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攻击机(7 / 7)
此时,吹响这次大战前奏的f/a-18“大黄蜂”刚形成作战能力不久。而一个月前首次战场亮相,是在同样针对利比亚的“草原烈火”行动中利用“哈姆”反辐射导弹打击利比亚的萨姆导弹基地。
与时俱进
f/a-18能在近30年的服役时间里长盛不衰的另一个法宝是它的与时俱进。从首款f/a-18a“大黄蜂”开始,f/a-18就不断地改进改型,不断吸纳美国更先进的航空技术,先后发展了f/a-18c/d“夜攻大黄蜂”、f/a-18e/f“超级大黄蜂”、f/a-18g“咆哮者”、f/a-18i“沉默大黄蜂”等。
到了f/a-18e/f,飞机继续保持了出色的机动性和近距离空战性能,但体型变得更大,动力装置、载油量和作战半径进一步提升,最大起飞重量从23.6吨的中型战斗/攻击机水平上升到近30吨的重型战斗/攻击机水平。此外,飞机换装了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增加了两个外挂点,可执行的任务更为多样化。更重要的是,f/a-18e/f的制造工艺非常先进,虽然尺寸大了约25%,但零部件数量却少了42%,大幅降低了生产保障费用。仅所需维修人数就是海军其他飞机的一半以下,维护成本低得可观。
同时,f/a-18e/f还进行了诸多巧妙设计,具备了优异的隐身能力。例如,在座舱玻璃上镀有铟锡氧化物薄膜,使雷达波或激光能量不能穿透座舱盖到达座舱内部的各种平面;进气口截面有一定前掠角,迎面射入的雷达信号能直接进入发动机并被直接反射出来;将天线完全收入天线罩内,去掉了天线驱动系统,并将起落架舱门改为小圆面舱门,大大减小了雷达反射面。f/a-18e/f雷达波反射面积仅有1.1平方米,仅为f/a-18c/d的十分之一,与f-16相当。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f/a-18e/f首次随航母出征,但成为了最繁忙的战机之一。人们经常可以从新闻画面中看到该机从航母上弹射起飞的景象(多数为战前适应性训练)。f/a-18e/f不仅忙于空战和对地攻击,还完成了很多“不可思议”的特种任务。例如,3月24日,一架f/a-18e/f在纳西里耶上空利用自己携带的空中加油吊舱为一架武装直升机实施了空中加油;3月26日,f/a-18e/f凭借着雷神公司为其量身打造的先进战术前视红外吊舱,冒着猛烈的沙尘暴起飞攻击,而此时缺少该吊舱的f-16、f-117等战机均无法执行任务。f/a-18e/f在这次战争中的优异表现为其赢得了“倒萨先锋”、“杀人蜂”的美誉。
由此可见,新时代的“大黄蜂”真正实现了全天候、超音速、多用途,各型产量已经超过1400架,不仅在这些年来的美国海外作战任务中一直担当着主战先锋,还先后出口到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科威特、芬兰、西班牙等国,成为军火市场上的宠儿。“大黄蜂”的“经济适用”屡次战胜了美国新机研制方案的风险与成本,大有霸占美军航母之势。据报道,“大黄蜂”将一直飞到2025年。
3.11 法国“超军旗”:以小博大的奇兵
提到现代舰载攻击机,除了美国霸气十足的f/a-18“大黄蜂”,法国的“超军旗”也为人津津乐道。相比其他战机,“超军旗”的名气既不在于它的装备数量,也不在于它的先进技术,而是源于其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携带“飞鱼”导弹击沉了“谢菲尔德”号现代化导弹驱逐舰,取得了首个空对舰导弹的实战胜利。
小国小机
“超军旗”是法国达索-布雷盖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一种轻型舰载机,由过去达索公司的“军旗”舰载机改进而来,1978年开始交付部队。以法国的地域环境和军事需求来说,在舰载机方面既不需要超强的攻击性,也不需要庞大的装备数量,因此“超军旗”属于不折不扣的小巧玲珑型战机,前后只生产了85架。
“超军旗”长14.3米,高3.9米,翼展9.6米。为了节约航母甲板空间,飞机翼尖可以向上折叠,将翼展缩小为7.8米。该机配有2门机炮和5个外挂架,最大载弹量仅有2.1吨,理论上可执行对地/海攻击、防空、侦察等多种任务,但实际上,受到机载设备和武器种类的限制,一般只是在右翼挂载1枚法国制造的“飞鱼”导弹,左翼使用一个1100升副油箱进行平衡。阿根廷攻击“谢菲尔德”号时使用的就是这种挂载方式。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法国研制了新一代空空、空地精确制导武器,并从美国引进了“宝石路”系列激光制导炸弹,“超军旗”有了更多的武器配载方案,可以实现更多用途。此时,法国开始对“超军旗”进行设备更新和延寿改装,希望能够服役到2005年。但到了2005年,准备换岗的“阵风”舰载攻击机还没有全部到位,因此,“超军旗”依旧在空中飞行。
马岛战争中一鸣惊人
前面提到,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为了彰显作战决心和实力,于4月29日利用超级“空中加油接力”实施了人类史上最远奔袭,“火神”轰炸机从英国本土起飞,经阿松森岛,轰炸了阿根廷斯坦利港的军用机场。5月2日,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又被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所秘密跟踪击沉,1000余人葬身鱼腹。愤怒的阿根廷人精心制订了一个反击计划,目标就是当时英国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该舰耗资2亿美元建成,于1975年2月服役,全长125米,舰上备有反潜直升机和22枚舰空导弹,可对高空或海上目标实施攻击,另配有1座114毫米主炮、2座20毫米机关炮和1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构成海陆空全方位的打击力量,被视为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
5月4日上午7点50分,阿根廷的“海王星”侦察机正在天上巡逻,突然捕捉到“谢菲尔德”号的雷达信号,此时该舰正在驶向马岛北部水域。经过迅速确认,阿根廷立刻决定实施攻击。不到10点,阿方3架“超军旗”飞机携带着2枚“飞鱼”导弹起飞,在贴近海面的雷达盲区以超低空飞行接近“谢菲尔德”号。
之所以仅仅出动如此几架飞机,是因为弱小的阿根廷实在无力拿出更大规模的编队了。阿根廷自1864年以来就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争。英国虽然已经光辉不再,但国家实力、武器装备、作战编成、战技术能力都高出阿根廷几个量级。阿根廷也算是花了血本,从法国购买了数量有限的“超军旗”和“飞鱼”导弹,两者单价分别为1200万美元和20万美元。其实,“超军旗”1000多万美元的价格在舰载机里面实在也不高,只是对阿根廷来说有些贵而已,换了f/a-18大黄蜂可要贵出几倍。而阿根廷原计划购买的14架“超军旗”和14枚“飞鱼”,在此时只交付了5组。
此时,海面有6米高的巨浪,使“谢菲尔德”号的雷达屏幕上雪花一片。为了避免干扰,舰长干脆关闭了雷达。“超军旗”也在浪尖上穿行。到了“飞鱼”导弹射程之内时,1架“超军旗”冒险拉升,测量出敌方军舰的准确位置后再快速降下去,数据传入了“飞鱼”导弹系统。转瞬间,2枚“飞鱼”夺路而出,其中一枚因英军电子设备干扰错过了军舰,而另一枚则冲进了舰内,随着巨大的爆炸声,一团火球从内而起,“谢菲尔德”号陷入一片火海,舰长不得不下令弃舰。
无论有多少巧合,但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空对舰导弹击沉舰船,也是英国二战以后首次损失大型舰船,震惊了英国和全世界。不仅如此,在5月25日,“超军旗”再次使用“飞鱼”导弹误打误撞击沉了英国特遣舰队的“大西洋运输者”号。原本平平的“超军旗”和“飞鱼”声名大振。马岛前线的英国官兵顿时成了惊弓之鸟,有时甚至把鲸鱼当成敌方潜艇而发射导弹。
击沉“谢菲尔德”号可以说是以小博大的奇袭结果。要不是有此建树,“超军旗”也不会达到今天的知名度。后人禁不住感慨,如果阿根廷在开战时接受了所有订购的14组飞机和导弹,恐怕英国的损失要更为惨重。 ↑返回顶部↑
与时俱进
f/a-18能在近30年的服役时间里长盛不衰的另一个法宝是它的与时俱进。从首款f/a-18a“大黄蜂”开始,f/a-18就不断地改进改型,不断吸纳美国更先进的航空技术,先后发展了f/a-18c/d“夜攻大黄蜂”、f/a-18e/f“超级大黄蜂”、f/a-18g“咆哮者”、f/a-18i“沉默大黄蜂”等。
到了f/a-18e/f,飞机继续保持了出色的机动性和近距离空战性能,但体型变得更大,动力装置、载油量和作战半径进一步提升,最大起飞重量从23.6吨的中型战斗/攻击机水平上升到近30吨的重型战斗/攻击机水平。此外,飞机换装了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增加了两个外挂点,可执行的任务更为多样化。更重要的是,f/a-18e/f的制造工艺非常先进,虽然尺寸大了约25%,但零部件数量却少了42%,大幅降低了生产保障费用。仅所需维修人数就是海军其他飞机的一半以下,维护成本低得可观。
同时,f/a-18e/f还进行了诸多巧妙设计,具备了优异的隐身能力。例如,在座舱玻璃上镀有铟锡氧化物薄膜,使雷达波或激光能量不能穿透座舱盖到达座舱内部的各种平面;进气口截面有一定前掠角,迎面射入的雷达信号能直接进入发动机并被直接反射出来;将天线完全收入天线罩内,去掉了天线驱动系统,并将起落架舱门改为小圆面舱门,大大减小了雷达反射面。f/a-18e/f雷达波反射面积仅有1.1平方米,仅为f/a-18c/d的十分之一,与f-16相当。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f/a-18e/f首次随航母出征,但成为了最繁忙的战机之一。人们经常可以从新闻画面中看到该机从航母上弹射起飞的景象(多数为战前适应性训练)。f/a-18e/f不仅忙于空战和对地攻击,还完成了很多“不可思议”的特种任务。例如,3月24日,一架f/a-18e/f在纳西里耶上空利用自己携带的空中加油吊舱为一架武装直升机实施了空中加油;3月26日,f/a-18e/f凭借着雷神公司为其量身打造的先进战术前视红外吊舱,冒着猛烈的沙尘暴起飞攻击,而此时缺少该吊舱的f-16、f-117等战机均无法执行任务。f/a-18e/f在这次战争中的优异表现为其赢得了“倒萨先锋”、“杀人蜂”的美誉。
由此可见,新时代的“大黄蜂”真正实现了全天候、超音速、多用途,各型产量已经超过1400架,不仅在这些年来的美国海外作战任务中一直担当着主战先锋,还先后出口到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科威特、芬兰、西班牙等国,成为军火市场上的宠儿。“大黄蜂”的“经济适用”屡次战胜了美国新机研制方案的风险与成本,大有霸占美军航母之势。据报道,“大黄蜂”将一直飞到2025年。
3.11 法国“超军旗”:以小博大的奇兵
提到现代舰载攻击机,除了美国霸气十足的f/a-18“大黄蜂”,法国的“超军旗”也为人津津乐道。相比其他战机,“超军旗”的名气既不在于它的装备数量,也不在于它的先进技术,而是源于其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携带“飞鱼”导弹击沉了“谢菲尔德”号现代化导弹驱逐舰,取得了首个空对舰导弹的实战胜利。
小国小机
“超军旗”是法国达索-布雷盖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一种轻型舰载机,由过去达索公司的“军旗”舰载机改进而来,1978年开始交付部队。以法国的地域环境和军事需求来说,在舰载机方面既不需要超强的攻击性,也不需要庞大的装备数量,因此“超军旗”属于不折不扣的小巧玲珑型战机,前后只生产了85架。
“超军旗”长14.3米,高3.9米,翼展9.6米。为了节约航母甲板空间,飞机翼尖可以向上折叠,将翼展缩小为7.8米。该机配有2门机炮和5个外挂架,最大载弹量仅有2.1吨,理论上可执行对地/海攻击、防空、侦察等多种任务,但实际上,受到机载设备和武器种类的限制,一般只是在右翼挂载1枚法国制造的“飞鱼”导弹,左翼使用一个1100升副油箱进行平衡。阿根廷攻击“谢菲尔德”号时使用的就是这种挂载方式。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法国研制了新一代空空、空地精确制导武器,并从美国引进了“宝石路”系列激光制导炸弹,“超军旗”有了更多的武器配载方案,可以实现更多用途。此时,法国开始对“超军旗”进行设备更新和延寿改装,希望能够服役到2005年。但到了2005年,准备换岗的“阵风”舰载攻击机还没有全部到位,因此,“超军旗”依旧在空中飞行。
马岛战争中一鸣惊人
前面提到,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为了彰显作战决心和实力,于4月29日利用超级“空中加油接力”实施了人类史上最远奔袭,“火神”轰炸机从英国本土起飞,经阿松森岛,轰炸了阿根廷斯坦利港的军用机场。5月2日,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又被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所秘密跟踪击沉,1000余人葬身鱼腹。愤怒的阿根廷人精心制订了一个反击计划,目标就是当时英国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该舰耗资2亿美元建成,于1975年2月服役,全长125米,舰上备有反潜直升机和22枚舰空导弹,可对高空或海上目标实施攻击,另配有1座114毫米主炮、2座20毫米机关炮和1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构成海陆空全方位的打击力量,被视为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
5月4日上午7点50分,阿根廷的“海王星”侦察机正在天上巡逻,突然捕捉到“谢菲尔德”号的雷达信号,此时该舰正在驶向马岛北部水域。经过迅速确认,阿根廷立刻决定实施攻击。不到10点,阿方3架“超军旗”飞机携带着2枚“飞鱼”导弹起飞,在贴近海面的雷达盲区以超低空飞行接近“谢菲尔德”号。
之所以仅仅出动如此几架飞机,是因为弱小的阿根廷实在无力拿出更大规模的编队了。阿根廷自1864年以来就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争。英国虽然已经光辉不再,但国家实力、武器装备、作战编成、战技术能力都高出阿根廷几个量级。阿根廷也算是花了血本,从法国购买了数量有限的“超军旗”和“飞鱼”导弹,两者单价分别为1200万美元和20万美元。其实,“超军旗”1000多万美元的价格在舰载机里面实在也不高,只是对阿根廷来说有些贵而已,换了f/a-18大黄蜂可要贵出几倍。而阿根廷原计划购买的14架“超军旗”和14枚“飞鱼”,在此时只交付了5组。
此时,海面有6米高的巨浪,使“谢菲尔德”号的雷达屏幕上雪花一片。为了避免干扰,舰长干脆关闭了雷达。“超军旗”也在浪尖上穿行。到了“飞鱼”导弹射程之内时,1架“超军旗”冒险拉升,测量出敌方军舰的准确位置后再快速降下去,数据传入了“飞鱼”导弹系统。转瞬间,2枚“飞鱼”夺路而出,其中一枚因英军电子设备干扰错过了军舰,而另一枚则冲进了舰内,随着巨大的爆炸声,一团火球从内而起,“谢菲尔德”号陷入一片火海,舰长不得不下令弃舰。
无论有多少巧合,但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空对舰导弹击沉舰船,也是英国二战以后首次损失大型舰船,震惊了英国和全世界。不仅如此,在5月25日,“超军旗”再次使用“飞鱼”导弹误打误撞击沉了英国特遣舰队的“大西洋运输者”号。原本平平的“超军旗”和“飞鱼”声名大振。马岛前线的英国官兵顿时成了惊弓之鸟,有时甚至把鲸鱼当成敌方潜艇而发射导弹。
击沉“谢菲尔德”号可以说是以小博大的奇袭结果。要不是有此建树,“超军旗”也不会达到今天的知名度。后人禁不住感慨,如果阿根廷在开战时接受了所有订购的14组飞机和导弹,恐怕英国的损失要更为惨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