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大唐生活 第4节(3 / 4)
图解唐宋元时期几案的成熟
第7章 画眉
翌日,午后,崔峻的夫人卢氏处理完家事,望了眼日头,白湛湛的晃人眼,便吩咐婢女去拿自己的拜帖,准备出行的车马,换上出行吊唁的白衫吊服,贴身婢女一面帮忙穿衣,一面问,“娘子可是要去建宁公府?”
卢氏轻描淡写地“嗯”了一声,“孙医官怎么说?”
“说是原本体弱,又受惊过度,”婢女复述道,“他还说从前十三娘吃的方子,剂量少了些许。”
卢氏冷哼一声,面如寒霜,“此种阴私手段,我倒是屡见不鲜,不过,”她拿起梳妆盒上裹着手帕的簪子,那一端乌黑着实让人心惊,“既已在药方里动过手脚,又何必要下毒,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沉思片刻,她眉头微皱,收好簪子,婢女打起帘子,方踏出房门,便听廊下画眉叽叽喳喳乱叫,转头吩咐道,“雀儿喂过没有?后院的花儿记得浇水,把香炉撤了,天气热,且去寻些瓜果放屋里,岂不清爽,”她一面交代,婢女一面应是,刚走出院门,便听小丫头通报,“娘子,四郎来了。”
说话间,一少年郎君沿鹅卵石路翩翩走来,他眉眼秀气,笑意天真,举手投足透着股不谙世事的骄矜,正是卢氏与崔峻第四子,崔清的堂兄,崔暄。
“阿娘,”崔暄凑近来,习惯性地捞起卢氏的袖子,“这是要去哪呢?”
卢氏没好声好气地抽出袖子,抚平白布上的褶皱,“去见你堂妹。”
“可是建宁公府的十三娘妹妹?”崔暄略一想便道,“我在外头听说,李玦好端端的身体,她一过门就得了急病过世,说她八字硬,克夫克亲……”
“你上哪学的妇人作派,”卢氏勃然大怒,“再嚼舌根,看我不撕你的嘴。”
崔暄往后一缩,脚底抹油般一溜烟跑走了。
卢氏气得狠了,浑身都在发颤,两边丫头只低着头,一声不敢吭,半晌,她才顺下气来,直揉心口,“明儿个把他送去我娘家,让他表哥好好拘一拘。”
外面的流言蜚语,静心养病的崔清浑然不觉,她半靠在床上,借着窗外日光翻阅十三娘留下来的手札,在心底练习今天要说的话,而新加入的书法小组正争分夺秒地分析其中运笔、间架、用墨……,试图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崔清这个初学者能够迅速上手。
[有古怪,]安静的时间没过多久,测谎小组敏感地指出,[刚才黄鹂进来,朝林妈妈丢了个眼神,她俩就出去了,四分钟后,林妈妈才回来,眉毛下压,嘴巴紧闭,唇角下垂,这个“忧愁”的表情你生病的时候经常出现,昨天病情好转后就很少见,现在突然忧心忡忡,一定发生了我们不知道的事,让她感到棘手。]
[对,她在三分钟内无意识地朝你的方向看了七次,高出两天内平均数的一倍,明显有事想要告诉你而又必须隐瞒下来。]
还没等她开口问,便听窗外胡儿通报,“娘子,林妈妈,崔家娘子已至府门。”
林妈妈一听,暂且放下心中担忧,着手帮崔清换上见客的素服,又在房里等了二十来分钟,小丫头来报,“崔家娘子到了。”
黄鹂快步打起帘子,崔清一行人步入厅堂,见两个面生的丫头拥簇着一位妇人穿过走廊进来,其人体态丰腴,面容宁静,一打照面便亲切地携着崔清的手,只觉握住一把骨头,不由得上下打量她一番,“瘦了,十三娘,委屈你了。”
崔清早早酝酿好情绪,闻言哽咽一声,带着哭腔唤道,“叔母。”
她这幅皮囊虽不符合唐代审美,委实太过细弱,但当她欲说还休,泪珠在眼眶里打着转的模样,就连没多少接触的卢氏也生出怜意,放柔了声音,“身体如何?吃过药没有?若是药不见效,再递帖子去请,总得治好了。”
林妈妈连连应是,一一答了,厅堂透风,一行人便移至屋内,香墨打起帘子,屋内熏了香,只露一丝窗户缝,一掀帘子,暖暖的奶香混着木香迎面罩来,卢氏抬眼往里一扫,榻上卧着张小案几,床边搁一小马扎,床上吊的是蓝底白色团花锦帐,半拉锦帐系起,依稀可见两床月白色被褥,一色陈设皆无,慢慢抿出个笑,“这倒不像小娘子的屋子。”反倒像来做客的。
崔清面上淡定——反正她也听不懂——拿眼直瞅林妈妈,林妈妈直往里让,等两人在榻上坐稳了,方答道,“按理说,咱是得移到别的院子去,实是这几日府内忙乱,娘子急病,才耽搁下来。”
[她们在说屋子的事,西厢房一般是给女儿或者客人住的,主人家该住正房,]历史小组解释道,[不过正房连死了两个人,林妈妈可能觉得不吉利。]
话是如此,卢氏却听出了府内人的不上心,眉头皱了又皱。
胡儿奉上两杯蜜水,崔清端起一盏青瓷杯,喝了口甜丝丝的水润润喉咙,严正以待。
果然,没喝几口水,卢氏便关切地问道,“家中,大家身体可还好?”
她说的“大家”指的就是她的婆婆,崔清的奶奶。
这个问题研究小组们预测过,但现在时间紧,任务重,为避免露出哪怕一丝破绽,他们没敢打林妈妈和四个丫头的主意,好在崔清思考半天,想出一个应急的方法。 ↑返回顶部↑
第7章 画眉
翌日,午后,崔峻的夫人卢氏处理完家事,望了眼日头,白湛湛的晃人眼,便吩咐婢女去拿自己的拜帖,准备出行的车马,换上出行吊唁的白衫吊服,贴身婢女一面帮忙穿衣,一面问,“娘子可是要去建宁公府?”
卢氏轻描淡写地“嗯”了一声,“孙医官怎么说?”
“说是原本体弱,又受惊过度,”婢女复述道,“他还说从前十三娘吃的方子,剂量少了些许。”
卢氏冷哼一声,面如寒霜,“此种阴私手段,我倒是屡见不鲜,不过,”她拿起梳妆盒上裹着手帕的簪子,那一端乌黑着实让人心惊,“既已在药方里动过手脚,又何必要下毒,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沉思片刻,她眉头微皱,收好簪子,婢女打起帘子,方踏出房门,便听廊下画眉叽叽喳喳乱叫,转头吩咐道,“雀儿喂过没有?后院的花儿记得浇水,把香炉撤了,天气热,且去寻些瓜果放屋里,岂不清爽,”她一面交代,婢女一面应是,刚走出院门,便听小丫头通报,“娘子,四郎来了。”
说话间,一少年郎君沿鹅卵石路翩翩走来,他眉眼秀气,笑意天真,举手投足透着股不谙世事的骄矜,正是卢氏与崔峻第四子,崔清的堂兄,崔暄。
“阿娘,”崔暄凑近来,习惯性地捞起卢氏的袖子,“这是要去哪呢?”
卢氏没好声好气地抽出袖子,抚平白布上的褶皱,“去见你堂妹。”
“可是建宁公府的十三娘妹妹?”崔暄略一想便道,“我在外头听说,李玦好端端的身体,她一过门就得了急病过世,说她八字硬,克夫克亲……”
“你上哪学的妇人作派,”卢氏勃然大怒,“再嚼舌根,看我不撕你的嘴。”
崔暄往后一缩,脚底抹油般一溜烟跑走了。
卢氏气得狠了,浑身都在发颤,两边丫头只低着头,一声不敢吭,半晌,她才顺下气来,直揉心口,“明儿个把他送去我娘家,让他表哥好好拘一拘。”
外面的流言蜚语,静心养病的崔清浑然不觉,她半靠在床上,借着窗外日光翻阅十三娘留下来的手札,在心底练习今天要说的话,而新加入的书法小组正争分夺秒地分析其中运笔、间架、用墨……,试图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崔清这个初学者能够迅速上手。
[有古怪,]安静的时间没过多久,测谎小组敏感地指出,[刚才黄鹂进来,朝林妈妈丢了个眼神,她俩就出去了,四分钟后,林妈妈才回来,眉毛下压,嘴巴紧闭,唇角下垂,这个“忧愁”的表情你生病的时候经常出现,昨天病情好转后就很少见,现在突然忧心忡忡,一定发生了我们不知道的事,让她感到棘手。]
[对,她在三分钟内无意识地朝你的方向看了七次,高出两天内平均数的一倍,明显有事想要告诉你而又必须隐瞒下来。]
还没等她开口问,便听窗外胡儿通报,“娘子,林妈妈,崔家娘子已至府门。”
林妈妈一听,暂且放下心中担忧,着手帮崔清换上见客的素服,又在房里等了二十来分钟,小丫头来报,“崔家娘子到了。”
黄鹂快步打起帘子,崔清一行人步入厅堂,见两个面生的丫头拥簇着一位妇人穿过走廊进来,其人体态丰腴,面容宁静,一打照面便亲切地携着崔清的手,只觉握住一把骨头,不由得上下打量她一番,“瘦了,十三娘,委屈你了。”
崔清早早酝酿好情绪,闻言哽咽一声,带着哭腔唤道,“叔母。”
她这幅皮囊虽不符合唐代审美,委实太过细弱,但当她欲说还休,泪珠在眼眶里打着转的模样,就连没多少接触的卢氏也生出怜意,放柔了声音,“身体如何?吃过药没有?若是药不见效,再递帖子去请,总得治好了。”
林妈妈连连应是,一一答了,厅堂透风,一行人便移至屋内,香墨打起帘子,屋内熏了香,只露一丝窗户缝,一掀帘子,暖暖的奶香混着木香迎面罩来,卢氏抬眼往里一扫,榻上卧着张小案几,床边搁一小马扎,床上吊的是蓝底白色团花锦帐,半拉锦帐系起,依稀可见两床月白色被褥,一色陈设皆无,慢慢抿出个笑,“这倒不像小娘子的屋子。”反倒像来做客的。
崔清面上淡定——反正她也听不懂——拿眼直瞅林妈妈,林妈妈直往里让,等两人在榻上坐稳了,方答道,“按理说,咱是得移到别的院子去,实是这几日府内忙乱,娘子急病,才耽搁下来。”
[她们在说屋子的事,西厢房一般是给女儿或者客人住的,主人家该住正房,]历史小组解释道,[不过正房连死了两个人,林妈妈可能觉得不吉利。]
话是如此,卢氏却听出了府内人的不上心,眉头皱了又皱。
胡儿奉上两杯蜜水,崔清端起一盏青瓷杯,喝了口甜丝丝的水润润喉咙,严正以待。
果然,没喝几口水,卢氏便关切地问道,“家中,大家身体可还好?”
她说的“大家”指的就是她的婆婆,崔清的奶奶。
这个问题研究小组们预测过,但现在时间紧,任务重,为避免露出哪怕一丝破绽,他们没敢打林妈妈和四个丫头的主意,好在崔清思考半天,想出一个应急的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