家大家不是一向提倡人之友爱吗?怎么先生自己都忘了?”
张良作揖:“是良的多心了,还请见谅。只是——”
“先生不必急着回绝我,”她打断了张良的话,“人常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2],我想请先生在准备反秦之余,再好好看一看秦国之下人们生活得到底如何?若是先生看了以后还是觉得应该复韩,我便再不起规劝之语。”
“你要放我走?”张良错愕。
“是啊。不放你走,你怎么看呢?”江宁掩唇轻笑,打趣道,“先生莫不是被吓傻了?”说到这里,她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先生,你是不是把我们的马车给砸了?”
“……虽然有此打算,但大夫和孩童也在马车中,我并不想伤害妇孺的。”说到这里,张良疑惑,“这是我最开始的计划,并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大夫是如何知道的?”
“楚人善巫,我自然是占卜得到的答案。”江宁睁着眼睛说瞎话,又转移话题,“换衣服吧,我送你出去。”
“换,换衣服?”
“是啊。你不扮成侍奉的宫人怎么出去?”她一脸无辜。
张良:“……”
送走了张良后,江宁回到了屋子里。只见嬴政和三个孩子坐在床榻上,四双眼睛一齐盯着她。不用想,这三个小家伙在她跟张良说话的时候就醒了,在自己和张良离开后就找来了嬴政,把所有事情都告诉嬴政了。 ↑返回顶部↑
“在下不明白, 我们只在我儿时见过一面,大夫为何还能认出我?”张良开口。
“好看的容貌自然难以忘怀。”她笑了一下心道, 而且在博浪沙行刺的就你一个,我要是反应不过来才是蠢笨了。
本以为会得到什么高大上理由的张良哽住了,看样子是没想到容貌拖了后腿。
江宁装作没看见,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水。
两人相顾无言良久,张良忽然问她:“当年公子非为什么会突然自尽?”
听闻故人的名字,她顿了顿。尽管时隔多年,那种看着人走向死局的无力感总是令人难以忘怀。
“我想这点你很清楚。”她垂眸看向茶杯的茶水,仿佛透过茶水看到当年的最后一面。
“公子素来小心谨慎,他断不会如此轻易暴露,白白葬送自己的性命。定然是有人出卖了他!”事关故交张良虽然在克制但言语间那面还是流露出激动之情。
“人非完人岂能算漏无疑?”她抬眼看向张良,“公子非入秦的使命陛下心知肚明,他给了公子非一年的时间思考,而那篇《存韩》是他的回复。陛下爱惜公子非的才华,但这是不代表他会被蒙蔽,看不到公子非的计策会给秦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时赵国的实力依旧强盛,况且还有李牧在。若是按照韩非的思路攻打赵国,将有十万秦兵将客死他乡。即使最后靠着强攻拿下了赵国,秦国自己也会有非常大的消耗,这会导致吞并六国的步调放慢,其中有什么变故就未尝可知了。
“从来都没有人告发,一切都是公子非的选择。我们都在想办法让他活下来,是他选择与韩国生死与共的。”她长叹一口气后,“或许于他而言,这是他认为的最好的结局。”
张良默然许久后说道:“人如莲,看似漂浮水中,无依无靠,实则根茎入泥,任凭波涛汹涌亦不离故土。”
“然也。”江宁颔首,抿了口茶说道,“若他不是公子非,我想今日临淄之行也会有他的身影吧。”
张良并不表态。
“我知道你们这些人并不是因为权势财富而放不下故国,你们所做的是为了心中的义。为人臣者,当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我提醒你们一句,儒家至圣先师曾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
“大夫是在劝良?”
“是。”她大方承认,“昔年在咸阳宫中,我亦劝过公子非。不过我失败了,尽管如此,看到你以后我还是想试试。”
“为何?”
“救人难道还需要理由吗?”江宁浅笑,“世家大家不是一向提倡人之友爱吗?怎么先生自己都忘了?”
张良作揖:“是良的多心了,还请见谅。只是——”
“先生不必急着回绝我,”她打断了张良的话,“人常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2],我想请先生在准备反秦之余,再好好看一看秦国之下人们生活得到底如何?若是先生看了以后还是觉得应该复韩,我便再不起规劝之语。”
“你要放我走?”张良错愕。
“是啊。不放你走,你怎么看呢?”江宁掩唇轻笑,打趣道,“先生莫不是被吓傻了?”说到这里,她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先生,你是不是把我们的马车给砸了?”
“……虽然有此打算,但大夫和孩童也在马车中,我并不想伤害妇孺的。”说到这里,张良疑惑,“这是我最开始的计划,并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大夫是如何知道的?”
“楚人善巫,我自然是占卜得到的答案。”江宁睁着眼睛说瞎话,又转移话题,“换衣服吧,我送你出去。”
“换,换衣服?”
“是啊。你不扮成侍奉的宫人怎么出去?”她一脸无辜。
张良:“……”
送走了张良后,江宁回到了屋子里。只见嬴政和三个孩子坐在床榻上,四双眼睛一齐盯着她。不用想,这三个小家伙在她跟张良说话的时候就醒了,在自己和张良离开后就找来了嬴政,把所有事情都告诉嬴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