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后蜀)一隅偏安(2 / 2)
这里面有个安思谦,也是孟昶后来派去的主力援军,他是个很要面子的人,这一仗他明白,本身就是皇帝力排众议决定打的,但是他作为大将却是劳而无功,一无所获,反而还损失了不少,于是心里就不是很舒服,结果因为他的不舒服,在前线搞得乱七八糟,这让孟昶对他也很不满,打了败仗你就赶紧回来呗?还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丢人现眼,节外生枝,于是不久就设计把安思谦杀死了。
这一次失败之后,蜀国平静了,大臣们一个个都一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眼神看着孟昶,这让孟昶感觉到很尴尬。
此后孟昶也不还意思再说对外扩张的事情了,而大臣们也满足于川蜀之地的富饶,开始享受起了偏安一隅的快乐。
我觉得这一点应该是孟昶和李煜之间最大的不同吧,做起码他曾经想过改变,想过进取,但是李煜却是一味的醉生梦死。
除此之外,孟昶在文化教育上面也是投入了很大的力气的,他在蜀中曾经大规模的石刻儒家经文,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文学经典,而且雕刻木板进行大规模的印刷,蜀中的文学大兴,这一点也为后来宋朝时期蜀中文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蜀中文化名人还是不少,虽然有蜀中山水好的因素,但是蜀中的文化气氛也是一个因素。
除此之外,据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春联也是孟昶做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个联子做的十分的规范工整,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但是也有人说这副春联实际上已经暗示了孟昶必将亡国。
因为赵匡胤的生日就叫做长春节,结果你孟昶做个对联在哪里“号长春”你这是啥意思?
而且还有一件奇葩事,就是孟昶投降那一天,正好就是赵匡胤的生日,也就是长春节。
除此之外,孟昶在做皇帝的前几年,二十二岁的时候,他曾经写了一个《官箴》,主要的目的就是汲取前蜀灭亡的教训,让官员们一定要汲取教训,要好好做官,不能贪赃枉法,搞坏了国家,不要像王衍一样亡了国。
全文如下: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长,抚养安绥。政在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宽猛所得,风俗可移。毋令侵削,毋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人父母,罔不仁慈。特为尔戒,体朕深思。
这个东西写的非常好,北宋年间曾经从这里面抽出来了四句话,“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刻在石头上放在官署门前,作为警戒,被称为“戒石”
这些都能看出来,或许孟昶的确是亡国之君,但是他却不一定是个真正的彻彻底底的昏庸之君,他也有清醒的时候,不能把一个人一概而论,在不同的时期还是要做出不同的评价的。
孟昶对外面打了几仗之后就开始消停了,但是有人又不消停了,孟昶在蜀中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辛福生活,但是中原来主动打他了。
蜀号广政十八年(公元955年)五月。经过一番整治的后周慢慢的强盛了起来,后周的皇帝也换成了柴荣,柴荣一代雄主,他有统一天下的志向,而且也有统一天下的能力,在他逐步开始实施他的计划的时候,他第一眼就看上了孟昶,原因就是孟昶占据了秦、凤、成、阶四州,这四州对于中原来说还是有点威胁,而柴荣要是想要展开对外战争,对他的后方是不能有任何的疏忽的,要是后蜀突然在关键时刻给他来了一下,估计柴荣哭都找不找地方。
所以柴荣准备先拿下后蜀对于他有威胁的地方,至于灭亡后蜀,这个还要再等上一段时间,因为此时的柴荣很明白,他的实力打后蜀还是要面临很大压力的,所以他的主攻对象放在了淮南十四州。
这个一场战役咱们在讲述柴荣的时候,已经比较详细的说过了,在这里我们站在后蜀的角度上简单的再叙述一下。
孟昶听说柴荣大军来了之后,他急忙派遣韩继勋为雄武军节度使抵御周军的进攻,但是孟昶也知道这样打下去韩继勋肯定不是对手,朝廷要派援军,但是蜀军承平二十余年,当年的斗志和血气还能留下几分都不知道,有有谁能够替孟昶去抵御周军呢。
但是这样的人还很多,当然这些人并不是真的有能力,他们是政治投机者。
不久近臣赵季扎主动请命前去抵御周军,孟昶很高兴,但是孟昶在用人方面的确是有很大的问题,他没有看到赵季扎就是一个没有实际能力的政治投机者,他还以为这样的人是他后蜀的依靠。
结果自然是悲剧了,赵季扎还没到地方,前方传来战败的消息,把这家伙吓得急忙逃回去了。
回去之后,孟昶问他前线的情况,结果这家伙一问三不知,最终原形毕露,被孟昶砍了脑袋。
随后他派出大将高彦俦、李廷珪等人抗击周军,但是这两支军队临危受命,虽然前期取得了一点优势,但是毕竟准备不是很充分,最终还是被周军击败,不久周军占领秦、成、阶、凤四州。
战败后孟昶以为周军要继续进攻蜀中腹地,于是急忙联系南唐和北汉,这两个国家虽然都同意联合,但是都没出兵。
但是柴荣暂时志不在此,于是把俘获的后蜀军队放了回来,孟昶也把俘获的周军送走。孟昶在战败后想和柴荣谈谈投降的事情,就算是不投降,缓和一下关系也是不错的,但是在这封信中,孟昶自称大蜀皇帝,这让柴荣很不满,也没回信,这件事不了了之。
不过此时柴荣的注意力全在淮南,没工夫修理他,孟昶又多逍遥了十几年。
但是就在后周和后蜀交战的时候,孟昶得到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花蕊夫人。(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这一次失败之后,蜀国平静了,大臣们一个个都一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眼神看着孟昶,这让孟昶感觉到很尴尬。
此后孟昶也不还意思再说对外扩张的事情了,而大臣们也满足于川蜀之地的富饶,开始享受起了偏安一隅的快乐。
我觉得这一点应该是孟昶和李煜之间最大的不同吧,做起码他曾经想过改变,想过进取,但是李煜却是一味的醉生梦死。
除此之外,孟昶在文化教育上面也是投入了很大的力气的,他在蜀中曾经大规模的石刻儒家经文,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文学经典,而且雕刻木板进行大规模的印刷,蜀中的文学大兴,这一点也为后来宋朝时期蜀中文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蜀中文化名人还是不少,虽然有蜀中山水好的因素,但是蜀中的文化气氛也是一个因素。
除此之外,据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春联也是孟昶做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个联子做的十分的规范工整,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但是也有人说这副春联实际上已经暗示了孟昶必将亡国。
因为赵匡胤的生日就叫做长春节,结果你孟昶做个对联在哪里“号长春”你这是啥意思?
而且还有一件奇葩事,就是孟昶投降那一天,正好就是赵匡胤的生日,也就是长春节。
除此之外,孟昶在做皇帝的前几年,二十二岁的时候,他曾经写了一个《官箴》,主要的目的就是汲取前蜀灭亡的教训,让官员们一定要汲取教训,要好好做官,不能贪赃枉法,搞坏了国家,不要像王衍一样亡了国。
全文如下: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长,抚养安绥。政在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宽猛所得,风俗可移。毋令侵削,毋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人父母,罔不仁慈。特为尔戒,体朕深思。
这个东西写的非常好,北宋年间曾经从这里面抽出来了四句话,“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刻在石头上放在官署门前,作为警戒,被称为“戒石”
这些都能看出来,或许孟昶的确是亡国之君,但是他却不一定是个真正的彻彻底底的昏庸之君,他也有清醒的时候,不能把一个人一概而论,在不同的时期还是要做出不同的评价的。
孟昶对外面打了几仗之后就开始消停了,但是有人又不消停了,孟昶在蜀中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辛福生活,但是中原来主动打他了。
蜀号广政十八年(公元955年)五月。经过一番整治的后周慢慢的强盛了起来,后周的皇帝也换成了柴荣,柴荣一代雄主,他有统一天下的志向,而且也有统一天下的能力,在他逐步开始实施他的计划的时候,他第一眼就看上了孟昶,原因就是孟昶占据了秦、凤、成、阶四州,这四州对于中原来说还是有点威胁,而柴荣要是想要展开对外战争,对他的后方是不能有任何的疏忽的,要是后蜀突然在关键时刻给他来了一下,估计柴荣哭都找不找地方。
所以柴荣准备先拿下后蜀对于他有威胁的地方,至于灭亡后蜀,这个还要再等上一段时间,因为此时的柴荣很明白,他的实力打后蜀还是要面临很大压力的,所以他的主攻对象放在了淮南十四州。
这个一场战役咱们在讲述柴荣的时候,已经比较详细的说过了,在这里我们站在后蜀的角度上简单的再叙述一下。
孟昶听说柴荣大军来了之后,他急忙派遣韩继勋为雄武军节度使抵御周军的进攻,但是孟昶也知道这样打下去韩继勋肯定不是对手,朝廷要派援军,但是蜀军承平二十余年,当年的斗志和血气还能留下几分都不知道,有有谁能够替孟昶去抵御周军呢。
但是这样的人还很多,当然这些人并不是真的有能力,他们是政治投机者。
不久近臣赵季扎主动请命前去抵御周军,孟昶很高兴,但是孟昶在用人方面的确是有很大的问题,他没有看到赵季扎就是一个没有实际能力的政治投机者,他还以为这样的人是他后蜀的依靠。
结果自然是悲剧了,赵季扎还没到地方,前方传来战败的消息,把这家伙吓得急忙逃回去了。
回去之后,孟昶问他前线的情况,结果这家伙一问三不知,最终原形毕露,被孟昶砍了脑袋。
随后他派出大将高彦俦、李廷珪等人抗击周军,但是这两支军队临危受命,虽然前期取得了一点优势,但是毕竟准备不是很充分,最终还是被周军击败,不久周军占领秦、成、阶、凤四州。
战败后孟昶以为周军要继续进攻蜀中腹地,于是急忙联系南唐和北汉,这两个国家虽然都同意联合,但是都没出兵。
但是柴荣暂时志不在此,于是把俘获的后蜀军队放了回来,孟昶也把俘获的周军送走。孟昶在战败后想和柴荣谈谈投降的事情,就算是不投降,缓和一下关系也是不错的,但是在这封信中,孟昶自称大蜀皇帝,这让柴荣很不满,也没回信,这件事不了了之。
不过此时柴荣的注意力全在淮南,没工夫修理他,孟昶又多逍遥了十几年。
但是就在后周和后蜀交战的时候,孟昶得到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花蕊夫人。(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