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攻击机(6 / 7)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和苏联的冷战如火如荼,但北约对抗华约战略思想已经从全面核战争的“大规模报复”逐渐转为以常规战争为主、核战争为辅的“灵活反应”,因此研制了一种能进行空中截击、对地进攻等常规作战任务的新式攻击机“狂风”。“狂风”是欧洲联合研究战机的典范和里程碑,具有鲜明的实战特色。
独树一帜
基于成本考虑和共同诉求,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于1969年成立了帕那维亚飞机公司联合开发新机,具体要求包括:起降距离短、低空超音速突防能力强、机动性好、载弹量大、作战半径大、留空时间长、可全天候作战等。产品“狂风”于1978年8月成功试飞了原型机,1980年开始服役,1992年停产。
“狂风”对地攻击机严格完成了最初设定的研制目标,采用了可变后掠翼设计,高、低空速度分别可达2.1马赫、1.1马赫,可在500米距离内完成起降,作战半径约1400千米,最大载弹量约7.5吨,在夜间、浓雾等复杂作战条件下都能执行精确攻击任务,非常适于以多云阴天为主的欧洲北部地区,而且具备卓越的低空突防能力,可在60米以下低空持续飞行。
“狂风”可携带空空导弹、空地导弹、核弹、制导炸弹和各种常规炸弹,其中最为称道的便是被誉为三大杀手锏的特色机载武器,包括反跑道炸弹、主动式“天空闪光”中距空空导弹、“阿拉姆”反辐射导弹。
反跑道炸弹是一种针对华约量身定做的“机场克星”。当时,华约的飞机数量是北约的2倍以上,而集中精力破坏机场则成为削弱这一优势的一种便捷途径。英国皇家空军主要使用jp233反跑道集束炸弹,通常每架“狂风”携带两箱,分先后两个舱,后舱装有30枚25.8千克重的反跑道炸弹,可在跑道上炸出1.5~2米的弹坑;后舱装有215颗2.5千克重的地雷,能探测周边的车辆和飞机,自动引爆。德国还研制了满载时重达4.7吨的mw-1弹药发射舱,内有224个弹筒,可使用反坦克地雷、杀伤地雷、反跑道炸弹和反掩体破坏弹等,并可控制弹药散布在2500米x500米~200米x50米的范围之间,造成密集杀伤。
“天空闪光”空空导弹在美国“麻雀”3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来,是英国空军当时主要的一种超视距攻击武器。“阿拉姆”反辐射导弹可使用复合制导模式,既可直接攻击目标,也可爬升到1.2万米高空搜寻目标自动进攻,还可利用其“有则打击、无则搜索”的双重任务方式打“头阵”,为攻击机开辟一条安全的空中走廊。
经过30多年的服役,日渐老旧的“狂风”退出历史舞台已成为大势所趋,据英国皇家空军报道,英国的“狂风”将于2019年全部退役。
海湾战争的空中突击手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英国、意大利和沙特阿拉伯空军共派出约90架“狂风”对地攻击型和42架电子战和侦察型,共计出动2400架次,在“沙漠风暴”行动初期是除美国所派飞机外出动次数最多的机种。“狂风”攻击机的主要任务是使用反跑道集束炸弹破坏伊拉克机场,并使用“阿拉姆”反辐射导弹攻击伊军防空阵地。
伊拉克机场是防卫最森严的地方,“狂风”经常被迫采取百米高度以下超低空飞行的方式,在夜间突防到目标上空执行任务。此时,飞行员仅能使用红外显示器观察下方地貌,并集结好攻击编队,在30米左右的高度向飞机跑道、滑行道和备降道投弹,之后迅速脱离。为了配合作战,jp233攻击主要由英国空军完成,而意大利空军的“狂风”则使用mw-1弹药发射舱实施低空高速大面积轰炸,对机场跑道、飞机掩蔽库、坦克、装甲车辆等都有较好的打击效果。整个战役中,共有近百个伊拉克大小机场遭受了各国“狂风”的打击。
在高强度的“攻坚”任务中,超低空飞行的“狂风”非常容易遭到伊拉克防空高炮和便携式红外制导地空导弹的攻击,8架飞机被击落,是多国部队中损失最多的机型,但初期攻击效果其实并没有预计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jp233和mw-1造成的弹坑还不够致命,伊拉克训练有素的机场抢修队和先进的维修保障设备可在几小时内完成修复,而且飞机掩蔽库外经常有2条滑行道,一次攻击难以将其全部摧毁。后来,伊拉克空军干脆将飞机全部放在掩蔽库里,避免升空拦截可能造成的损失,因此,多国部队不得不把攻击重点从跑道转移到飞机掩蔽库。为此,英国还专门调来“掠夺者”攻击机作为激光照射器,由“狂风”发射激光制导炸弹实施攻击,终于取得了较好战果。376个坚固的飞机掩蔽库被摧毁,137架伊拉克飞机被迫逃亡伊朗。
虽然“狂风”与当时的美苏同类战机还是有所差距,但毕竟形成了一种与美苏相似的空中打击力量,对于并不处在风口浪尖的西欧国家来说也算够用,因此一直兢兢业业地担任着空中突击手的角色。海湾战争以后,“狂风”还参加了波黑内战、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诸多军事行动,立下了赫赫战功。2014年9月26日,英国皇家空军多架“狂风”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打击了叙利亚境内的isis极端武装。11月,意大利也派出“狂风”加入到美国主导的多国联盟,对isis实施打击。
超低空突防
“超低空突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轰炸机、攻击机甚至歼击机中,与一度崇尚的高空高速背道而驰,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日益完善的防空防空系统使得中空进入敌方领空的飞机很难逃过雷达的眼睛和导弹的追击,而过高的飞行高度(如1.5万米以上)又难以对地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由于地球曲率作用和地面高低不平等因素,常规雷达很难探测到海拔100米以下的飞机,因此,超低空突防可以“较为安全”地潜入目标地区执行作战任务。然而,超低空突防不仅油耗较大,速度较慢,很容易受到地面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往往又在夜间进行,对飞机性能和飞行员技术要求都很高。目前各国也在大力研制低空雷达来弥补低海拔的探测死角。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超低空突防的“狂风”攻击机反倒成了损失最重的飞机,并不是因为“狂风”的性能问题或是伊拉克的火力问题,更多的是多国部队强大的电子战系统几乎破坏了伊拉克的导弹防空体系,使得中空飞行的安全性大大提升。这其实是在战场上很难复制的特殊环境,所以不能因此责怪“狂风”。
3.10 海空先锋f/a-18“大黄蜂”
f/a-18“大黄蜂”是与f-15、f-16几乎同时发展的一种舰载型攻击机。它设计合理,与时俱进,到了30年后的今天,已经衍生出一个庞大的“大黄蜂”家族,成为最为活跃的战机之一。
舰载万能机
f/a-18幸运地来源于一次失败的竞标。20世纪70年代,美国以f-4为代表的二代战机逐渐落伍,从而诞生了三代战机—重型的f-15和轻型的f-16。其中,通用动力公司的f-16是在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作战能力强、价格低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方案”竞标中胜出的,其主要竞争对手是诺斯罗普公司的y-17。两种飞机都制造了原型机,但经过1年的试飞,y-17方案败北。不久,美国海军提出了舰载机计划,并且不打算重新研制,准备从f-16和y-17方案中直接选一个。这一次,y-17取得了胜利,具有丰富海军飞机制造经验的麦道公司也加入其中,推出了f/a-18“大黄蜂”舰载战斗/攻击机。该机1980年5月开始交付,1983年开始担负作战任务,很快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美军主力舰载机。
总的来说,f/a-18虽没有什么极度炫目的地方,但它凝聚了美国最成熟好用、可靠稳定的航空电子技术,充分考虑了舰载机的实际需求,非常具有实用性。
f/a-18停在舰上时外翼可以折叠,翼展由11.4米降至8.4米,有效节约航母甲板空间;前起落架上设有用来弹射起飞的牵引把,后机身下部装有着舰用的拦阻钩,适应航母短距降落的需要;机头右侧上方设有可收藏的空中加油管,可根据需要增加航程。
f/a-18具有功能多样且数量惊人的外挂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挂载方式,成就了其身兼数职的“万能机”角色。它的机腹和两侧机翼上共有9个外挂架,载弹量高达14吨。其中,机身中心线的挂架可挂副油箱或武器,一对翼尖挂架可挂载空空导弹,一对外翼挂架可挂空空导弹或空地导弹,一对内翼挂架可挂载油箱或空地武器,发动机短舱下2个挂架可挂载导弹、激光跟踪器、照相机、红外探测吊舱等。此外,机头还配有1门备弹570发的20毫米六管航炮,总体火力系统相当强大。
此外,f/a-18非常重视操作性、稳定性,机体寿命设计值高达6000小时,可完成2000次弹射起飞和拦阻着陆,维修成本低廉,深受飞行员的好评,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经济适用机”。
助攻利比亚
1986年4月14日,美国动用了24架f-111轰炸机、5架ef-111“大鸦”式电子干扰机以及30架空中加油机从英国辗转奔袭到利比亚,往返飞行超过10000千米,成功实施了教科书式完美无缺的“黄金峡谷”轰炸行动。整个计划之所以如此顺利,还要归功于美国在行动前使用f/a-18对利比亚雷达站的成功摧毁。
早在机群出发之前,美军的“珊瑚海”和“美国”号两艘航母已经抵达了利比亚沿海地区,上面部署了f/a-18战斗/攻击机以及a-6、a-7攻击机。在f-111等主攻机群发起正式轰炸之前的6分钟,f/a-18等舰载机分成2个编队已经飞往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防空雷达站。它们携带的是专门用来对付雷达站的“百舌鸟”和“哈姆”高速反辐射空地导弹,飞行速度达到3马赫,能不断接收敌方雷达站发出的电磁辐射,从而引导导弹自动飞向目标并进行摧毁。
f/a-18先是以60米超低空贴着海面飞行,避开雷达的监控,在接近目标时,故意将飞机提升至150米高度,这时候,只要正常执勤的利比亚雷达都会发现敌机来袭。然而,当利比亚防空人员发现入侵编队的时候,数十枚“百舌鸟”和“哈姆”导弹也冲着自己飞了过来。
利比亚人立刻明白自己已经落入了美军的圈套,匆忙更换雷达频率,试图通过跳频躲过美国的导弹。然而,美国的新型“哈姆”导弹装有专门用来跟踪跳频的装置,连利比亚的“萨姆”防空导弹制导雷达的频率也在美国的掌握之中,结果,利比亚防空雷达和导弹制导雷达的跳频无济于事,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共5座雷达站被摧毁。见此惨状,其他一些雷达站被迫关闭,利比亚防控体系基本瘫痪,“黄金峡谷”的轰炸机大部队可以放心大胆地行动了。 ↑返回顶部↑
独树一帜
基于成本考虑和共同诉求,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于1969年成立了帕那维亚飞机公司联合开发新机,具体要求包括:起降距离短、低空超音速突防能力强、机动性好、载弹量大、作战半径大、留空时间长、可全天候作战等。产品“狂风”于1978年8月成功试飞了原型机,1980年开始服役,1992年停产。
“狂风”对地攻击机严格完成了最初设定的研制目标,采用了可变后掠翼设计,高、低空速度分别可达2.1马赫、1.1马赫,可在500米距离内完成起降,作战半径约1400千米,最大载弹量约7.5吨,在夜间、浓雾等复杂作战条件下都能执行精确攻击任务,非常适于以多云阴天为主的欧洲北部地区,而且具备卓越的低空突防能力,可在60米以下低空持续飞行。
“狂风”可携带空空导弹、空地导弹、核弹、制导炸弹和各种常规炸弹,其中最为称道的便是被誉为三大杀手锏的特色机载武器,包括反跑道炸弹、主动式“天空闪光”中距空空导弹、“阿拉姆”反辐射导弹。
反跑道炸弹是一种针对华约量身定做的“机场克星”。当时,华约的飞机数量是北约的2倍以上,而集中精力破坏机场则成为削弱这一优势的一种便捷途径。英国皇家空军主要使用jp233反跑道集束炸弹,通常每架“狂风”携带两箱,分先后两个舱,后舱装有30枚25.8千克重的反跑道炸弹,可在跑道上炸出1.5~2米的弹坑;后舱装有215颗2.5千克重的地雷,能探测周边的车辆和飞机,自动引爆。德国还研制了满载时重达4.7吨的mw-1弹药发射舱,内有224个弹筒,可使用反坦克地雷、杀伤地雷、反跑道炸弹和反掩体破坏弹等,并可控制弹药散布在2500米x500米~200米x50米的范围之间,造成密集杀伤。
“天空闪光”空空导弹在美国“麻雀”3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来,是英国空军当时主要的一种超视距攻击武器。“阿拉姆”反辐射导弹可使用复合制导模式,既可直接攻击目标,也可爬升到1.2万米高空搜寻目标自动进攻,还可利用其“有则打击、无则搜索”的双重任务方式打“头阵”,为攻击机开辟一条安全的空中走廊。
经过30多年的服役,日渐老旧的“狂风”退出历史舞台已成为大势所趋,据英国皇家空军报道,英国的“狂风”将于2019年全部退役。
海湾战争的空中突击手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英国、意大利和沙特阿拉伯空军共派出约90架“狂风”对地攻击型和42架电子战和侦察型,共计出动2400架次,在“沙漠风暴”行动初期是除美国所派飞机外出动次数最多的机种。“狂风”攻击机的主要任务是使用反跑道集束炸弹破坏伊拉克机场,并使用“阿拉姆”反辐射导弹攻击伊军防空阵地。
伊拉克机场是防卫最森严的地方,“狂风”经常被迫采取百米高度以下超低空飞行的方式,在夜间突防到目标上空执行任务。此时,飞行员仅能使用红外显示器观察下方地貌,并集结好攻击编队,在30米左右的高度向飞机跑道、滑行道和备降道投弹,之后迅速脱离。为了配合作战,jp233攻击主要由英国空军完成,而意大利空军的“狂风”则使用mw-1弹药发射舱实施低空高速大面积轰炸,对机场跑道、飞机掩蔽库、坦克、装甲车辆等都有较好的打击效果。整个战役中,共有近百个伊拉克大小机场遭受了各国“狂风”的打击。
在高强度的“攻坚”任务中,超低空飞行的“狂风”非常容易遭到伊拉克防空高炮和便携式红外制导地空导弹的攻击,8架飞机被击落,是多国部队中损失最多的机型,但初期攻击效果其实并没有预计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jp233和mw-1造成的弹坑还不够致命,伊拉克训练有素的机场抢修队和先进的维修保障设备可在几小时内完成修复,而且飞机掩蔽库外经常有2条滑行道,一次攻击难以将其全部摧毁。后来,伊拉克空军干脆将飞机全部放在掩蔽库里,避免升空拦截可能造成的损失,因此,多国部队不得不把攻击重点从跑道转移到飞机掩蔽库。为此,英国还专门调来“掠夺者”攻击机作为激光照射器,由“狂风”发射激光制导炸弹实施攻击,终于取得了较好战果。376个坚固的飞机掩蔽库被摧毁,137架伊拉克飞机被迫逃亡伊朗。
虽然“狂风”与当时的美苏同类战机还是有所差距,但毕竟形成了一种与美苏相似的空中打击力量,对于并不处在风口浪尖的西欧国家来说也算够用,因此一直兢兢业业地担任着空中突击手的角色。海湾战争以后,“狂风”还参加了波黑内战、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诸多军事行动,立下了赫赫战功。2014年9月26日,英国皇家空军多架“狂风”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打击了叙利亚境内的isis极端武装。11月,意大利也派出“狂风”加入到美国主导的多国联盟,对isis实施打击。
超低空突防
“超低空突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轰炸机、攻击机甚至歼击机中,与一度崇尚的高空高速背道而驰,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日益完善的防空防空系统使得中空进入敌方领空的飞机很难逃过雷达的眼睛和导弹的追击,而过高的飞行高度(如1.5万米以上)又难以对地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由于地球曲率作用和地面高低不平等因素,常规雷达很难探测到海拔100米以下的飞机,因此,超低空突防可以“较为安全”地潜入目标地区执行作战任务。然而,超低空突防不仅油耗较大,速度较慢,很容易受到地面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往往又在夜间进行,对飞机性能和飞行员技术要求都很高。目前各国也在大力研制低空雷达来弥补低海拔的探测死角。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超低空突防的“狂风”攻击机反倒成了损失最重的飞机,并不是因为“狂风”的性能问题或是伊拉克的火力问题,更多的是多国部队强大的电子战系统几乎破坏了伊拉克的导弹防空体系,使得中空飞行的安全性大大提升。这其实是在战场上很难复制的特殊环境,所以不能因此责怪“狂风”。
3.10 海空先锋f/a-18“大黄蜂”
f/a-18“大黄蜂”是与f-15、f-16几乎同时发展的一种舰载型攻击机。它设计合理,与时俱进,到了30年后的今天,已经衍生出一个庞大的“大黄蜂”家族,成为最为活跃的战机之一。
舰载万能机
f/a-18幸运地来源于一次失败的竞标。20世纪70年代,美国以f-4为代表的二代战机逐渐落伍,从而诞生了三代战机—重型的f-15和轻型的f-16。其中,通用动力公司的f-16是在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作战能力强、价格低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方案”竞标中胜出的,其主要竞争对手是诺斯罗普公司的y-17。两种飞机都制造了原型机,但经过1年的试飞,y-17方案败北。不久,美国海军提出了舰载机计划,并且不打算重新研制,准备从f-16和y-17方案中直接选一个。这一次,y-17取得了胜利,具有丰富海军飞机制造经验的麦道公司也加入其中,推出了f/a-18“大黄蜂”舰载战斗/攻击机。该机1980年5月开始交付,1983年开始担负作战任务,很快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美军主力舰载机。
总的来说,f/a-18虽没有什么极度炫目的地方,但它凝聚了美国最成熟好用、可靠稳定的航空电子技术,充分考虑了舰载机的实际需求,非常具有实用性。
f/a-18停在舰上时外翼可以折叠,翼展由11.4米降至8.4米,有效节约航母甲板空间;前起落架上设有用来弹射起飞的牵引把,后机身下部装有着舰用的拦阻钩,适应航母短距降落的需要;机头右侧上方设有可收藏的空中加油管,可根据需要增加航程。
f/a-18具有功能多样且数量惊人的外挂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挂载方式,成就了其身兼数职的“万能机”角色。它的机腹和两侧机翼上共有9个外挂架,载弹量高达14吨。其中,机身中心线的挂架可挂副油箱或武器,一对翼尖挂架可挂载空空导弹,一对外翼挂架可挂空空导弹或空地导弹,一对内翼挂架可挂载油箱或空地武器,发动机短舱下2个挂架可挂载导弹、激光跟踪器、照相机、红外探测吊舱等。此外,机头还配有1门备弹570发的20毫米六管航炮,总体火力系统相当强大。
此外,f/a-18非常重视操作性、稳定性,机体寿命设计值高达6000小时,可完成2000次弹射起飞和拦阻着陆,维修成本低廉,深受飞行员的好评,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经济适用机”。
助攻利比亚
1986年4月14日,美国动用了24架f-111轰炸机、5架ef-111“大鸦”式电子干扰机以及30架空中加油机从英国辗转奔袭到利比亚,往返飞行超过10000千米,成功实施了教科书式完美无缺的“黄金峡谷”轰炸行动。整个计划之所以如此顺利,还要归功于美国在行动前使用f/a-18对利比亚雷达站的成功摧毁。
早在机群出发之前,美军的“珊瑚海”和“美国”号两艘航母已经抵达了利比亚沿海地区,上面部署了f/a-18战斗/攻击机以及a-6、a-7攻击机。在f-111等主攻机群发起正式轰炸之前的6分钟,f/a-18等舰载机分成2个编队已经飞往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防空雷达站。它们携带的是专门用来对付雷达站的“百舌鸟”和“哈姆”高速反辐射空地导弹,飞行速度达到3马赫,能不断接收敌方雷达站发出的电磁辐射,从而引导导弹自动飞向目标并进行摧毁。
f/a-18先是以60米超低空贴着海面飞行,避开雷达的监控,在接近目标时,故意将飞机提升至150米高度,这时候,只要正常执勤的利比亚雷达都会发现敌机来袭。然而,当利比亚防空人员发现入侵编队的时候,数十枚“百舌鸟”和“哈姆”导弹也冲着自己飞了过来。
利比亚人立刻明白自己已经落入了美军的圈套,匆忙更换雷达频率,试图通过跳频躲过美国的导弹。然而,美国的新型“哈姆”导弹装有专门用来跟踪跳频的装置,连利比亚的“萨姆”防空导弹制导雷达的频率也在美国的掌握之中,结果,利比亚防空雷达和导弹制导雷达的跳频无济于事,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共5座雷达站被摧毁。见此惨状,其他一些雷达站被迫关闭,利比亚防控体系基本瘫痪,“黄金峡谷”的轰炸机大部队可以放心大胆地行动了。 ↑返回顶部↑